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新华  毛蒋兴  程煜 《规划师》2007,23(2):89-91
土地利用担负着城市空间架构和空间优化的重要功能.从生态位的角度看,城市空间优化具有内在和外在两方面驱动力,分别是土地生态位扩充和土地生态位差.在内外两种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土地变化方向总是朝着效益最大化和生态适宜度最高的方向发展.根据土地生态位整体效益最大化原理,增城市城市空间优化应当采取以下策略:承接西南、充实中部、优化东部、平衡西部、联合南部、调控北部.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条致力于寻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路径,生态、节能、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已经得到专家、学者一致认同。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规模不断集聚,随之带来空气污染、资源紧缺、交通拥堵、城市缺乏人情味等一系列问题,生态城市的研究日益重要。文章在总结国外优秀生态城市案例上,针对生态城市建设技术进行适宜性评价和分类,对生态城市实现路径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合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为响应国家城市更新战略,深圳大力推进城市双修规划及设计工作.城市修补是城市双修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现代城市更新的新方向.文章以城市修补理念为背景,结合笔者作为主要负责人设计的深圳罗湖区笋岗村社区更新项目,探讨深圳城中村更新改造策略,为后续同类地区的城市修补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深圳推进城中村有机更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发展目标,更好地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从生态规划的视角,尊崇生态伦理,应用生态规划理念、方法,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通过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适应性分析等方法,在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规划、空间扩展以及用地布局规划等方面进行的一次探索性实践,并对工作进行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5.
城市住区是现代人居发展最典型、最普通的聚居环境。城市住区生态面临诸多挑战。作为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曹杨新村经过近60年的发展,成为新中国城市住区发展的缩影,研究曹杨新村住区生态修复具有典型意义。从环境提升、建筑节能、能源优化和资源再用等四个方面分析并总结曹杨新村生态修复的各种策略,期望对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维视角下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以东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生态城市的相关研究是当今的一大热点,本文在回顾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进展、阐明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以东营为例,基于东营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功能定位,研究提出共性指标与特色指标相结合、核心指标与支撑指标相衔接、核心指标动态调整的指标体系多维构建策略,建立了符合东营实际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明确了指标体系实施的具体措施,以推动指标体系真正付诸实施,切实发挥指导低碳生态实践的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全球城市发展战略已提上日程,已有研究显示全球化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空间重构,全球城市的居住空间分异将进一步引发公共设施不公平性。而我国的城市绿地规划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时期传统的千人指标,此规定容易忽略人群属性特征而产生空间不匹配现象,导致使用效率不高。由于城市绿地空间资源并不是无限制供给的,如何使效率和公平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中同时被考虑,在全球城市语境下当前相关研究尚未系统性展开,因此本研究运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技术,基于显示性偏好框架,从效率和公平两个视角对上海城市绿地展开评价。研究发现,上海绿地分布相对公平,但有社会隔离的发展趋势,此外,上海绿地空间分布的效率并不高,本研究可为上海建设全球城市中城市绿地的效率和公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云露阳  刘子萌 《城市住宅》2021,28(7):133-134
以辽宁省沈阳市高压开关厂为例,引入生态都市主义理论指导城市棕地改造复兴,从功能、空间、景观等方面分析闲置老工业区在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功能植入、空间形态协调重构、修复区域肌理,丰富空间层次,形成城市绿洲的都市农场,为城市棕地改造复兴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李垣 《华中建筑》2023,(1):74-78
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居住空间经历了深刻的变迁,其特殊制度背景下的空间发展模式与西方的城市管理主义理论(Urban Managerialism)有契合之处。既有的城市居住空间研究在多尺度的探讨上不够充分。从城市管理主义视角引入,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采用房屋中介网站与书籍资料的信息,通过核密度分析、数量分析与图形分析,描述不同时期城市与街区尺度的居住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变化,解释“城市经理人”(Urban Managers)在演变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在中国城市中,城市经理人的角色由中央与地方政府承担,地产商、金融机构、规划师与建筑师等机构与群体对城市管理的过程起协同作用。城市管理作用于居住空间的形态演变过程中,加强政府管控可以有效促进居住空间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日本很多城市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缩减的现象,而且现象越来越严重。文章以日本大都市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北九州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北九州市政府官网公布的相关文件,分析了北九州市的人口结构及城市现状问题,梳理了北九州市针对人口减少、老龄化现象及空房土地闲置问题的解决措施,包括空置房综合商量制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城市街区复兴计划及产业复兴计划。  相似文献   

11.
