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城市规划学刊》01/2021论大城市空间结构的绩效与发展模式选择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变革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推进城市空间结构和绩效问题研究。旨在阐明城市空间结构与绩效的关系,解释"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内在组织逻辑和空间绩效机理,并将其运用于大城市空间发展的模式选择。为实现这些目标,以我国大城市"职——住——流"组织作为空间绩效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研究(1998-201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西安城市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统计数据显示1998-2011年间是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最剧烈、最典型时段。结合交通基础设施及产业转型,西安在城市空间发展表现为初期的城市建成区的蔓延式拓展转变为新区建设为主的拓展方式,是我国内陆地区大城市发展的典型。本文通过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和边界拓展过程的研究,梳理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的脉络、特征、分析其影响要素,进而探索近年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特征,为城市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当下大城市房价高企、调控艰难的大背景以及和住房发展密切相关的大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从重庆市的"组团式"和"低房价"的客观现象入手,通过城市建设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历史惯性分析,解析重庆市"多中心"特征下的出行"低时耗"现象的成因;以实证方法深入分析城市空间组织与房价空间分布的内在规律,对城市发展的"空间红利"与"低房价"的关联性及其作用机制做出解释。最后,基于重庆研究的发现,延伸讨论我国大城市城市空间拓展与保障住房建设的有关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4.
城郊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向伸展分散多核”是指城市发展依托交通道路系统沿着一定方向 ,在城郊形成多个新增长点的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即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疏散 ,又有利于城郊的协调发展 ,正好可以克服蔓延扩展的单核心空间布局导致的问题和缺点。但在城郊发展“轴向伸展分散多核”模式中 ,也必须注意以下问题。第一 ,大城市的发展既要认识到集中的优势 ,做好旧城区的改造 ,更强更好地发挥城市的集聚作用 ,更要认识到大城市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 ,集聚效应达到一定点 ,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 ,集聚功能减弱。高度密集的大城市的适当扩散有利于城市空间结构合理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空间结构是城市土地利用的抽象表达.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在分析城市空间演化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大城市形态特点和规划实践,总结出我国大城市空间优化的基本模式为圈层扩展和轴线延伸的耦合,多核心网络状空间结构是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和规划选择.这些理论总结为城市空间拓展及我国大城市的空间优化明确了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6.
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驱动力。建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北京的城市空间结构经历了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由蔓延式向轴向式、由分散化向网络化、由市域发展向区域发展的转型过程。其发展演变趋势对于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发展转型背景下我国大城市的空间重构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鉴了社会学和城市学的交叉研究方法,从城市社会结构着手,研究中国传统封建社会、近现代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后4个不同时期社会伦理与大城市空间结构特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从社会转型的角度重新审视大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发展轨迹。同时将这一潜在逻辑关系纳入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研究中,试图探讨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在新时期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转型是大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趋势,包括经济、人口、用地、交通、景观等方面特征的具体转变。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区嘉禾组团为例,分析大城市边缘区现状发展特征。结合大城市主城区空间和功能拓展等趋势,分析边缘区城市化的普遍趋势:产业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用地从城乡交错向布局有序转型,交通功能从对外通道向内外网络转型,景观环境从杂乱污染向山水融城转型。进而提出核心城市功能地域在边缘区城市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核心城市功能地域应科学合理划定发展范围、培育具有功能带动和辐射作用的城市功能、构建与主城区紧密联系的城市快速交通设施和构建满足城市功能和城市活动需求的景观设施。  相似文献   

9.
城市空间增长形态受城市多种动力机制综合影响,从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动力机制入手,探讨大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南昌市为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中存在的问题,研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目标,并以城市空间管制区划为抓手,对城市及周边区域进行政策分区,提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城市健康发展的具体空间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龙彬  朱竞 《重庆建筑》2013,12(4):7-11
伴随着经济高效增长和快速城市化进程,山地城市空间呈现出加速增量式扩张态势,而由于山地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特殊性,诸多山地城市空间拓展和用地布局遵循着"分散组团"发展规律。该文具体分析多个山地城市的用地增量数据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形态,从城市自组织及他组织双重演化研究入手,解析增量发展阶段山地城市"分散组团"布局的动力因素和形成机制,为山地城市"分散组团"布局的规划策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多中心城市的概念内涵与空间特征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中心"是当前国内外大城市发展的一般特征和趋势。本研究通过对大量国内外多中心城市相关研究的分析,首先梳理了多中心城市研究的历史脉络,从理论推导和空间特征两个方面,总结提出了多中心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其次,分别从空间形态特征、规模等级特征、功能体系特征、"互动流"特征、区域协同特征和空间演化的阶段性特征方面,详细解析了多中心城市在各表现维度上的特征;最后,提出了对于我国大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与借鉴,并针对当前大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实践中的困惑,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本研究旨在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大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引导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2.
