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验证高铁赤泥熔融还原提铁水淬渣的胶凝性能,以及作为水泥熟料替代的可行性,随机取样赤泥熔融还原提铁水淬渣和未水淬渣进行对比试验,对比水淬(1号渣)和未水淬(2号渣)两种渣的基本性能,依照国家标准GB/T 18046—2017要求,以30%和50%配比做替代水泥胶砂抗压和抗折试验,以验证赤泥熔融还原提铁水淬渣作为水泥熟料性能,对比分析水淬和未水淬两种渣的性能差异。采用“钙化-碳化-适度提铁”处理低品位铝土矿和含铁赤泥的新方法,熔融水淬渣在水泥中的替代量为30%~50%,在水泥中的活性在99%以上,可完全作为水泥主料使用,是良好的低碳环保胶凝材料。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高炉渣处理的技术现状,包括水淬法和干渣法,指出了水淬法处理炉渣存在浪费水资源、产生有害气体、炉渣显热得不到回收利用的问题,认为干渣法粒化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是今后高炉渣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花岗岩型铷矿是最具经济价值的铷矿资源,近年来取得了诸多的勘查和研究成果,但缺乏系统的总结和梳理,此外,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和关键金属的重要资源基地,青藏高原铷矿成矿潜力和勘查评价方向尚不明确。以花岗岩型铷矿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近年来重要的勘查和研究成果,从成矿时代、地质背景、控矿构造、含矿岩石类型、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作用机制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结合青藏高原铷矿的勘查进展,揭示青藏高原铷矿的找矿前景和方向。研究表明:花岗岩型铷矿多产自中生代褶皱造山系中,伴随着大规模断裂,钠长石化、云英岩化和天河石化等蚀变与成矿紧密相关;青藏高原已发现多处具有大型—超大型资源前景的花岗岩型和伟晶岩型铷矿床或铷多金属矿床,有望在拉萨地体北缘和北喜马拉雅构造带中找到更多的铷矿床,为青藏高原和国家关键金属储备和开发提供重要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从铅锑冶炼鼓风炉水淬渣中碱浸锌.试验结果表明:从鼓风炉水淬渣中碱浸锌,常规条件下锌浸出率为50%左右.常规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80℃,液固体积质量比11,NaOH浓度12 mol/L,浸出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5.
稀有金属矿产是我国急需的矿种之一,香花岭矿田是湖南省钨、锡等稀有金属矿产的重要产地,区内与钨锡及稀有金属有关的花岗岩体出露范围较广。杉木溪铷多金属矿床位于香花岭矿田东南面,铷矿与香花岭岩体密切。因此,研究香花岭岩体特征有助于研究铷矿体的特征,本文以铷矿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湖南临武县杉木溪矿区铷矿的赋矿规律,为区内寻找类似的矿体提供现实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含铷石英-高岭土加压浸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铷石英-高岭土中的铷不能采用选矿、焙烧-浸出、常压酸浸或碱浸等工艺进行回收,我们开发出石英-高岭土中的铷的加压碱浸工艺进行铷、二氧化硅等的综合回收工艺.加压碱浸的合适条件为浸出温度为220~230℃、碱浓度320 g/L、浸出时间为2h、液固比为3:1和粒度为-325目.  相似文献   

7.
低品位铷铯矿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低品位铷铯矿采用氯化焙烧提取铷铯的方法,详细考查了焙烧过程添加剂的用量、焙烧温度和浸出液固比等技术参数对铷、铯入液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处理低品位铷铯矿,采用技术参数:氧化钙和氯化钙分别添加原矿的30%和15%,焙烧温度800℃,液固比4∶1,铷、铯入液率高≥97%。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新型熔渣水淬废气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及基本结构,能有效解决生产中熔渣水淬时产生的水蒸汽污染问题,同时,可将大部分水蒸汽就地冷凝成水返回到渣池内循环利用,降低水的消耗.与传统的水淬渣处理方法相比,新方法具有能耗低、节约用水、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能更好地推动熔渣水淬废气处理方面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较先进的钢渣处理方法有:水淬法、风淬法、热泼法、热焖法、滚筒法和浅盘水淬法等。而多数钢厂采用液渣在渣盆冷却或在渣场自然冷却,进行多级破碎、磁选筛分利用的处理方法。钢渣综合处理,除了磁选钢渣中含铁物料和回收CaO、MgO等碱性物质外,尾渣还可用作水泥  相似文献   

10.
