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通过对带巨型柱钢框架—核心筒骨架结构体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了骨架结构中巨型柱位置、巨型柱与核心筒之间伸臂桁架的连接刚度对结构的顶点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剪力、地震倾覆力矩分配的影响,并与钢框架—核心筒结构作了对比,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顺  胡亮  何守民 《山西建筑》2021,(14):47-49
以某框架—核心筒高层办公建筑斜柱结构的设计为例,介绍了斜柱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加强措施,包括对斜柱的基本内力分析、斜柱的节点设计以及针对斜柱的性能化设计等相关内容,提出了类似结构的设计关键点和对应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于旋转斜柱框架-核心筒结构,斜柱的存在会使斜柱本身、核心筒、梁和楼板产生比普通直柱结构更复杂的受力情况,使得旋转斜柱产生的水平扭矩对楼板传递扭矩的能力及核心筒的抗扭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需要考虑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变形和内力作为水平荷载分析工况的初始条件等。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该特殊体型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了旋转斜柱对结构整体性能以及对楼板、核心筒等构件的影响,以及针对传力体系的特殊性和设计难点所采取的加强措施,确保该类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建筑立面造型的需要,结构在上部楼层需要实现竖向整体内收,基础顶~5层、8~12层、18~22层和28~32层采用斜柱,采用YJK软件对比分析斜柱方案和转换方案对结构整体指标的影响,同时分析斜柱对结构梁板和核心筒的影响。结果表明,斜柱能够增加结构的整体刚度,同时对梁板产生拉力,应对斜柱起始处梁采取增设型钢和板加大配筋等措施保证水平力的传递,并应加强节点构造,使节点构造满足节点后于构件破坏。  相似文献   

5.
6.
为明确钢管混凝土(CFT)柱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结合典型工程“青岛海天中心”,采用MARC有限元软件对该结构体系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分别进行了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设置斜CFT框架柱可有效控制结构顶点位移,罕遇地震作用下,最大顶点位移较直CFT框架柱结构的降低约76.6%;斜CFT柱使地震剪力由核心筒向框架转移,转移后的地震剪力更接近双重抗侧力体系的设计要求,即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至少承担结构总底部剪力的20%;同时,结构倾覆力矩的变化与剪力相反。设置斜CFT框架柱的结构可充分利用材料性能,在发挥相同抗侧力作用情况下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对结构进行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的地震倒塌易损性分析,确定了结构塑性发展路径为连梁、核心筒底部、框架柱底端、伸臂桁架。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CFT框架柱斜置未对结构抗震倒塌安全储备产生不利影响,依然表现出优异的抗地震倒塌能力;结构变截面楼层部分的连梁和周围墙底塑性损伤最为严重,在设计中应对其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7.
稀柱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是目前超高层建筑中较多采用的结构形式,巨型柱的不同布置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方案,本文以天津市某超限高层建筑为工程背景,提出了4种方案,并采用ETABS软件建立了此4种方案的整体结构模型,对比分析了各方案在规范反应谱和多条时程工况下的受力性能及其经济性。结果表明,4种方案在受力性能上都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在使用功能及建筑效果上又各有特点,可以综合各方需求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实际工程,抽象出标准模型,建立不同斜率、不同倾斜方向的框架-核心筒对比模型。考虑CQC无方向性,采用基于规范反应谱生成的人工波,进行结构弹性时程分析,通过截面切割方法获取楼层剪力及框架剪力。研究表明,当框架柱外倾(背离核心筒)斜率处于0~1/18,框架柱剪力的比值(斜柱模型框架剪力/基准模型框架剪力)处于0.58~1.0;当外倾斜率大于1/18,框架柱剪力的比值大于1,且随着外斜斜率增大呈现逐渐增大趋势。随着框架柱内斜(向核心筒侧)角度的增大,框架柱剪力的比值大于1且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
潘东辉  尧国皇  黄用军 《钢结构》2010,25(1):24-27,68
通过一超高层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给出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及薄弱环节的加强措施。抗震设计除采用常见的小震分析方法和指标外,还研究中震下构件抗力与地震作用的关系,并与大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的损伤情况进行比较。通过抗震设计发现,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变化率反映弯曲型变形结构的竖向刚度变化,刚度急剧变化处的剪力墙在大震下易出现损伤;构件抗震富余承载力与地震效应之比揭示了结构的薄弱环节,钢管混凝土柱具有较高的富余抗力,而核心筒底部在拉弯内力下该比值偏低,大震下核心筒出现明显受拉损伤。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现有的抗震鉴定标准只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下的建筑,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本文对一需进行局部改造的已建高层框架-核心简建筑进行两步综合抗震鉴定评估.第一步以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思想为基础对结构进行鉴定,包括结构体系的鉴定、房屋现场调查和检测、框架-核心简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检查等,检测...  相似文献   

11.
