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何为乡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话是中央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城乡规划建设指导思想,它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述了记住乡愁是城乡规划建设对诗境规划思想的体现和诗意栖居的追求。乡愁是传统热爱故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尚德行和品质。思乡之情,自古有之,这方面的诗词文学作品无计其数,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唐代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把"乡"与"愁"联系在一起用来形容思乡情的,可能最早要数唐代早期诗人崔颢的七言诗《黄鹤楼》,其  相似文献   

2.
客行悲故乡     
正席慕容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每个人都有的一种情结,不管是"低头思故乡"的李白,或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张继,不管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王维,或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贺知章,都站在异乡的大地上,远望苍茫,发出最为动人的乡愁呼唤。在外工作的我,总会与这样的思绪不期而遇,伴随着一丝柔美的落寞。乡愁,总是牵绊着故乡的一点一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1):99-101
中越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国迁至越南的华人虽身居异国他乡,却仍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语言在书写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与思念,这种"乡愁"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浓烈。刘为安作为越南著名的华文诗人之一,其乡愁诗表达了对祖国的情与思,诗中运用了很多文化意象,这些意象符号既是诗人对故国的文化认同,也使得乡愁之情感人至深。通过对刘为安乡愁诗篇的欣赏与分析,为国内的华文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园林》1994,(1)
新加坡的一只“得天独厚”的鹦鹉,不但会唱三种语言的歌曲,还会朗诵唐诗。这只5岁大的鹦鹉名叫“得能”,是英文“TALENT”(天才)的译音。主人林哲源于5年前以1000新加坡币在樟宜农场买下它。林氏夫妇均为音乐工作者,买此鸟的目的在训练其唱歌。“得能”曾当着8名记者的面,朗诵李白的名诗《静夜思》。从第一句“床前明月光”到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一字不漏。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停顿有序,令众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5.
赵龙 《南方建筑》2018,(4):88-93
目前,针对乡愁的相关研究以文学领域和文化地理学居多,建筑学领域内对城乡改造过程中乡愁、原乡风景的研究还是有限的,与“乡愁”、“原乡风景”相关的设计与规划实践在理念上也大致浮于表面,没能够透彻地将原乡风景背后的场所依赖、地方精神、文化认知注入地方土地,项目实践者尝试以同理心去感受“乡愁”、“原乡风景”在当地人情感与生活中的价值,但仍旧与本土的契合性不高。研究试图从建筑学的视阙,针对原乡风景背后的场所依赖、地方精神和文化认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把原乡风景置于乡愁的情感语境中,通过研究文献解读对“乡愁”研究现状以及“原乡风景”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土情怀是一种文化的乡愁,是所有建筑师共同的乡愁.本次展览期间,还举办了“乡愁与梦想——为河北而设计”主题研讨会.多位业内专家、学者、当地领导及优秀建筑师代表莅临现场,共同探讨河北建设的发展方向.会上,嘉宾被分为两组,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对话,从“乡愁”出发,探讨“为河北而设计”的具体内容,并探寻大家对河北发展的共同关注点.  相似文献   

7.
周媛 《中华民居》2014,(9):8-23
与安居古城努力挥动着的“中国第四大古城”旗帜比起来,我倒更喜欢那句“安居古城,一个记得起乡愁的地方”。比起其他古城镇,安居古城更能直接勾起我的乡愁。大抵是因为,从小我便是听着这里的故事长大的。  相似文献   

8.
前童工会中心,探索的是从浙东实验住宅到实验公共建筑关联的类型以及形式,片段化的结构与整体的结构带给人不同的距离的体验:可触摸到只可远观。随着建筑尺度的膨胀,建筑学的本体单体变得无关紧要起来,反而需要开始思考如何回应和延续作为一种"巨构"一般存在、被地方工艺统领下的古镇建造:那种延蔓的屋檐下公共空间;那种内向的合院结构;那种造镇必须遵循的水路。前童工会中心和工会电影院的设计都以结构为导向,思考结构如何介入乡建。地方工艺局部中和了作为一种强烈的结构力量的不近人情,温情脉脉的"乡愁"情怀依然不是这个建筑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正>刘昭吟:夏老师,谢谢您作为《小城镇建设》杂志《乡愁经济1+1》专栏的开栏嘉宾。改革开放到今天进入深水区,城市化进程面临着新拐点,这个时期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与"记得住的乡愁"作为关键词。请您谈谈,从地方治理的角度来看,"记得住乡愁"有什么样的特殊涵义?夏铸九:关于地方治理,它其实面对的是新都市问题的挑战,与过去碰到的老都市问题不完全相同。但是我们要往根源推一下,把它的根源找出来后再讨论地方治理才会更清晰。  相似文献   