青海以生态立省,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一部分,其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本研究基于人地关系理论,以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别表征人、地系统,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匹配分析,综合构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分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西宁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分异明显,使得人地关系在不同区域有不同表现。基于此,笔者提出构建核心保护涵养区、农田保育区、生态修复区、适度干预保护区4类优化分区,以指导西宁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可为西宁市生态文明建设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2.
生态视角下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咏华 《城市规划》2011,35(12):83-90
以生境恶化和土地资源供需平衡两大现实问题为背景,针对当前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存在的误区,在分析GIA与约束性CA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态视角下的GIA-CA空间模型。该模型将生态保护的传统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控制的模式,以城市存量土地质的生态分级和量的有限供给作为空间增长模拟的宏观约束条件,从而划定城市增长边界,达到控制城市蔓延和引导城市在适宜发展区域增长的目标。最后,杭州的实证研究证明,以GIA-CA模型划定城市增长边界能够破解当前城市蔓延相关问题,从而保障了健康城镇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从生态规划的视角,尊崇生态伦理,应用生态规划理念、方法,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通过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适应性分析等方法,在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规划、空间扩展以及用地布局规划等方面进行的一次探索性实践,并对工作进行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4.
汪雪  王志文  俞蔚  李森林  姚珏 《规划师》2023,(12):115-120
海洋生态修复规划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对海洋生态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总结国内外海洋生态修复规划模式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我国海洋生态修复规划转型策略,探索构建海洋生态修复规划工作框架,并将该策略引入浙江省三门县的海洋生态修复实践,基于海洋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开展海洋生态网络分析,构建海洋生态安全格局,划分不同类型的海洋生态修复分区并制定生态修复策略,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海洋生态修复规划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马靖宇 《当代建筑》2021,(12):132-13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近年来城乡规划呈现出由增量发展转向存量更新的发展趋势.作为城市的核心区域,城市中心区的更新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各大城市难以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广场城市中心城市设计为例,从历史文化和区域格局的视角切入,以城市核心地段旧城更新为契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采用系统化的分析方式,针对片区在总体定位、街区风貌、高度控制、共享空间、历史建筑、新建建筑、细节控制、地下空间、交通和市政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人民广场及周边地区的更新改造策略,从而探索城市中心区更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改善城市微气候是低碳城市规划的重要课题。对于深圳等高密度城市,促进城市自然通风是改善微气候的关键之一。深圳自然通风评估方法引入城市气象和GIS等相关领域的基础数据和先进技术手段,建立了由管理办法、评估方法和技术支撑等三部分构成的完整框架。该方法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在深圳城市规划管理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合理地对生态空间进行规划并制定相应的管控策略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网络作为区域的生态骨架,是生态空间管控的基础。本文以哈尔滨市市域范围为研究对象,利用系统保护规划方法(systematic conservation planning,SCP)识别核心生态源地、节点与廊道,构建市域范围内的生态网络,并依据生态源地度数、节点度数及整个生态网络的α、β、γ指数评价生态网络的空间连接度,描述哈尔滨市市域现有生态网络的空间特征及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市域生态空间布局规划的切入点和管控策略,为市域城乡统筹提供生态空间规划与管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态足迹视角下的区域生态规划研究——以九江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足迹理论应用于区域生态规划,扩展了区域生态规划的视野,并为规划的目标和生态安全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文章通过对九江市2005年生态足迹的计算,结合生态规划中土地适宜性评价、生态敏感地区的过程分析等,提出了九江市生态空间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