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任霞 《山西建筑》2009,35(17):354-355
结合某发电厂的工程概况及项目特点,介绍了发电厂除灰渣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各阶段中的方案优化过程,并总结出一些除灰渣系统设计体会,从而进一步完善除灰渣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2.
通过立交工程设计案例,分别从照明标准确定、方案比选、灯具选择与布置、供配电系统设计、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等方面介绍大型立交桥照明工程的设计方法,并通过比较照明方案及照明灯具的优缺点,展示目前立交桥照明技术及灯具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论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方案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书奇 《山西建筑》2010,36(2):209-210
针对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比选的重要性,首先阐述了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然后结合一工程实例,从技术、经济和原材料消耗三个方面阐述了怎样选择最优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某瓦斯发电站中水及雨水回用系统为工程背景,对其水量及水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水及雨水回用系统设计思路,提出中水及雨水回用的方案,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宋江红 《山西建筑》2005,31(10):139-139
结合具体工程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阐述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的两种方案,介绍了该工程具体的方案选择,对其进行消防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和主要环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归纳了地下水电站厂房的布置及其通风空调系统的通风流程特点,并分析了地下水电站厂房的通风与其他建筑的区别。总结了目前空气处理方案的8种类型,并阐述了系统设计风量的影响因素,推导出各种空气处理方案与通风流程所对应的系统设计风量及空气处理设备冷量的确定方法。建议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室外进风参数、室内设计参数及厂内不同场所的余热比例等因素,合理选择空气处理方案和确定系统设计风量。  相似文献   

7.
对比分析民用建筑大型制冷机组采用10 kV中压配电方案和0.4 kV低压配电方案的优缺点,以某实际工程为例介绍大型制冷机组的配电系统设计及计算方法,总结设计要点,提出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8.
朱春霞 《中外建筑》2009,(5):214-215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了高层商住楼厚板式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并结合施工方案,对模板支撑系统设计与验算及结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以无锡市某住宅小区地库为例进行分析,旨在分析消防系统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针对此类问题提出的优化方案,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等财经类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是教学体系的瓶颈之一,因其缺乏工程技术背景而导致知识结构不平衡。文章从财经院校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特色及课程教学特点入手,探讨了工程技术类课程教学系统设计的核心原则,提出以"建筑力学—建筑结构"为核心的工程技术类课程教学系统设计方案,为财经类工程管理高校教育中的工程技术类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裴丽娜 《安徽建筑》2009,16(3):123-123
通过阐述建筑自然通风和置换通风的基本原理,结合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空气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等问题,分析总结了自然通风和置换通风各自优缺点和适用环境。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通风式屋顶强化通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网络分析法建立了太阳能通风式屋顶的传热模型,并就室外气象参数与结构尺寸对其通风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太阳能通风式屋顶来强化高温地区室内的通风是完全可行的;就结构设计而言,采用多个尺寸较短的屋顶进行组合对加强通风与排热有利,其倾角与绝热层厚度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控制在30~60°与0.1~0.3m范围内;至于截面形状,采用宽厚比小的截面可获得较大的单位面积通风量与排热量;但在具体结构设计时要配合建筑设计,依据当地气候条件、建筑用途及经济性来灵活决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CFD的方法对不同通风方式的典型的办公室内污染物的去除进行了模拟,介绍并比较了换气效率和通风效率作为有效的室内空气品质参数在通风设计和实地测量中的应用:总共进行了3个不同的数值模拟计算,总结实验结果得出:在不知道室内污染源时,采用换气效率比较评价室内通风设计方案;而对于已知室内污染源及释放率的情况,采用通风效率作为评价标准将更准确,以便能详细地给出污染物排除情况。基于本文的研究,空调系统设计者可以根据特定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参数来指导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重庆地区通风舒适区及通风季节划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适应性模型为基础,根据人体热舒适及人体卫生学的要求,探讨了重庆地区通风环境下室内舒适温度、舒适风速、相对湿度,结合有效温度,综合考虑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绘制了重庆地区的通风舒适区.同时与ASHRAE舒适区相比较,划分了重庆地区的通风季节.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区域通风网络模型,根据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原理,建立了热压自然通风网络模型,探讨了基本数学方程.结合算例,分析了某别墅建筑热压自然通风量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诱导式通风和风管式通风作为2种常用的通风系统,在地下车库通风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某地下车库为载体,首先对诱导式通风系统和风管式通风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而后从气流组织、污染物浓度分布和经济性方面对2种通风方式进行分析评价,得出诱导式通风系统在气流分布方面虽不如风管式通风系统均匀,扰动较大,但有利于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该系统运行经济,节省费用可观,综合考虑可知诱导式通风系统拥有较大的优势,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厨房排风量及新风量计算各方法进行介绍,提出各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对厨房排风系统和新风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分析了各系统的优缺点。厨房采用空调风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新型的“三管制”新风系统,已达到节能和经济合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设置侧墙上置送风口置换通风系统的房间,采用CFD软件对室内空气速度场、温度场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析贴附射流、冲击射流的发展过程,评价侧墙上置送风口置换通风系统的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19.
Mechanical vental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involves the provision of adequate amuunts of outdoor air,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ventilation air within the occupied space,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rmal comfort. Standar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exist to evaluate thermal comfort and air change rates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buildings; procedures to evaluate air distribution or ventilation effectiveness in the field are still being developed. This paper presents measuremetlts of air change rates and ventilation effectivenes in an office/library building in Washington, DC. The tracer gas decay technique was used to measure whole building air change rates. The air change rates during the measurement period were essentially constant at about 0.8 air changes per hour, somewhat below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and above the minimum recmmmded in ASHRAE Standard 62-1989. Ventilation effectiveness was investigated at several locations within the building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of local tracer gas decay rate and mean local age of air. The ventilation effectiveness measurements serve a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 e a s u r r n procedures employed, providing insight into the measurement issue of establishing initial conditions,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 test results within a building, and the repeatabildy between tests. The results of the ventilation effectiveness meusurements are consistent with good distrhtion of the outdoor air by the ventilation system and good mixing within the occupied space.  相似文献   

20.
临界风速可有效控制烟气蔓延,是隧道防灾通风重要参数。为分析隧道长度对临界风速的影响,采用量纲分析法构建临界风速与隧道长度关系公式,并分别在5 MW和30 MW火源热释放速率下,对不同长度隧道的火灾进行数值模拟以量化研究隧道长度对临界风速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长度对临界风速具有影响,且不同火源释放速率时影响也有所不同:无量纲火源热释放速率小于0.15时,临界风速随隧道长度增大呈现1/41次方增长关系;无量纲火源热释放速率高于0.15时,临界风速随隧道长度增大呈现1/25次方增长关系。进而建立了考虑隧道长度的无量纲临界风速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