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碘代消毒副产物(I-DBPs)由于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和基因毒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水源水中含有Fe3+,并且在饮用水处理和输配过程中也常会有新的Fe3+引入.现有研究表明金属离子可能会对常规Cl-DBPs的生成产生影响,然而有关其对更高毒性的I-DBPs生成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考察了氯胺消毒体系中Fe3+对I-DBPs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3+通过促进氯胺衰减而抑制I-DBPs生成,Fe3+与腐殖酸的络合对I-DBPs生成过程影响较小.当一定量Fe3+进入氯胺消毒体系时,总碘代三卤甲烷生成量得到显著抑制,且抑制效果与Fe3+浓度呈正相关而受I-浓度影响较小.当实际水样Fe3+浓度为100μmol/L时,在典型氯胺消毒体系中生成的总碘代三卤甲烷浓度降低17.3%,综合毒性水平降低21.2%.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年发现的可能导致膀胱癌的新型消毒副产物(DBPs)卤代苯醌(HBQs),研究了不同地区管网末端水中卤代苯醌的存在情况,以及不同前体物、pH、氯投加量及溴离子浓度对卤代苯醌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管网末端出水中可检出2,6-二氯苯醌(2,6-DCBQ),浓度范围为6.28~10.75 ng/L,2,6-二溴苯醌(...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 DBPs)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明确水源水中有机物的特性及对DBPs生成的影响,是实现DBPs有效源头控制的关键环节.研究探讨了上海某水库水源水中有机物不同组分与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之间的关系,为水处理工艺及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提供基础性数据.结果表明,水样中亲水性有机物比例占到60%左右;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情况以小于1 000的小分子为主;加强消毒前水处理工艺对亲水性和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可以有效控制DBPs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卤乙酸(HAAs)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参照美国标准方法在国内首先建立了饮用水中氯消毒副产物卤乙酸的测定方法 ,其检测限、加标回收率、精确度都达到美国标准方法的要求。在保证测定准确度的前提下 ,改进了原方法的升温程序 ,并以甲醇为酯化剂 ,使测定方法更简单、安全、可行、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碘代消毒副产物(I-DBPS)是饮用水消毒过程中发现的一类暂未受控的新兴高致毒性消毒副产物。为了便于对饮用水中I-DBPS进行研究,可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质(GC/MS)联用技术来检测分析,介绍了固相微萃取的装置、操作及萃取方法,着重论述了其工作条件的选择,得出最佳优化条件:以DVB/CAR/PDMS作为萃取膜,萃取温度为65℃,萃取时间为45min,离子强度用25%(W/V)Na2SO4调节,搅拌速率为250r/min,并且在气相色谱中的解析温度为220℃,解析时间为30s。同时进行重复性和再现性试验对方法的检测限、精确度与准确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SPME-GC/MS方法,分析物的检测限在10~50ng/L,可以用来检测ng/L级水平的痕量碘代三卤甲烷(I-THMS),且在分析物标准浓度为0.1μg/L时,重复性试验的相关标准偏差(RSD)在0.4%~1.5%,再现性试验的RSD在4%~12.5%,这表明该方法应用于痕量I-DBPS的分析检测是精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以强碱性阴离子吸附树脂——MIEX~?树脂为吸附剂,研究了该树脂联合混凝工艺(下称组合工艺)对原水中有机物及氯代消毒副产物生成势(DBPs FP)的去除效果。吸附动力学试验拟合结果表明,MIEX~?树脂吸附过程更符合Elovich吸附动力学模型,R~2大于0.99;与常规混凝工艺相比,组合工艺可以提高10%~20%的消毒副产物生成势(三卤甲烷生成势THMs FP、三氯乙醛生成势CH FP、可吸附有机卤素生成势AOX FP)去除率。有机物分子质量分级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MW5 000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最好,而DBPs前驱物的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MW1 000和MW5 000。组合工艺对于控制DBPs FP有较好的效果,对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筛选得到的霉菌,进行吸附水体中Cr(Ⅵ)、Cd(Ⅱ)离子研究。结果表明:在Cr(Ⅵ)、Cd(Ⅱ)质量浓度分别为300mg/L时,菌种生长良好。吸附水体中Cr(Ⅵ)、Cd(Ⅱ)的最佳条件:pH值5.0,时间1h,温度10℃。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由回归方程得到Cr(Ⅵ)的表观最大吸附量为14mg/g;Cd(Ⅱ)的表观最大吸附量为52mg/g。对菌种吸附低温水体中两种重金属离子时pH值变化影响及其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证明该菌可以有效地去除低温水体中Cr(Ⅵ)、Cd(Ⅱ)离子。  相似文献   

8.
9.
利用传统的细菌分离方法,从地下水生物除锰滤池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细菌,经LBB法检测其具有Mn(Ⅱ)氧化能力,利用Sherlock~?细菌鉴定系统初步确定其属于红球菌属(Rhodococcussp.).对红球菌Rhodococcus sp-1菌株的Mn(Ⅱ)生物去除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hodococcussp-1茵株在接种20 h左右达到生长稳定期,Mn(Ⅱ)的去除量趋于稳定,可达到12 mg/L,具有很强的地下水Mn(Ⅱ)生物去除能力;同时Rhodococcus sp-1菌株的生长可以改变其培养环境的pH,使pH升高.为锰生物氧化机理和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优势菌株,同时为后续的锰氧化细菌固定化和酶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