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合《城市设计》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应用认知意象分析、视觉秩序分析、场所结构分析等城市设计分析方法分析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校园空间,使其能够学以致用。通过调查绘制出该校园的公共认知地图,并据此分析出校园的视觉秩序和标志性建筑图书馆的场所结构,由此提出在校园核心空间上形成视觉秩序和图书馆空间优化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淮阴工学院新校区图书馆位于新校区核心位置,北侧为校园前区广场,正对校园入口,南侧为大面积绿化水系.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9万m2,地上六层.设计从校园整体出发,注重场所空间的序列化整合.建筑以开放的内部空间与校园空间互动相融.多元建筑语汇的生动组合,营造出具有中心领域感的校园核心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3.
从城市环境中寻找线索是建筑形式生成的一种机制。罗西的城市建筑类型理论、彼得埃森曼的哥伦布会展中心、RCR的里拉剧院户外公共空间等大量现代主义之后的理论和建设实践都是在建构城市空间方面的实证。本论文记述了上海理工一幢校园建筑方案创作的过程,过程中经历一次规划条件改变、一次邻里日照事件、三次方案调整,最终成稿,通过城市肌理与校园空间秩序、城市界面与标志性、社区邻里与场所历史、建筑材料色彩等多方面进行了建筑生成的探索,总结旨在建构城市和校园空间的建筑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信息化图书馆作为承载校园公共文化的场所,是校园精神文明内涵的体现。设计基于校园整体空间环境,综合考虑军事院校独有的风格特点与科技领先的技术实力,以外部造型塑造和内部公共空间"书山"的文化意象表达为切入点。从校园整体环境、多功能空间复合、内部空间的文化意象、绿色技术运用等多个方面考虑,探究现代高校信息化图书馆的设计思路,围绕建筑核心空间将图书馆塑造为更具综合性与特色性的精神文化场所。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山东大学南新校区核心组团总体设计案例,探讨在高校建设后期将城市设计理念引入建筑单体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梳理、缝合、嵌入等系列方法,从塑造校园空间环境和人文气息入手,将建筑单体纳入校园整体空间秩序中进行设计,塑造校园独特的文化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6.
陈亮  刘静 《中外建筑》2012,(5):105-106
通过对天津市梅江二期中学工程设计的分析,从规划布局、空间组织、建筑设计几方面入手,阐述了以功能齐备、安全、舒适为导向的新教育建筑的生成,以及城市整体形态营造与校园空间环境和建筑本体之间的空间组织表达关系。  相似文献   

7.
校园入口空间的塑造--同济大学医学院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一座位于校园入口节点空间处的医学院建筑的设计,从分析研究校园肌理切入,与设计相对应阐述了在建筑设计时需要从整体出发,对建筑空间和环境综合考虑,树立一种整体的建筑环境观。  相似文献   

8.
正一、以首层开放空间与中央景观带渗透呼应,营造校园空间秩序的一致性南方科技大学首期建筑单体设计——教学科研组团主要包括素质教育中心、检测中心、公共教学与基础实验楼、科研实验楼四栋建筑单体。地块位于校中央景观带和校前区的西侧,是校园一期建设中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平台。设计注重校园与周边功能区的整体协调,兼顾功能的衔接与资源的共享。以首层开放空间与中央景观带渗透呼应,营造校园空间秩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垂直校园与校园建筑综合体的发展已促使校园空间布局模式和建筑形态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本文基于笔者一系列南方校园建筑综合体创作实践,归纳并提出"三重式"设计策略,通过结合实际案例从功能空间重组、场所形态塑造等方面解析这一策略的具体应用,以说明该策略有助于达成南方校园建筑空间与功能机制、景观要素、气候特征的有机统一,实现校园空间秩序、场所活力、地域形态的关联契合。  相似文献   