某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原设计按规范要求设置了四根内柱,影响了建筑使用功能。对该方案进行了内柱优化设计,采用PKPM和Midas Gen两种有限元软件,对优化前后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反应谱分析,使用satwe对结构进行了中震分析,使用EPDA&PUSH对结构进行了大震弹塑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去掉4根内柱后,在小震作用下结构的基底剪力减小,层间位移角增大,最大层间位移角,轴压比,剪重比等指标都满足规范要求;在中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满足性能目标要求;在大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未超过1/100的限值,耗能情况符合抗震设计理念,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框架-核心筒结构是一种常用的结构体系。论文针对某工程实例,介绍了其结构选型、分析及设计等,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有岷 《建筑施工》2006,28(4):301-303
叙述了仕嘉SOHO楼的基础设计、抗震设计。分析了倾斜部分的受力特征。并介绍了倾斜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4.
唐明敏 《城市建筑》2014,(32):71-71
在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中,框架-核心筒结构因具备较强的抗震性及稳定性的功能,而得以广泛被使用。本文将笔者自身的设计经验同大量相关文献相结合,分析并讨论了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使用框架-核心筒结构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能为实际工程中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加强层可以增加结构的整体刚度,但同时使结构在加强层处出现刚度突变,随着加强层刚度的增加,刚度突变越明显,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越大。针对这种不利影响,一些学者提出了有限刚度加强层的概念,本文即对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加强层的有限刚度进行了研究。文中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在地震作用下,带加强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顶点水平位移,通过计算不同加强层广义刚度与核心筒广义刚度比下结构顶点水平位移,来研究加强层广义刚度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当加强层广义刚度与核心筒广义刚度比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对结构侧移减小产生明显效果;而当加强层广义刚度与核心筒广义刚度比增大到一定值后,则对减小结构侧移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对渤海银行业务综合楼的结构方案选型、抗震性能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以及抗风设计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对设计中遇到的细长柱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最后针对本工程的超限情况采取了相应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框架-核心筒结构双重抗震防线的安全,中国规范对外框架按照刚度分担的剪力比例进行了限制,实际设计过程中,很多工程很难满足规范限值要求。对该体系双重抗震防线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分别从震害、振动台试验和数值分析角度进行了阐述,指明不同研究方法在该问题上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讨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执行规范过程中的不同理解;从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角度,提出双重抗震防线应达到的合理目标,并对今后应开展的研究和主要焦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增量动力分析(IDA)是进行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IDA方法的原理和特点,提出用其进行型钢混凝土(SRC)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具体步骤;将SRC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的性能水平划分为5档,在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出各性能水平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并进一步建立SRC框架梁柱和混凝土剪力墙的单元模型。采用IDA方法对一规则SRC框架-混凝土核心筒进行分析,以PGA和Sa作为地震强度参数得到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分析表明,结构超越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的概率较小,其在不同地震作用下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Gen对一栋50层带加强层的钢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了三维静力弹塑性分析。通过改变加强层的数量以及侧向加载模式,重点研究了罕遇地震作用下带加强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塑性铰出现次序及位置,加强层对相邻层的影响,相邻层是否出现薄弱层,以及针对结构能力曲线的比较,P-Δ效应的影响分析,得出了该种结构体系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反应特性及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的相关建议。研究结果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设计实例,根据筒体结构的特点,简要介绍了某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的整体构思,并依据相应规范,从结构设计平面布置、计算参数的选取、核心筒连梁设计等方面,对该工程进行了探析,以供同类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