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陡坡带高速灰岩分布广泛,强烈速度差异造成的强反射系数界面极易形成多次波,严重影响了地震资料中深层信噪比和斜坡带、扇体等地质体的成像效果,给后续的解释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地区多次波能量强、类型复杂,运用常规的多次波压制方法很难较好地进行压制。因此提出使用组合多次波压制技术,首先采用DWD方法压制短周期海底多次波,然后使用SRME方法压制与海底无关的长周期多次波,接着使用ISIMP技术针对性地处理层间多次波,最后运用高精度拉东变换压制剩余的多次波。处理结果表明,DWD+SRME+ISIMP+高精度拉东变换的组合多次波压制技术能很好地压制陆丰凹陷陡坡带的复杂多次波,有效地提高了中深层的信噪比和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多次波是海洋资料中最主要的噪声,多次波衰减是海洋资料处理的核心部分之一。目前海洋资料处理中常用SRME、Radon以及分频衰减残余多次波串联的方法进行多次波的压制,但深水长记录地震资料由于记录长度较长,因而多次波具有能量强、周期长、阶数多的特点。且在深海的非沉积层区域,多次波覆盖范围由于没有有效信号,相对背景而言具有频带宽、与有效信号频带重叠、能量强的特点,严重影响剖面的成像质量。运用常用的串联方法很难较好地衰减多次波,因此提出将SRME、高精度Radon变换、f—x域反褶积相串联的方法进行深水长记录多次波的衰减,用f—x域反褶积方法代替常规使用的分频方法;分别衰减近道、中远道以及残余强能量、宽频多次。通过实际深水资料的应用,该串联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多次波压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提高泌阳凹陷深层系地震资料多次波压制效果的举措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多次波的存在影响地震成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干扰地震资料的解释.泌阳凹陷地区多次波问题突出,本文基于Focus地震资料处理系统中关于多次波压制的模块,对泌阳凹陷地震资料进行预测反褶积法、FK滤波法、拉冬变换法、剔除拟合法进行去多次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压制多次波的同时保持一次波反射能量和提高信噪比极为重要,在保真的前提下,组合使用多种方法在泌阳凹陷深层系地震资料中具有长短周期特征的多次波压制中不失为可选途径。  相似文献   

4.
5.
空间截断效应降低传统Radon变换压制多次波的精度.提出一种λ-f域抛物Radon变换方法,与传统最小二乘抛物Radon变换相比,地震数据变换到λ-f域后表现为直线的映射,更便于设计滤波函数,从而有效消除传统多次波压制过程中空间截断效应的影响.另外,新变量λ的引入,使Radon正反算子成为与频率无关的矩阵,可大幅度提高计算效率.理论模型和实际海洋地震数据多次波压制试算结果表明,提出的λ-f域抛物Radon变换法可有效实现多次波压制,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地震资料多次波处理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对于多次波压制,前人做了很多工作,并已开发了多种多次波压制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合理地选取压制多次波的方法,是获得高品质的地震剖面关键.不幸的是,并不存在最优的多次波压制技术可以适用于所有情况.有些情况下,简单的常规多次波压制方法反而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多次波压制方法的优劣;同时,笔者利用几种多次波压制方法的优化组合,获得令人满意的多次波压制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海洋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多次波被作为重要干扰波予以压制。对于不同类型多次波发育的情况,需要选择多个方法,优化组合,扬长避短,在保持有效反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压制多次波。本文讨论了多次波压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合压制的思路、模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借助Promax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对Pluto2D模型模拟数据进行了组合压制方法应用。结果表明,以SRME法+Radon变换+内切除为主的多次波组合压制方案,在复杂海洋地质条件下,具有独特的优点和适用性,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频率-慢度域中的地震多次波的压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次波是地震反射波记录上一种常见的干扰波,常规多次波压制方法不适应于时差较小的近偏移距的多次波压制,本文是将Lokshtanov等人提出的原理,推广到多个强反射层面和二维介质的情况,在频率-慢度域导出了二维介质多次波压制因子,通过对合成记录及实际采集资料进行了试算,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较为有效地压制纯水层多次波与短程层间多次波。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普遍存在侏罗系多组煤层的强反射界面,从而导致了多次波普遍较发育的情况,在研究其下较深地层,特别是弱反射、高分辨率勘探以及断裂等地质目标时,会产生假相,严重影响处理、解释的方向、效果。本文通过实际资料处理,对预测反褶积、fk滤波、倾斜叠加、加权叠加、拉冬变换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这些方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多次波是地震勘探中常见的一种干扰波,传统的多次波压制方法主要针对长周期多次波,不适应于正常时差较小的近偏移距短周期多次波。基于Lokshtanov等人提出的多次波衰减原理,本文导出了频率—慢度域多次波压制因子,利用海底面的一次鸣震来估算海底反射系数,在频率-慢度域实现地震数据中的多次波压制。通过实际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较为有效地压制近偏移距短周期多次波,从而为地震资料后续处理提供了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保真性和保幅性较差,原有技术难以满足研究区勘探开发的要求。针对此问题,通过地震资料重处理,尝试应用反Q滤波、谱整形技术和子波整形反褶积等方法进行提高分辨率的处理,以改善三维地震品质。研究表明,子波整形反褶积方法的效果明显最优,在不改变原始资料相对振幅、波形特征的情况下,拓频后低频和高频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同时,该方法可减少人为控制因素,满足保真保幅处理原则,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12.
深水地震资料多次波具有能量强、周期长的特点,影响了成像质量,降低了信噪比.尤其是深水崎岖海底多次波、绕射多次波发育严重,常规衰减方法很难压制.分析深水多次波的成因、类别、特征是有效衰减多次波的前提,研究多次波衰减技术的优缺点并合理选择、组合是衰减多次波的关键.本文以Q区深水地震资料为例,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基于模型的3D-...  相似文献   