《规划师》2015,(7)
不同的大城市,其生态空间结构也不同。研究在分析我国大城市生态空间结构模式的类型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结合理想生态空间结构模式的判别标准,提出未来大城市理想的生态空间结构模式,同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验证,以此提出未来我国大城市生态空间结构的建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的乌海,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消耗严重、经济粗放增长等一系列问题,面对区域条件的变化和自身传统优势弱化的挑战,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和实现城市转型的需求日益增强,而能提高城市调控资源能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成为实现这一需求的重要手段.乌海如何在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拓展甚至重塑城市空间结构,选择科学合理的空间模式和发展策略具备了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田莉  姚之浩  郭旭  殷玮 《城市规划》2015,39(1):22-29
随着我国城市增长方式的转型,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土地再开发已逐步替代新开发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途径。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及"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土地开发模式的转型趋势。从土地产权重构的角度,对土地再开发中的土地发展权和政府角色进行了剖析。然后选择上海、深圳和广州为例,介绍了它们再开发的背景、总体思路和规划编制管理体系,分析了三地再开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土地再开发的趋势和城乡规划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居住和交通协同发展与上海城市空间结构重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霞  齐方 《城市规划》2000,24(3):17-20
住宅、小汽车将成为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后 ,大城市居民的两大消费热点 ,随之也会带来大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改变。以上海为例 ,未来居民购买小汽车与住宅联合消费使居住与交通协同发展成为可能 ,它们可作为推动大城市形成“多核心”城市区域的助推剂 ,对我国大城市周边地区新建住宅区与所依托大城市之间空间结构重整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镇空间结构是一个省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地域空间表现,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成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安徽城镇化一个重要任务。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四次转型,梳理了不同时期安徽省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路,以及在城镇化发展战略导向下城镇空间结构的特征表现。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指出安徽城镇空间结构存在的城镇化发展差距拉大、城镇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分布、中心城市辐射力较弱、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下优化安徽城镇空间结构的战略,要从广域、局域和县域3个层次空间上提升城镇群空间内部整合力、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和增强县城与大镇的人口承载力。  相似文献   

17.
在转型时期,六盘水市作为贵州省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面临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与重构的问题。本文对六盘水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根据城市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归纳不同阶段城市空间结构特点,然后从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层面对城市空间发展趋势进行探完,并对六盘水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8.
论城市住房市场的空间问题及政策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住房市场空间属性,以厦门等城市为例,分析当前大城市住房市场的空间影响.在现实的空间结构下,住房市场存在较大程度的空间分割特征,导致了住房资源的低效分配,城市均衡蔓延的空间拓展,渐进的住房改革进程以及短期利益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前的市场格局.在我国城市住房发展中,除直接供给保障住房之外,要以空间结构的调整降低住房市场的空间分割,改进城市住房市场的结构,将提升城市整体住房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城市规模增长迅速。为适应城市新产业和新功能发展的要求,城市空间结构需要随之发生调整。新城建设在上述背景下日益突显出来,成为解决大城市发展问题的一种途径。通过回顾新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新城建设的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高速发展阶段采取建设"新城"的模式来拓展原有的城市空间、向外转移产业和人口成为我国大城市发展的主导开发模式。杭州市丁兰板块建设即是以"新城"建设模式进行开展。自概念提出至今,已从城市边缘演变为杭城北部人气集聚板块。板块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文化等发展条件,实现了从经济适用房聚集区向智慧小镇的蜕变。规划建设的成果及不足等方面对其他地区同类项目的实施将产生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