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车站作为现代有轨电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种多样、功能日益复杂.分析膜结构车站的设计思路,以某城市有轨电车膜结构车站为例,介绍膜结构在有轨电车车站中的应用.阐述膜结构有轨电车车站的特色,包括内部构成、结构体系和建筑特点;提出膜结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有轨电车使用品质,助力有轨电车发展,为城市发展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2.
3.
提出的公共快速交通(MRT)东北线(NEL)包括16个过境车站和1个车库,其中13个地下车站按新加坡民事掩体局(CDSB)要求作为民防(CD)掩体设计。本文介绍民防设计的主要要求及其在地下铁道车站中的建筑、结构、机械和电力设计方面的关系。文章表明公共交通运输设施如何才能成功地满足运输和民防两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5.
欧美地铁车站内部环境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分析了欧美城市地铁车站的内部环境,并通过与上海地铁车站的比较,总结了欧美地铁车站在内部空间设计方面的可借鉴之处,为我国地铁车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新型公共交通工具,近年来在国内的发展非常迅猛,先后在天津和上海建设了2条线路,并有多个城市开展了相关规划和建设工作.作为一种以地面敷设为主的中大容量快速交通工具,能够与常规道路交通共享路权是其特点之一,而在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如何保证有轨电车的运行效率,同时又减低其与其他交通工具的相互影响成为有轨电车运营管理中的关键因素.从有轨电车、机动车、常规公交、非机动车及行人等多种出行方式综合考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有轨电车平面敷设条件下在交叉口的合理交通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7.
8.
9.
通过分析地下车站出入口的重要性、建筑形式及设计原则,结合实例探讨其设计思路,保证地下车站出入口在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的前提下,更好地与城市规划、人文历史及周边环境相融合,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促进城市有机整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文章简要介绍了在燃气门站建筑中遇到的节能环保问题,探讨了燃气门站建筑节能问题以及几种节能处理手段,给出了一些节能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氢气作为新型能源,已被运用于汽车领域,而作为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基础配套设施,加氢站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阐述了上海第一座汽车加氢站——安亭加氢站在其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防雷、防静电及接地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在爆炸危险环境中,建筑与工艺设备的防雷、防静电要求,和整个加氢站区内采用的接地形式,以及采取的相应解决方案。可供今后加氢站的相关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介绍了换热器的计算与选型,阐述了换热站热力系统的设计原则,就热力站加热器的选择与布置要求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换热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