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人工配水的试验,研究了悬浮填料的挂膜、高浓度时填料堵塞和产生厌氧的可能性、处理效果以及脱氮的可能性等问题。关于移动生物膜床的启动,由于悬浮填料颗粒小,运动速度较快,在好氧挂膜时,当有一定数量悬浮活性污泥的情况下,悬浮污泥相对生长速度要比膜快,所以排除悬浮污泥只剩下填料,对填料上迅速控膜有利。颗粒状环形填料,尽管整体有一同速移动,在反应器内构成移动床,但无论是好氧曝气还是厌氧时在搅拌器驱动下转动,颗粒之间一般不会发生膜堵现象,但当负荷过高供氧不足时环内会有厌氧现象发生,特别是停止曝气堆积…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BAF工艺的高效稳定脱氮,采用了外加碳源的后置反硝化三级BAF工艺(C+N+DN).研究了水温、污染物负荷、硝化液回流等条件下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在无硝化液回流的条件下,水温高于23℃时,系统具有高效稳定的脱氮效果,出水NH3-N稳定低于5 mg/L;水温低于23℃时,系统出水NH3-N明显升高.当水温为12~23℃时,采取50%硝化液回流并降低负荷后,硝化和反硝化效果明显提高,C柱和N柱对NH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9%和22%,最终出水中NH3-N与TN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3.
《人民珠江》2021,42(2)
在SRT=30 d、HRT=10 h的工况下运行HMBR装置,采集膜丝表面、填料表面和混合液中活性污泥,使用高通量测序来检测分析3个位置的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三者之间的群落结构和脱氮功能菌的差异,并从微生物功能角度解析HMBR的脱氮机理。结果表明,HMBR系统中的优势类群为Proteobacteria,占克隆子总数的62.18%,存在于悬浮填料和混合液中从属于Bacteroidetes的Anaerolineaceae、Flavobacterium、Nitrosomonas和Nitrospira,可以起到强化脱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投料A2/O工艺的硝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试条件下,通过控制活性污泥的泥龄为4 d,观察了投料A2/O工艺的硝化特性.试验表明,该工艺表现出良好的硝化效果,在水温较高的条件下,出水氨氮低于GB18918-2002标准中8 mg/L的一级排放标准.通过改变好氧池中悬浮填料的投加位置与投配率,发现在较高的氨氮填料表面负荷条件下,出水氨氮仍可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悬浮填料强化硝化及其工程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温下的硝化速率试验并结合芦村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实例,对新型SPR1悬浮填料的生产性强化硝化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37%的填料填充率下,与不投加悬浮填料相比,系统硝化速率和硝化效果分别提高123%和99%,悬浮填料的投加强化了系统硝化;在填充率37%的悬浮填料—活性污泥复合系统中,悬浮填料表面上的附着硝化菌和混合液悬浮硝化菌对系统硝化速率的贡献分别为68.5%和31.5%;悬浮填料的工程应用效果良好,在47%的填料填充率下,低温季节系统的生产性硝化效果得到强化,平均提高60%。  相似文献   

6.
蒋富海 《给水排水》2021,47(8):66-72
自养脱氮滤池作为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后的深度脱氮技术,选用2~3 mm粒径的自养活性滤料,稳定实现出水TN≤10 mg/L,且零(或低)碳源添加,助力降碳排量.下向流的自养脱氮滤池,HRT约20 min,进水DO高于4 mg/L时,平均脱氮浓度仍达8.50 mg/L,脱氮率67%,脱氮负荷0.64 kg/(m3 ·d),其药耗较异养脱氮时可降耗30%~50%,宜控制脱氮滤池的进水DO≤2 mg/L.自养脱氮滤池需长期关注NO2-N、S2-、SO42-等副产物累积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超标的问题,采用投加悬浮填料和脱氮菌的双重措施来进行强化脱氮。对比发现,其NH_3-N去除率比实际运行中的工程提高82.63%,同时对COD的去除率提高17.01%,中试后期出水NH_3-N稳定在1mg/L以下,为实际工程脱氮项目的升级改造提供了实验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传统SBR反应器TN去除效果较差,研究采用半固定生物膜载体模块、污泥回流系统和快速进出水系统优化传统SBR工艺,并开展中试试验探讨工艺深度脱氮的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半固定生物膜载体耦合改良SBR工艺在低进水负荷情况下对COD、NH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7.19%、98.24%、63.42%和87.06%,高进水负荷情况下去除率分别为94.34%、98.47%、73.47%和73.73%。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和PICRUSt2技术分析,悬浮污泥和生物膜载体的微生物群落存在显著差异。在低进水负荷情况下,悬浮污泥主要负责反硝化,生物膜载体主要负责氨氧化,TN主要通过硝化-反硝化去除。在高进水负荷情况下,悬浮污泥中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逐渐减弱,生物膜载体中厌氧氨氧化和氮的同化作用成为主导,TN主要通过同化作用去除。  相似文献   

9.
城镇污水短程脱氮工艺关键技术之一是如何将氨氧化控制在亚硝化阶段。综合分析温度、pH、DO浓度、进水C/N比、进水方式、缺氧/好氧区体积比、污泥丝状菌膨胀、SRT、HRT、氨氮负荷、污泥浓度、内回流比、化学抑制剂等因素对污水短程硝化过程的影响作用,为常温连续流条件下实现城镇污水的短程脱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北方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植物生长萎靡、微生物活性低下、脱氮除磷效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等问题,研究新型铁碳湿地材料,利用其微电解产生的[Fe2+]和[H]给硝化细菌做电子供体,将硝酸盐氮还原为N2,实现物化-生物耦合脱氮,并在实验室构建不同介质、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试验中对比了传统填料人工湿地与新型铁碳人工湿地的运行状况。结果表明:进行间歇曝气情况下,采用脱氮除磷功能材料的人工湿地在水力停留时间24 h的情况下对氨氮、总磷、COD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89%、76%、67%,均高于传统填料去除效率,尤其是对氨氮;采用脱氮除磷功能材料的人工湿地植物生长良好,表明脱氮除磷功能材料作为新型湿地填料发挥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