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探求具有良好自然通风的传统民居形式,本文对云南彝族传统民居的室内、外空气温度和风速进行了实测;并利用CFD软件对其室内和院落的风环境进行了模拟,分析各建筑因素(院门的开启、院墙的高低、畜棚的位置及门窗的设置)对自然通风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设置窗户和百叶、增加通风槽、扩大正房厦子能有效提高室内的自然通风效果;合理调整附属建筑的位置、院落尺寸和院墙高低能改善院落的自然通风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风环境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
冯华  沈宁  刘雪梅  郑伟 《门窗》2013,(4):354
张家口碹窑是我国窑洞建筑中的平地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碹窑采用黄土为主要原料,利用拱形受力方式,在平地上直接建造。碹窑修建过程可以分为主体建造和建筑装饰两部分完成。院落空间采用传统的建筑、院墙和院门的形式围合,具有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的空间布局特征。  相似文献   

3.
院落空间是中国建筑群体组成的核心和灵魂,不仅仅是一种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更反映出中国人的自然观、世界观以及生活方式,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建筑围合而成的半人工半自然院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院落空间所形成的良好居住小环境,达到了阴阳的平衡;不同院落的组合,加强了主体建筑的等级感,也更加满足了"礼"的要求;院落空间的"虚"创造出一种意境,犹如绘画艺术中的飞白;不同大小、长宽比例的院落空间更好地适应了中国不同地貌、气候特征。该文从天人合一的思想、阴阳协调的思想、伦理等级的需求、中庸的审美思想、功能的需求等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建筑院落模式的根源,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从古村落建筑方面进行建筑美学的论述,以卫坡古村落院落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地调研和建筑美学理论研究,对院落建筑进行了美学分析。一方面从建筑整体的角度分析古建筑的美;另一方面从建筑空间角度进行美学论述。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软件园吉山基地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一片风光秀丽的丘陵中,开发目的是为IT企业提供有别于都市的郊外办公场所。建筑通过院墙在自然起伏的基地中围合出一个平整的人工世界。众多院落与开放式办公空间在院墙内水乳交融,于一层缓缓展开。二、三层办公空间被进一步分解,各自倚在周边的院墙上,不会对一层院落的宜人尺度带来负面影响。地块内的各单体建筑结合地形起伏布局,形成一个有机的聚落,这样的布置方式与单体建筑内部的空间组成方式是同构的。  相似文献   

6.
农村住宅大多是独门、独户、独院,布局形式一般为平房或二层楼房,由客厅、卧室、厨房、餐厅、杂屋(库房)和宅院组成。宅院把住宅内部与外部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而院门又是住宅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出入口。它与院墙结合,起到分隔地段,围合空间,标示不同功能,遮挡不谐调景观的作用。院门是一个家庭的门面,是人们辨认不同住户的标志,是建筑群体  相似文献   

7.
刘宇 《山西建筑》2008,34(18):77-78
通过对良户村的现场勘测和深入研究,分析了良户村的街道空间、院落空间、建筑装饰及其民俗文化价值,总结了良户村传统民居的艺术特点,对了解山西建筑艺术、保护完整古村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楠溪江是浙江省永嘉县境内一条树枝状河流,流域之内尚存许许多多古村落。从村落的建筑遗存中,我们可以发现古时候曾有过十分发达的乡村文化的印记。特别是楠溪江村寨在宋代就有规划,而且有明确的规划思想,实为国内所罕见。在我国建筑史、规划史的研究上颇有参考价值。例如芙蓉村,始建于北宋天禧年间,曾被元军所毁,元末明初复建。它有完整的规  相似文献   

9.
楠溪江是瓯江下游最大的北支流,古村落群散布在楠溪江中游两岸,目前尚存留有较完整的宋式村貌、明清建筑及其文化习俗。自唐末移民至楠溪江以来,许多村落的建立都经过完整的规划。村落建筑布局尽管体现了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天人感应”和古代堪舆学说、“风水”思想,但都具有相当发达的环境意识。其建筑风格背后的文化心脉,凝结着历代文人学士、民间匠人独特的智慧和劳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院落作为中国建筑文化的标识,是中华民族意识的重要体现。运用图像学的原理,通过寻找院落形式之中的共性形态,分析其构成元素及空间构成原理,进一步在文化、社会和历史情境中探索出传统院落的空间形态所潜在的观念和思想。  相似文献   