10.
陈纵  盘育丹  李飞 《华中建筑》2020,38(7):49-52
图书馆建筑是校园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建筑之一,既是校园形象地标,又是校园文化的精神殿堂。该文介绍了何镜堂院士"两观三性"设计思想指导下的泰州中学图文信息中心的工程实践,从城市环境和文脉入手,立足于图书馆建筑的地域性、时代性、文化性,探究校园图书馆空间的整体可持续性设计,探索校园文化空间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与学生中心配合下沉中庭广场形成校园核心的回廊空间.半地下通道通过台阶与缓坡联系校园绿地,对应上方连廊连接四周建筑,成为校园三维的建筑复合体.图书馆将功能体分成两个交错的C字形,经由转折架空叠加,保留入口校园绿地与背后山体的视线穿透.空间从多层挑高书架天光中庭,延展到线性体量底端观山框景的阅览室.建筑利用开展的青砖...  相似文献   

12.
大学校园的建筑及外部空间作为校园整体空间的核心组成部分和校园生活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运用经典的现代建筑理论来分析天津大学的校园,同时结合校园现状理解理论。最终将为校园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区地下图书馆的设计实践,探讨在用地极其紧缺的不利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掘校园地下空间,不仅解决了校园图书馆功能性的要求,同时地景式的建筑样式为校园创造了丰富的交往空间,提出一种集约化的新型地下图书馆的设计构想。文章从项目背景、设计理念、形体与空间设计、建筑表皮设计以及消防疏散等方面阐述了整个方案的构思,力图为国内同类型设计条件下的图书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武志军 《华中建筑》2000,18(4):110-111
通过空间角色性在居住建筑中的实例应用分析,阐述在不同性质空间的交汇处,空间角度性的重要性,对居住空间个性与整体秩序塑造作用所起的作用及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5.
深圳大学图书馆二期,作为老馆的扩容补充,以理工类藏书为主,选址于深圳大学中心广场南边,原E座教学楼旧址.北向隔中心广场与旧馆遥相呼应,南靠秀美的杜鹃山,东望学生活动中心,西临文山湖.设计首先关注校园建筑秩序的延续,希望保持中心广场的特定校园格调,同时加强空间形态秩序.  相似文献   

16.
黎冰  鲁丹  张燕 《建筑学报》2007,(8):36-38
在温州大学图书馆的创作中,提出中心性与一体化概念,使外部秩序和内部秩序彼此尊重、相互渗透与结合,最终形成连续空间形态,从而合理地解决了建筑与基地的关系以及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林吟菊 《城市建筑》2013,(14):26-27
本文回顾了老河口市第一中学信息楼的设计过程。通过对工程概况、总体设计及建筑特色等方面的介绍,探讨了当代校园图书信息楼的建筑设计思路与实践,揭示了"交流性"与"示范性"是促使图书馆建筑新型空间形态生成的内因。  相似文献   

18.
分析湖南大学校园及建筑发展与变迁,研究了从宋代的书院到现代大学各个时期校园组成结构特点;对不同历史时期代表性的校园建筑的空间形态、功能构成、材料构成、环境生成手法进行研究,指出“异质同构”是湖南大学3个不同发展时期共同的形态特质与建设理念:并以具体实例阐述了1990年代后的“异质同构”在校园建设实践中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毛联平 《山西建筑》2012,38(24):32-33
结合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定位分析,通过对校园总体环境的解读以及对图书馆自身作用的研究,主要从"空间生成"和"形态表达"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设计中的一些创作体会,并借此提出一些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值得探索的问题,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0.
蔡瑞定 《华中建筑》2014,(6):137-14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应更关注使用者的环境及行为特征,充分研究校园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关系,并将各要素整合形成多元有机的校园空间秩序,以提升校园空间环境品质和精神内涵。该文以深圳大学西丽新校区设计为例,从分析场地特征入手,阐释以环境、人文、教育机制等三方面要素作为设计依据,分析要素的整合和空间塑造的过程,形成了具有迎合本土特征的校园空间形态,回应当前新教育理念和开放的教学思想,建构具有场所意义的校园空间,探索新的教育机制下新的建筑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