13.
在地表条件复杂多变地区的地震勘探中,野外地震资料采集通常采用多种震源联合施工方式,造成不同震源激发的原始单炮资料品质差异较大。为了消除这种差异,常规处理多采用频率匹配、振幅匹配和调整反褶积参数来调整不同震源单炮资料的频率和相位关系,但这种方式效率较低,甚至影响叠前处理效果。本文采用子波一致性校正方法,以振幅一致性校正为基础,通过选取信噪比较高、同一位置不同震源激发地震道,根据其中之一数据设计匹配滤波算子,将之应用到另外一个数据。本文将该方法应用到海洋地震数据中,可以解决不同震源海洋地震资料品质差异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提取地震子波是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关键,采用不同的子波提取计算方法,比较不同算法求取子波同原始子波间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和问题所在;另外通过反褶积获取新的地震记录,对比剖面分辨率的变化情况.其主要目的是提供相关处理参数的算法,比较之间的差异和优劣,寻求最佳匹配算法,计算精度是本文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煤田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地震勘探逐步进入复杂地区。由于地表条件复杂,地层倾角较大,使得地震采集干扰严重,处理静校正量大,从而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降低,严重影响资料解释的精度。本文以舒兰煤田为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详实的分析和研究了煤田领域在狭长地堑复杂地区地震资料采集及处理各个环节上采用的方法、手段和措施,最终得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为地震报告的提交提供有利的数据保障,从而达到提高煤田地震勘探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俄语数词中倍数和百分数的若干翻译方法,为在阅读与翻译专业书刊时正确理解与表达倍数与百分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塔东北满加尔坳陷地区地表地质条件恶劣,地下构造复杂.工区表现为地表起伏剧烈的高大沙丘,在这里陡坡、陡坎为主要地貌.受复杂地表因素影响,所获地震记录,各种干扰波发育,在大量试验及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沙丘曲线静校正、折射波静校正、剩余静校正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形起伏、低降速带速度与厚度的剧烈变化等因素所带来的静校正...  相似文献   

18.
厦门海域存在风化槽、孤石、礁盘及隐伏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为探明厦门市地铁1号线、2号线及3号线工程跨海段工程地质条件,选用了高精度水域地震反射波法。本文介绍了地震反射CDP叠加技术与分辨率影响因素,阐述了高精度水域地震反射波法技术特征、震源选择、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相关技术;论述了厦门海域各种不良地质体在时间剖面上呈现出不同的异常特征。通过工程实例说明高精度水域地震反射波法在进行岩土层划分、风化槽、孤石、礁盘及隐伏断裂勘察时,均可取得较好的勘察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海洋三维四分量(3D4C)地震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如果海上不同区块数据的震源不同,在资料拼接时会出现不匹配问题。目前纵波资料的拼接多采用匹配滤波,但该方法在转换波的拼接中应用较少,对于3D4C数据单独求取转换波的匹配滤波算子又会大大增加成本,由于同一震源激发同一检波器接收到的四分量数据的相位一致,为此将纵波的叠后匹配滤波算子应用在转换波的叠前道集中,对其相位进行匹配后再进行共转换点叠加,结合南美某工区的3D4C数据,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