11.
地域性建筑是地区历史发展的脉络与文化思想的凝聚,瑞安堡作为甘肃河西走廊最具代表性的堡寨式建筑,其空间组构反映了甘肃河西地区对于建造技艺的理解与社会背景的叙述。文章通过对院落空间形制的分布、组构及视域层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推论出瑞安堡作为防御性较强的堡寨型建筑,其城墙迈道与主体院落在使用性上较为独立,主体院落的基本形制呈现为"三进式四合院",但在具体空间的组构上也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与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2.
<正>△评语这是一个校园老图书馆的增建设计,研究的重点自然就聚焦于新老建筑之间的关系上。作者的设计策略是在图书馆的北侧向北面以立面的宽度用一连续墙体围合出一个院落,其中植入4个不同功能的盒子,这4个盒子前后错动,留出各种院落空间,一个处于中轴线上的室外入口大台阶联系新老建筑。于是,院墙、盒子、院子、大台阶和老建筑与新建筑的关系就是设计者操作的元素,现在看来如何更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研究:院落建筑虚实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落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形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理想。院落建筑的基本构成是“虚与实”。虚:院落中的天井空间。实:围成天井空间的四周建筑。实的建筑构成虚的天井空间,本研究选取中国的院落建筑作为对象,提出院落建筑的“虚实”基本构成论。  相似文献   

14.
阜平县地处太行山中北部东麓,地形地貌复杂,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文章以实地调查及文献查阅方法为基础,实地对阜平县域古村落的选址布局、空间格局、院落街巷、民居建筑及景观特色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总结在特殊地理环境制约下村落的空间格局及民居建筑的营建智慧,揭示出古村落尊重环境,师法自然以及对自然环境积极响应折射出的朴实 “设计”手法和建设思想,旨在为阜平古村落乃至太行山区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提供新的内容和视角。  相似文献   

15.
古村落作为乡土"耕读聚落"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我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对"产业集聚、人口聚居、资源统筹、产业升级"的快速发展,乡村空间将再次面对聚落村寨空间的结构整合,这对古村落以及周边环境风貌的保护与发展将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本文以楠溪江芙蓉古村为例,分析村落环境景观的构成要素,结合芙蓉村风貌保护的现状问题,探讨"自然·古村落·人"整体保护策略,以期为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院落空间形式是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具体体现。论文以中国传统院落空间为题目分析其所蕴含的中国传统自然观,从传统院落空间形成的内在要素来阐述人与自然互存的中国自然观思想,并以对比的方式来体现中国传统自然观特色,以期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自然观思想体现在当代设计中,创造出反映中国文化思想的空间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17.
院落——古称庭除,即庭前阶下,能影响室内平面形状及空间形象,产生丰富变化的地方。院落建筑空间——是指与院落相关的室内空间。本文探讨我国传统院落建筑空间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一、我国传统建筑空间的构成 宫殿、庙宇等是由不同形体的建筑、与不同尺度及形状的院落组合,构成有多个以院落分隔的室内空  相似文献   

18.
<正>本项目是一个位于北京二环里胡同中的传统合院建筑改造项目,院落占地246m~2,我们将曾经的破旧杂院改造为四合院民宿。结合业态要求,试图在北京传统的四合院空间中融入新时代的居住生活方式。院落位于一个Y字形路口,相对难得的可以看到完整的两个沿街立面,院墙可以较为完整的展现在人眼前,  相似文献   

19.
薛丰丰 《建筑知识》2013,(12):31-31
通过对基地现状的分析,本案尝试以不同围合方式的立体院落之间的穿插实现富有情趣的就餐体闲空间,能够让使用者体验不同开放程度的院落空间。并对当地的人文特色,建筑特征加以提炼,既能够体现简洁、明快的现代建筑的标识性,同时也体现了当地传统民居的院落肌理特色,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无锡中西合璧院落住宅产生背景的基础上,从院落形态、建筑结构、建筑空间的角度阐述了中西合璧院落住宅的空间特点,从装饰风格、材料等方面总结出该院落的装饰特点,对研究无锡传统建筑的文化脉络及对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