10.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9,(5):142-142
3月26日,经多位权威的国内建筑专家及文博专家的最终“会诊”,极具唐代风韵的李白纪念馆重建方案通过。李白纪念馆规位于四川省江油县城北中坝镇李白故里。1962年李白逝世1200周年时筹建,1981年建成,是全国李白纪念、研究中心,被誉为“诗的王国,艺术的殿堂”。纪念馆总建筑面积8570.5m2,且园区将把相毗邻的太白公园、海灯武馆等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1.
正乡愁是一个说不尽的主题。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为乡愁困扰。台湾文学大家余光中先生有一首抒写《乡愁》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引起海峡两岸多少炎黄子孙的共鸣。我也有乡愁:经常回忆被老北京称作"内九外七皇城四"的城门是我的乡愁;经常回忆老北京胡同四合院里的核桃树、夹竹桃、金鱼缸……是我的乡愁;经常回忆老北京城墙上的酸  相似文献   

12.
古人写诗,常有分韵唱酬与同题仿作。那是兴之所致,局外人似乎没必要去裁定优劣。如果裁判带上“名人效应”,即或纯属戏言,也会给好事者提供“枷号”示众的案由。比如中唐诗人徐凝的“庐山瀑布》(仿李白《望庐山瀑布》而作),只因苏轼调侃为“恶”(《戏徐凝瀑布诗》;“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就留下话柄,至今被杂文家们反复引证,以为“效颦”者戒。徐凝仿作言激意浅、词生语硬(“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9)
<正>乡愁,是年轻的心渴望亲近故土时,从心底弹奏出来的乐音;是一份雾里挥别、怅然若失的心境;是一棵根植在心头、不长年轮的岁月树。乡愁,是一个人生命中有关乡土的永远的情歌。感受乡愁,从诗开始。被誉为顽童、赤子的余光中,是一个情深意重的人,一生都陷在乡愁情结里。余光中的乡愁,极尽哀婉缠绵:"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  相似文献   

14.
<正>在白居易笔下,四月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在林徽因笔下,四月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在朋友笔下,四月是“半城春早半城风,半树柳色近清明”。在游子心中,四月是乡愁的闹钟;在中华民居笺上,四月是一个追古怀远的月份。这个季节,适合万物生长;这个季节,也适合缅怀岁月轮回;这个季节,更适合归乡寻亲。于是,策划了关于乡愁和祭祀的选题,在乡愁缠绕中说说关于祭祀的建筑、文化、仪式、故事和风俗。时序一岁一枯荣。生离死别,是无法遏制的岁月轮回。生死本就互相包蕴,互相转化。春生时节,告慰逝者,享受新生,是中华民族对生命和秩序的独特理解和尊重。而对逝去亲人的告慰,让我们的清明归乡中多  相似文献   

15.
正乡愁一直是一个亘古弥新的话题,也是文人墨客笔下经久不衰的主题之一,它存在于余光中、席慕容的诗里,出现在三毛的文章中。余光中的乡愁化作成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亲情,是思念;席慕容却把乡愁比拟为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也作为艺术的元素之一,流淌在音乐中,在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琴声里交融;或蕴藏在油画艺术中,譬如本期《视觉》栏目中王志东油画中那"湿漉漉的乡愁"。  相似文献   

16.
周英才 《华中建筑》2007,25(10):7-10
以山西太原的建筑为例,探讨了建筑文脉延续、保持建筑地方特色的问题.人在有差异的环境中的生活都会造成其内心的文化差异.建筑特色只不过是这些文化差异被物化了的形态差异而已.所以,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尊重人内心中所思所想的自然流露,切忌浮躁地追随这个流派或那个风格,地方建筑特色就会慢慢凸现.  相似文献   

17.
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的“乡愁”守望观,在现代意义上讲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和历史情怀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对于当代城镇化进程,能否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结合点,是当代人需要的涵养及文化身份。本文从城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探寻了多重文化层面乡愁的认知观,希望以可持续发展城镇化的最恰当的方式,拉近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联系。在构建起城乡发展的安定之所与生命根基的同时,也有创新之思。  相似文献   

18.
社区板报     
《建造师》2002,(1):76-76
呵呵,放读投来的画稿的地方又换名字了。一开始是“游民画屋”,然后又变成“Mars の调色板”,然后又变成上期的“laser’s展览厅”。其实上期的名字laser还是蛮喜欢的。不过既然社区要做大的变化。什么地方都要有一个新的起色才是。一个人蹲在墙角处想了半天,才想出了“社区板报”这个能够勾起laser无限往思的名字.想当初。laser还是班上的宣传委员呢.专门管板报……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中国人而言,乡愁是我们启蒙的开篇,所有中国人在小时候都背诵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乡愁是我们长大成人后,进入城市后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部分。目前,乡愁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们如何在新型城镇化的语境下理解"乡愁"?作为现代的城市建设者,又该怎样建设"记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闽侯县孔元村村庄规划》为例,针对在村庄规划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村庄景观同质化、忽视对村庄文化的传承挖掘、乡土气息和村民归属感缺失等问题,分析乡愁的定义和内涵,提出打造“乡愁”依存的村庄空间肌理与外部环境、记载“乡愁”的公共空间和建筑形态、演绎“乡愁”的院落空间组合、留住“乡愁”的文乡野旅项目等留住乡愁的实施路径实现“记得住乡愁”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