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影响,导致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被悄然而急速的吞噬着。因此,汉字字体设计对于促进人类的交流和沟通,以及发扬我国的民族特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仅需要牢牢记住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且要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并将其元素运用到中国的文字设计当中。并以三星堆博物馆字体设计为例,解析传统文化如何能够在文字中更好的表达出来。只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在岁月的洗礼下得到沉淀,并得到全  相似文献   

2.
《规划师》2010,(Z2)
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多元化的历史过程,如今则面临着全球化、趋同化的挑战。在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对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文化元素的表达,是营造迎合各方文化需求空间的关键。印度SATYAM软件园中国园区详细规划在产业发展全球化背景下,以中印文化交融为媒介,提出借鉴印度设计师的成功经验,强调现代规划设计中尊重文脉、师法自然、表达文化内涵与场所精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的理论基础及河南省发展现状,并以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区规划为例,从合理规划用地结构,完善基础设施,构建产业链条,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营造宽容的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郑虎 《建筑与环境》2009,3(6):103-105
通过对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规划与单体设计,提出了“山海建筑”的设计思想:尊重自然,从宏观入手,尽量作足山与海的文章,建筑中地形环境特色要鲜明等理念。设计不提倡山海建筑与平原城市的建筑在对建筑流行形式语言的模仿中日渐趋同。  相似文献   

5.
当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时,精神文化需求则变得备受人们关注,对高层次文化的追求也成为人们渴求与向往的目标。国家大剧院作为我国最高层次的艺术表演中心,汇聚了世界顶级的艺术演出,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华民族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和渴望,在建筑设计上体现了国际一流的水准,同时作为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传统文化对其建筑空间设计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家大剧院内部公共区域的初步审视来解读传统文化生活元素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化建筑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属性,如何表达它们是文化建筑设计成败的关键,是与其他建筑类型最本质的区别。以长春市规划展览馆项目为例,探讨地域文化表达的基本方法和设计手段,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及经济技术三个角度对地域文化的表达进行深入剖析,讨论三种表达途径的具体运用,以期对当代文化建筑的设计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建筑风水学热潮逐渐兴起的今天,本文通过对云南当地传统民居和建筑风水学进行研究,分析了云南传统民居"一颗印"中体现出来的建筑风水学文化,阐述了传统民居与建筑风水学的关系,研究了风水学文化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传统民居与建筑风水学在保护、传承与更新中应采取的态度和原则。  相似文献   

8.
闽台传统建筑文化的特征——以闽台传统民居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志坚 《建筑师》2007,(1):65-71
本文从闽台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关系入手,以闽台传统民居为例,探讨闽台传统建筑的渊源、传承关系和地域性,总结了闽台传统建筑文化的特征。认为海峡两岸的建筑文化一脉相通,中华文化经由福建东渡台湾,闽南建筑文化是台湾文化的主要影响源,闽台传统建筑是闽台人民同根共源的历史见证和情感联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化觉巷清真寺是中国现存采取传统建筑形式的清真寺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通过对其文化渊源,及建筑艺术的探究,力求能对伊斯兰教建筑的研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汉长安未央宫建筑群中建筑组织方式进行描述与解析,并通过与其他宫殿建筑群的对比,分析未央宫建筑群的核心建筑空间观:即建筑与建筑空间的灵魂是文化。对于建筑空间的理解与创造需要基于建筑与建筑群建造时所处的文化背景、建筑与建筑群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建筑与建筑群所要表达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长期历史积淀,形成了以“重生意识”为主体的民族性格特征,这种独特的民族性格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国家、风水、城市和院落的空间模式特性的探讨,指出其共同的特性—围合,并将不同层面上的空间模式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总结出“重生意识”下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图式—多重围合。同时,将物质建设活动延伸到社会文化层面,试图找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模式与民族性格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2.
面对当今世界纷繁的流派与风格,何以延续我们自己的传统建筑文化,何以在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中保留下更多的内涵信息,应当成为今天的中国建筑师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了。本文认为,对传统建筑遗产的保护不应只局限于建筑结构、外观等物质形态,还应把目光投向传统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内涵信息”等非物质形态遗产。  相似文献   

13.
面对当今世界纷繁的建筑风格,何以延续我们自己的传统建筑文化,何以在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中保留下更多的内涵信息,应当成为今天中国建筑师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传统建筑遗产的保护不应只局限于建筑结构、外观等物质形态,还应把目光投向传统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内涵信息”等非物质形态遗产。  相似文献   

14.
以湖南各地的传统建筑为例,从4个方面将传统建筑的价值在通常视角下做了广义性探讨,目的在于要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传统建筑,保护并传承好传统建筑。  相似文献   

15.
正可持续性建筑源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之。意思是宇宙之气永远处于整齐、和谐、有序的运化之中,这与庄子所谓通天下之气是一个意思。可见,人与天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认为:天与人原本就是合一的。道家就以究天人之秘,合天人为一为根本。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以园林中“围绕借景开展的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园林借景理论的系统梳理和典型案例分析,系统地总结了园林中“借景设计”的目标、对象、原则和主要内容。理清这些基本问题对园林设计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借景设计方法研究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颗印"式民居是在特定的气候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极具地域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蕴含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是昆明民居的重要组成。该文以自然与人文引入,从民居发展与演变,对"一颗印"式民居的建筑形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从家庭关系地位方面对"一颗印"式民居的传统家庭文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民族建筑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记忆"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追忆。本文通过阐述福安市畲族传统民居的村落布局、建筑特色、技术营造等,对福安市畲族传统居住文化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以福安市畲族文化中心的设计为例,从总体布局、功能分区、造型特征、细部等方面深入讲述了当代畲族建筑创作思路,并对畲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当代建筑创新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提炼出了当代畲族建筑创作的表达要素,为当代民族建筑设计提供思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不仅承载了人类艺术和审美的发展而且记录了人类建造技术的历史。该文通过探寻中国传统花格艺术的根源,分析各个历史时期有关花格的理念,揭示建筑花格的演变历史,并结合信息化时代建筑表皮的设计实践,探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南陵"中央商业广场"的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研究社区型商业街的发展和设计,从商业街的空间层次入手,探讨中心型社区商业街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