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区域政府相继把建筑遗产的保护、历史景区的开发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力图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业。但是,就现阶段我国景区开发情况来说,建筑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仍旧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矛盾。因此,本文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从旅游视角简要阐述文化遗产旅游景地的开发模式,希望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北京建城的历史据考证应该从周武王分封蓟国(公元前1045年)的时候算起,距今已有3000多年。公园938年,辽代在蓟城的基础上,间南京城并成为陪都。金灭辽后于1153年迁都于此,改成中都。金中都是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的重要标志,距今有800年历史。到了元朝,在金中都东北郊外创建了新城,称为大都。明代改称北京,1406年起新建宫殿、城池,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清朝继续建都于北京基本延续了明北京的格局。明清北京旧城占地62.5平方千米,是中国历史上遗存下来的最大的帝王都城。  相似文献   

3.
历史文化是我国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积累和留存,其无论是在外部构造还是在内部底蕴上都体现着先人的智慧,代表着一个国家悠久的文化内涵。随着我国现代化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处理好历史建筑和城市化建设的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建筑,文章以西北地区的西安历史建筑为例,分析现阶段历史文化传承体系,并且进行了深度解析。最后再根据西安历史建筑保护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做好对西北地区历史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以此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4.
申洁  许泽凤  林珑 《中外建筑》2010,(11):65-68
近代历史民居记载了大量的城市历史文化信息。他们是不可复得的文化载体,代表着城市的品位与厚重。本文以武汉近代历史民居为例,探讨了武汉历史民居的类型、形成发展以及保护策略和方法。关注当今城市在快速建设中体现传统文脉延续,创造整体和谐、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5.
结合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践,提出名城的保护应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镇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形态及历史文化传统等统筹起来,采取高层次的整体性保护,才能全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具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鸡鸣驿城历史建筑保护规划”为例,分析其在历史建筑保护中所采取的方法和理论;以此来探讨如何在发展中尊重历史,尊重传统,从城市,文化,建筑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延续传统建筑文化,城市文脉;如何保护历史价值的地区、建筑群和建筑物,乃至整座城镇。  相似文献   

7.
杨彦龙  步茵  万婧 《城市建筑》2023,(16):43-46
现阶段我国多层级城市设计之间的衔接存在问题,导致核心的战略意图和控制要素传达不下去,大大削弱了城市设计的控制和指导意义。文章以西安市东西轴带城市设计为例,以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为基础,研究如何建构上下层级紧密衔接的纵向传导体系。宏观层面搭建整体框架,确定核心管控思想和要素;中观层面将要素进行分区段细化,形成分区段控制导则;微观层面深入详细节点设计,形成能够指导具体城市建设的规划文件。  相似文献   

8.
城市湿地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玲  张定青  周若祁 《华中建筑》2008,26(11):172-176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依赖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该文阐述了城市湿地的重要作用,并以西安市为例,对该地区的湿地的现状、分布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开发与保护湿地的对策,以期对西安市湿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城市历史景观"将城镇理解为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把动态发展的城镇及其与周边环境的联系都作为遗产保护的范畴,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通过对城市历史景观内涵的深入分析,提炼出"层积性"与"关联性"两个核心概念,并在基础上提出基于多元价值层积识别的整体性保护框架,包括时间维度的"动态层积"识别方法和空间维度的"整体关联"保护方法,强调对遗产整个生命周期价值规律识别的基础上,对遗产及其关联性要素进行整体性保护。最后以河北明清大名古县城为例进行案例研究,以期为其他名城保护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文章以郭宗熙旧宅为例,通过历史背景介绍、综合价值分析,提出"名人故居"近代历史建筑旅游路线,对其战略定位、发展规划进行说明,并以郭宗熙旧宅开发为例,探讨其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郭宗熙旧宅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宏春 《城市住宅》2021,28(4):45-48
城市更新与更新区域历史建筑保护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既做好老城区更新改造又兼顾历史建筑保护是研究重点.以珠海市山场北帝城隍庙保护为例,探讨山场北帝城隍庙与五洲花城二期(东区)在空间关系、交通组织、建筑环境之间的融合,提出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历史建筑"有机更新"思路,保留原生地历史文化和人文习俗,让原生地居民能在城市更新浪潮中...  相似文献   

13.
东关地区位于西安市东部,明城墙以东。地区内存在大量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包括罔极寺、八仙庵、天主教堂和老母庙这样的宗教圣地,和盛唐时期的皇家宫殿兴庆宫和郗家大院等多处保护民居。目前,东关片区的保护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该文基于对现状的深入调查,客观分析利弊条件,明确东关片区保护发展的定位,对东关地区的院落、街巷、景观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制定针对保护方法与措施,提出保护对策,进而探讨地段发展的方法和途经。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化名城制度从酝酿、建立到不断完善,其过程反映出中国历史城市保护理念和策略变迁,其中每一项制度的制定,都可以视为针对历史城市保护的现实问题而进行的积极调整,具有时代性和动态性.以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理念发展为线索,立足新时期历史城市保护的问题与困境,提出名城保护从古城全部到结构关联、从风貌连续到历史可读的整体性空间认识和理念的转变.并以宁波府城为例,以关联性和可读性为基础,对宁波历史城区进行整体性评估和整合,并面向城区发展的动态性提出整体保护策略,试图为新时期我国历史城区保护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文脉环境与历史底蕴的重要符号,是展现城市文脉与地域特色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我国主要城市自21世纪初开始,针对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编制修缮规程或相关导则,对于有效控制历史建筑风貌,延续城市建筑文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文从城市历史建筑所处环境现状出发,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探究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规程的编制思路和方法,并结合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规程编制中的具体问题,分析该规程编制过程中对关键问题的思考。该文旨在探讨城市历史建筑修缮规程编制的一般原则与方法,为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形成特色历史风貌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的快速建设造成城市中心区的高度密集,从而影响了城市微气候。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选取了西安市张家堡中心区4种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月测定其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微气候指标。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了西安市中心区的微气候特征,并分析空间形态要素对微气候的影响情况,对高密度城市微气候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以西安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杨豪中 《华中建筑》2010,28(12):141-143
从所处地位和保护现状两方面论述西安近代建筑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指出造成困境的根源是西安近代建筑遗产在价值认知中存在价值取向单一化和价值判定标准模式化两个误区。最后,在分析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西安近代建筑多元和地区的建筑遗产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历史街区内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这些历史建筑及其所处的街区已经被视为城市的特殊符号之一。该文通过分析宜昌市二马路历史街区建筑改造案例,首先梳理二马路历史街区建筑的保存价值及现状问题,进而提出二马路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理念,接着探讨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措施:保护与修复、维修、更新与利用,并获得一些启示,以期为今后设计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韩飞  林峰 《华中建筑》2008,26(8):127-132
文以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山塘历史街区规划改造的实践为例,分析了分阶段改造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一种循序渐进的整体改造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打破以往保护工作的思路,以一种新的方法来重新审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对历史街区内的各种保护要素进行整合,主要就如何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历史保护与城市活力的关系展开探讨,以天津市海河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提出保护规划应在保存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和发展城市文化的基础上,营造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和市场机制要求的空间环境,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