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5)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各大高校主动设置和发展新兴工科专业,同时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也势在必行。针对"感测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现状,依托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提出了基于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大力探索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通过以智能温室大棚为例阐述了课程改革实施过程,最后学生以项目参赛取得优异的成绩。实践表明,项目化的教学改革方法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自主终身学习的能力,起到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响应国家推行"新工科"建设的号召,广东理工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按照其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为导向,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从"教学目的及内容的继承与创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交叉与融合""教学效果与评价的协调与共享"主要途径进行阐述,为"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同时为其他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工钢结构”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为实现“新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文章在分析合肥工业大学“水工钢结构”课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措施,即教学顺序调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以案例为主线的教学内容优化和学生成绩评价机制改革。两年的实施效果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工科教育大背景下,以理论力学课程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改革,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建立应用型知识框架、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建立微课资源、运用工程案例这五个方面的改革,有效提高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效果,为力学课程的深化改革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当前新工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分析当前各高校在BIM课程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BIM教学的改革举措,致力于培养创新性、综合性、复合型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钢结构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重视钢结构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校期间在钢结构设计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为毕业后从事钢结构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针对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钢结构课程设计的改革设想,钢结构课程设计应从选题、教学方法、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此研究为提高钢结构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从互动式体验、实践化感知及信息化应用方面开展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通过线上、线下师生互动和校企联动,以学生为主体,企业积极参与,达到了互动式教学效果;通过开展案例分析、现场教学,把课堂从教室搬到工地、回归工程,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学以致用;基于VR和BIM技术的场景沉浸式教学,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通过改革,提高了课程实践教学质量和理论学习效果,提升了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础工程课程是大土木专业的核心课程,考虑到以前教学效果较差的问题。通过引进CDIO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和修订教学大纲,增加线上教学案例与视频资料,线下答疑等办法,并结合工程实际和发展前言,开展团队式的实践教学,并撰写报告和论文,从而实现了CDIO的教学目标和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质工程学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并建立了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和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扬  刘平  王丹丹 《安徽建筑》2019,(2):148-150
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才创新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规划教育的侧重点往往在空间思维训练上,这使得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被长期忽视。从当前形势来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由满足国内的供给提升到了与世界工程标准接轨,而人才教育方向上存在的缺陷,将直接导致人才需求与供给难以平衡。为了改善这一不良现象,就需要借鉴较为成功的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经验,从新工科理念入手,对教学结构及模式进行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促使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时代建筑行业的产业化升级,传统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市场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文章基于新工科建设理念,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构建了虚拟现实建筑设计实践教学平台。首先,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实践教学中的优势,从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4个方面探索建设思路,然后阐述了虚拟现实建筑设计实践教学系统的建设内容,最后通过问卷对虚拟现实实践教学进行成效评价。实践表明:虚拟现实技术与教学结合形成的多元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对建筑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实践与创新创业是新工科建设主要任务之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新工科建设的必然趋势。专创融合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提高、教育普及率全面提升、教育和地方发展紧密融合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衍生出的教育新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新工科背景下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现状日益引人关注。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工科背景下已显得不适应,亟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另一方面,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作为新工科背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与新工科要求相协调。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建设对人才的培养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分析了“建筑热源热网课程设计”课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OBE理念为导向,通过对成果导向的课程目标、学生中心的知行合一教育理念、基于学习效率的混合教学模式、可持续改进的能力评价体系和新工科背景下的师资建设进行改革探索,进一步提高了课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可为新工科背景下的建筑课程改革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0,(2)
该研究为适应新工科建设与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需要,提出了四项"电工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措施,即建设形式多样的仿真实验平台,建设综合创新实验室并优化创新实验内容,开放实验室并采取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在细化、调整考核模式的基础上新增考核内容等,然后针对每项措施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改革后的实验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符合新工科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认证为背景,以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结合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深刻反思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从设计题目、设计指导、设计成果的考核等几个方面,引入"翻转课堂"和"微课"等教学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新思维,提出了适应新形势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建设对交通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机场建设项目管理与施工技术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文章介绍了该门课程的地位和特点,针对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工科背景下,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评价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对机场建设项目管理与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提出具体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是在新科技革命、新经济体系、新的产业革命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战略体系,为今后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高校数学课程作为工科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如何建设高校数学"金课"成为工科高等教育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新工科背景的深度剖析,提出"金课"模式来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互动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知识吸收效率,使学生更有效地适应新型产业。  相似文献   

18.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更是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从全球工业发展趋势、中国新经济发展和工程教育范式变革三方面剖析了新工科背景下,推进"智能+教育"的新型教育生产力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责任担当;分析了虚拟仿真中心当前面临的新挑战;介绍了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开展新工科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最后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持续建设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瑞冬  金云峰  沈洁  李涛 《风景园林》2018,25(1):118-122
"共享平台"下的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课程设计教学改革,融合同济"风景园林学"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三位一体的教学特色,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设计为"突出主线",通过四项课程改革子项,即"建筑与建成环境设计"课程改革子项、"景观设计"课程改革子项、"景观详细规划设计"课程改革子项、"景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改革子项,进行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重构、教学组织重组等的深化改革研究。从而建构"主线突出,两翼并重,三级分层,相互协同"复合网络化的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框架,实现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从进口至出口的知识、人格、素质和能力(KAQP)的全面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双一流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合理运用教学智慧引领智慧教学改革成为实现和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关键举措。隧道工程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学科交叉性极强的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传统的教学理念、模式和课程内容等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开发工程及"一带一路"建设等对高层次创新复合型工程人才的需求。在系统阐述隧道工程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科育人为准绳,结合郑州大学隧道工程课程教学实践,提出教学能力智慧升级、教学内容智慧更新、教学模式智慧立体化、学习导向智慧自主化的"四维一体"智慧教学改革方法,以实现教学相长,智慧相融。实践表明,该方法使隧道工程课程的"教"与"学"从单一知识的讲解逐步走向多元智慧的传授,体现了智慧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