麻地矿区稀有金属矿化与麻地碱长花岗岩具有明显的成因联系,研究表明:铷矿体严格受控于麻地碱长花岗岩,矿体形态以不规则状为主;矿石类型较复杂,主要载铷矿物为钾长石、锂云母和天河石,且当矿石中含有天河石是矿石品位最高;稀有金属矿化主要发育在岩体内部,主要有铌钽矿化、铷矿化、锂矿化和黄铁矿化等;麻地碱长花岗岩具有明显的"四分组效应"和Ta、Nb、Rb等元素富集特征,对该区域的稀有金属矿化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1.
石煤脱硅渣中钒浸出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石煤熔融水淬后碱浸脱硅渣为原料,采用液固多相反应的缩芯模型研究了石煤脱硅渣中钒的浸出动力学,考察了浸出温度、初始硫酸浓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硅渣的浸出分为两个阶段:反应刚开始时的快速浸出阶段和2min之后的缓慢浸出阶段,这两个阶段均受固膜扩散控制,反应活化能为13.88kJ/mol。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国内外钢渣处理与利用现状,分析评述了钢渣余热自解热闷工艺、浅盘热泼工艺、风淬工艺、水淬工艺、滚筒处理工艺等钢渣处理工艺,及钢渣作为钢铁冶炼熔剂、用作建筑材料、筑路材料、回收废钢、钢渣微粉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建议在电炉氧化渣水淬工艺、高磷铁水冶炼脱磷处理及钢渣加工设备等方面加强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13.
从结晶器下口出来的含氟连铸保护渣熔渣与二冷水接触过程中,大量的离子释放到水中导致水质发生改变,呈酸性的二冷水不仅加速了连铸设备的腐蚀,水中大幅增加的F-还会导致水污染。为了研究连铸保护渣熔渣对水质产生影响的机制,通过熔渣水浸实验研究了无氟、低氟和高氟连铸保护渣水浸过程中水质的变化规律。水浸实验结果表明,无氟保护渣熔渣水浸实验过程中水样的pH值在7~10之间;低氟保护渣水样的F-质量浓度为5~7 mg/L,pH值在7~10之间;而高氟保护渣水样的F-质量浓度高达35 mg/L,pH值在4~10之间。保护渣中阳离子通过离子交换溶出导致水样呈碱性,而F-的交换溶出则会导致水样呈酸性,因此,水样的pH值则是由两类离子交换过程共同决定。无氟或低氟保护渣中由于氟的降低而减少了F-的交换溶出,从而抑制了氟造成的水污染及强腐蚀性的酸性二冷水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含锑难处理金矿臭氧氧化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含锑金精矿难处理的问题,对某含锑金矿进行臭氧氧化浸出锑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氧化浸出优化工艺参数:温度75 ℃,HCl浓度4.5 mol/L,浸出时间4 h,液固比10∶1,臭氧浓度121.9 g/L。在此条件下,锑的浸出率为98.13%,硫的浸出率为43.52%。经过臭氧氧化浸出处理后,矿物中的金得以在渣中富集。对原矿和浸锑渣进行硫脲浸金试验,金浸出率分别为12.36%和70.17%,表明预处理取得一定效果,实现了含锑难处理金矿中锑和金的综合回收。研究结果能为臭氧氧化浸出辉锑矿和含锑难处理金矿预处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侯满堂  吕义鹏 《黄金》1995,16(2):35-38
砷金矿石属于难处理金矿石之一。通过对惠家沟高砷低品位金矿石采用碱浸预处理-渗滤氰化提金试验,获得了金浸出率80.17%的较好指标,为该矿床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工艺条件简单、经济上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攀枝花含钛高炉渣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钠碱熔法分离炉渣中的有价组分,通过对碱熔过程中不同反应阶段所形成的碱熔渣及水浸渣的结构和谱学特征