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福建龙岩的近代工业萌芽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龙岩逐渐发展成为山区工业城市。本文通过梳理龙岩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布局演变,并对龙岩的工业遗存现状进行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龙岩工业遗存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
昆明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工业中心区之一,遗留着许多优秀的近代工业建筑,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很多遇到关闭,搬迁,拆除的命运,也有部分作为保护与更新再利用留存下来。通过对工业遗产的概念界定.说明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从昆明近代工业发展历程总结其特征,从实际出发来分析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的动因.并说明现有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烟台作为山东首个对外开埠口岸,近代工业起步较早,是山东多项近代工业的发源地,特别是近代民族工业,在山东近代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50年代,烟台采矿业、制造业全面发展,烟台成为山东重要的地方工业城市,其工业在山东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调查立足于烟台市域范围,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烟台各县市区地的重要工业遗存进行了全面调研,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全面整理,初步建立了烟台工业遗产的数据库,以期为烟台工业遗产保护提供学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桂涛  南月慧  张莹博 《城市住宅》2021,28(2):136-137,140
抗战时期的西南内陆城市昆明随着发达的工业文明的内迁,迎来了近代工业发展的高潮,建立起一大批先进的工业区,这些工业设施为昆明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大力发展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工业转型的今天成为一笔宝贵的工业遗产.通过对昆明厂房类工业遗产的梳理,基于其保护与再利用的现状,提出昆明厂房类工业遗产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5.
后工业时代无锡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林敏  王波 《建筑师》2008,(6):102-106
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的无锡遗留着不少优秀的近代工业企业和建筑.由于城市发展需要.现面临着关闭、搬迁、拆除,但也有作为保护与更新的实例。本文通过界定工业遗产内涵,揭示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从对无锡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进行恢复.总结工业遗存的特征.从实践出发,分析工业遗产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动因,探讨符合无锡实际情况的认定方法和分级保护体系.并对一些保护与更新的作品进行举例。  相似文献   

6.
邵文玉 《城市建筑》2023,(21):124-127
随着城市更新进程加快,工业遗存失去活力的问题屡见不鲜,创意城市作为苏州市的重要发展战略,其发展路径与工业遗存的更新模式契合,如何盘活工业遗存以促进创意城市发展成了重要议题。文章基于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空间聚集特征,以苏州胥江姑苏段为例,依据该地段的工业遗存资源特征,研究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行性,并依托创意城市理论,从物质空间、创意产业、参与主体等方面提出工业遗存盘活策略。  相似文献   

7.
包头是内蒙古主要的工业城市,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产生大量工业遗存,这些工业遗存遍布全城,且多数处于闲置状态,具有较高的保护再利用价值。文章以包头工业建筑的产生背景为前提,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对包头工业遗存的现状进行评价,挖掘其的特有价值,在此基础上,对包头的工业遗存提出相应的再利用模式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漳州的近代工业萌芽于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漳州逐渐形成以轻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该文梳理了漳州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布局演变,并对中心城区(芗城区)的工业遗存现状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漳州工业遗存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9.
《四川建材》2016,(2):85-86
吉林省公主岭市,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其城区内部分布着大量的、具有时代标记的工业建筑遗存。然而近些年,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以及房地产开发的蓬勃兴起,公主岭市现有的近现代工业建筑遗存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本文梳理公主岭市近现代工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并结合实际调研成果,整理并分析部分现存公主岭市近现代工业遗存现状,旨在为公主岭今后的工业遗存保护和改造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着重分析城市意象五要素在唐闸镇空间组织中的体现,阐述其近代工业文化遗存空间结构与形态的特色,研究总结五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并对整个片区的保护、活化和发展提出展望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工业遗存问题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缺失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而纽约“高线公园”的案例给我们的发展带来启示,告诉我们工业遗存的合理改造可以成为传承历史、承载记忆的公共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进程加快推动了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二产"变"三产"迫使老旧工业逐渐走向衰退,工业遗存作为时代发展的遗留物,其功能及产业转型不仅有赖于工业遗存自身要素,也取决于当前城市发展需求.本文通过对工业遗存更新中依托原发工业产业的"工业+"及文化产业导入的"文化+"两种产业驱动模式的分析,结合首钢工业园区更新中的产业转型实践,阐述了在遗存更新中的"工业+"和"文化+"两种产业模式驱动下的园区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城市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中,城市工业遗存保护区逐渐衰落,其保护与更新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未来城市的发展。本文以沈阳工业遗存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应用空间句法的原理与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解析现存空间结构特征与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空间重构策略,为促进城市工业遗存保护区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沈阳铁西老工业区的工业遗存是沈阳城市工业文化的载体,不仅要注重单体建筑的保护研究,还应从城市空间的视角探讨工业遗存区的保护与更新。本研究利用空间句法理论的整合度、选择度、连接度等指标,量化分析沈阳铁西工业遗存区的空间结构,针对现有工业遗存区的空间结构问题,提出未来沈阳铁西工业遗存区保护与更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探讨工业遗存地有机融入城市空间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通过对现今我国工业遗存地保护与再利用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从空间的互动整合、功能的合理置换和建筑的新旧重构三个层面提出工业遗存地有机融入到城市空间的整体性改造策略,以期为工业遗存地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城市的更新融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三明市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进行重工业布局,逐渐建设成为一座工业城市,然而随着城市用地的更新,工业遗存亟待抢救性保护。通过梳理三明近现代工业的发展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格局演变,在对三明的工业遗存现状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三明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工业遗存的保护利用在打造城市工业文化新业态、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已成为中央关注的重要城市更新工作之一。然而,工业遗存转型再利用涉及用地性质变更、产权归属、经济利益等诸多问题,复杂性大,不确定因素多,加之工业遗存再利用由于缺少法律支撑和专项资金等保障,  相似文献   

18.
《建筑》2017,(4)
<正>一、工业遗产价值亟待发掘因工业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址和非物质表现,称为工业遗存。工业遗存中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部分,称为工业遗产。工业遗产是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是人类工业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重要的记忆,体现城市特色,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美学及生态科学价值,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  相似文献   

19.
大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与能源城市,古都文化与工业文化共同构成了城市文脉。目前大同的古都历史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而工业遗存却处在被社会遗忘的窘境。该文以历史为线索梳理大同城市空间演变与工业发展,从产业与功能的角度阐述工业遗存的构成,并通过田野调查认知遗存现状与赋能特征,以此说明挽救工业遗存的迫切性。最后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视角提出保护策略,以期为大同名城保护与工业遗产保护的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的现状进行初步调查和评估,在中山市发布的《岐江河城区段工业遗存普查与研究》(2017)[1]的基础上,对中山市石岐河两岸的工业遗存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从历史发展、遗产类型、空间分布、行业类别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的构成与特征,强调了工业遗存再利用的迫切性,分析了工业遗存自身的现状特征及现状属地特性的相关关系,对工业遗存进行价值分类,从城市的角度对工业遗存的保护和转型提出整体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