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原始矿物相及中间产物的化学反应过程,揭示含钛高炉渣碱熔过程中各有价组分赋存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碱熔过程中,283℃时,含钛高炉渣中透辉石相结构被破坏,Si~(4+)离子形成Na_2SiO_3可溶性盐和中间产物CaMgSiO_4,随着反应的进行,CaMgSiO_4进一步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物Na_2CaSiO_4;当碱熔温度升高到296℃时,镁铝尖晶石中Si~(4+)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性盐Na_2SiO_3;当碱熔温度为320℃时,钙钛矿晶体结构开始被破坏,Ti~(4+)离子与NaOH作用生成难溶物Na_2TiO_3,经水浸后Na_2TiO_3晶形被破坏,变为无定型结构残留于水浸渣中。  相似文献   

17.
目前广泛采用的高炉渣处理工艺为水淬法,既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又没有回收利用高炉渣的余热,同时污染水和大气.转杯法高炉渣粒化工艺属于干法粒化,可以克服水淬法的上述问题.分别介绍了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对转杯法高炉渣粒化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转杯法高炉渣粒化工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作者开发了一套电弧炉熔渣调制试验平台,以调质高炉渣为原料,用离心成纤法制备矿渣棉及棉板的中试研究.对矿渣棉及棉板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此平台上制备出的矿渣棉具有光滑呈圆柱状的表面、直径与渣球含量均符合国标要求,其直径与渣球含量均随酸度系数的增大呈增大趋势;矿渣棉板各项性能均符合高炉渣纤维板的指标值.该项技术不仅解决了高炉熔渣显热利用途径,同时提高了高炉渣的高附加值,为钢铁企业高炉渣余热利用和资源化提供了重要示范.  相似文献   

19.
钒钛磁铁精矿经高炉冶炼后,其中的TiO2几乎全部进入炉渣.为了有效利用钛资源,以含TiO249.36%(质量分数)的熔分渣为原料,经加碱焙烧、酸浸和水解后,制备海绵钛生产用原料一富钛料,研究焙烧温度对TiO2浸出率的影响,以及水解酸度对钛的水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熔分渣中TiO2的浸出率影响很大:在低于1 000℃温度下加碱焙烧后钛的浸出率不高,而在1 300℃加碱焙烧后钛的浸出率高达92.2%;通过控制最终的水解酸度,钛的水解率可达91.5%,水解后产物为白色或浅黄色,颗粒较细,粒度为0.2~0.5 μm,TiO2品位达98.50%,可作为生产海绵钛的原料.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铷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铷不仅在电子器件、特种玻璃、医药等传统领域有着重要用途,而且在磁流体发电、离子推进发动机等新型能源科技领域也显现出无限的活力。铷主要存在于矿石和盐湖卤水资源中,从含铷矿石中提铷比较成熟的工艺主要有硫酸分解法和焙烧分解法,传统的矿石提铷工艺存在流程复杂、污染大、能耗高等问题,对实现“双碳”目标构成严峻考验。分析表明,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在解决盐湖卤水等液态资源提铷方面更具有发展前景。盐湖卤水提铷工艺简单,能耗低,无矿石分解过程,避免了大量固体废渣的产生,环境友好。文中在分析各类含铷矿石以及盐湖卤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简述了铷资源在各领域的用途,综合介绍了硫酸分解法、碳酸盐焙烧法、氯化焙烧法、溶剂萃取法以及离子交换法等关键提铷技术的工艺研究现状及优缺点,展望了清洁环保、高效提铷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