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卧室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软件对卧室新风口的不同形式及与空调风口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空调风口附近设置顶部侧送新风口,其室内的气流组织优于下送散流器新风口;顶部俱侧送百叶新风口与空调风口间距不宜过大;在空调风口附近布置下送散流器新风口时,风口宜尽量靠近空调回风口.  相似文献   

2.
以CO2为示踪气体,采用干冰和人体呼吸产生CO2两种方法,在不同换气次数条件下测定了CO2浓度变化规律,建立了室内CO2浓度预测模型。由此得到存在门窗缝隙渗风时,室内人员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室内外CO2浓度差与换气次数的函数关系,从而可算出最小换气次数。由实验可知,自然渗风时无人房间CO2浓度呈指数衰减;满足室内空气质量要求与节能要求的最小新风量为35m3/(人.h)。  相似文献   

3.
热舒适性是居住者对室内热环境满意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除了与空气温度、湿度相关外,还与气流速度、室内空气品质密切相关.详细阐述了室内热舒适性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方法,并结合工程案例的实测情况,分析客厅、主卧室、次卧室等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热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陈衡  吉鸽 《市政技术》2022,(9):178-182+187
以七氟丙烷气体为灭火介质,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三维瞬态流动模型,模拟了不同风口布置方案下灭火气体的排除过程;分析了灭火气体在模拟区域的瞬态分布特征和平均浓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排气过程的进行,灭火气体在模拟区域出现分层,并主要集中在房间下侧和距排风口较远的角落。排气过程的初始6 min,模拟区域的灭火气体浓度下降较快,在下排风口处的浓度大于上排风口,且随着排气时间的增加,模拟区域的灭火气体浓度变化速率减小;排气时间达到20 min时,6种方案模拟区域灭火气体的平均体积浓度均小于2%,灭火气体的排出速率明显减小。若风口沿设备垂直方向布置,设置下排风口,则能够优化气流组织,有助于灭火气体的快速排出。  相似文献   

5.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选取室内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截面,研究送风温度、送风相对湿度、送风方式对卧室二氧化碳质量分数分布的影响。排风口位于床头一侧接近地面的位置,两种送风方式为上送风方式(送风口位于门上方)、床头送风方式(送风口位于床头上方)。送风相对湿度一定时,送风温度越低,两截面的二氧化碳质量分数越低。送风温度一定时,送风相对湿度越低,两截面的二氧化碳质量分数越低。较低的送风温度、送风相对湿度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与上送风方式相比,床头送风方式有利于二氧化碳在室内的扩散,不仅保证呼吸区域的空气质量,还保证室内其他区域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6.
置换通风不同风量下颗粒分布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玖玖  赵彬  李先庭 《建筑科学》2004,20(Z1):118-122
室内颗粒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其分布作为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风是稀释、去除室内颗粒的有效方法,通风房间室内颗粒分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通风形式、送风量、颗粒源位置等.本文采用考虑了颗粒沉降效应的三维滑移通量(drift flux)模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置换通风形式下有颗粒源的房间内,三种不同风量下1、2.5、5、7.5、10微米五种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颗粒源位于房间中部.结果表明置换通风下,风量对不同粒径的颗粒分布影响很大.同样的风量下,大粒径颗粒扩散范围比小粒径颗粒广,而且小粒径颗粒在房间上部区域浓度比较大,大粒径颗粒在房间下部区域浓度较大.随着风量的增加,小粒径颗粒在整个通风房间内扩散;大粒径颗粒容易向房间上部区域扩散.而且,粒径越大,风量变化对颗粒分布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气CO2浓度和城市建筑微环境CO2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指出空调设计时人员最小新风量标准的计算基础应适当调整,基于室内空气CO2浓度分级范围探讨了室内空气品质分级标准下新风量取值范围。结合建筑主要功能房间人员活动强度,计算了不同室内外空气CO2浓度差条件下人员最小新风量标准,并与现行暖通规范指标进行比较,表明房间人员密度较低时室内外空气CO2浓度差取较小值和房间人员密度较高时室内外空气CO2浓度差取较大值时,对应的新风量范围符合现行暖通规范新风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郊区某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测量与问卷调查,研究了室内热舒适与室内空气品质,并且探讨CO2浓度对于热感觉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员对于室内热舒适满意度在80%以上,夏季人员对空调房间热舒适满意度高于不开空调房间,而冬季却相反。室内CO2浓度与人员活动相关,冬季远高于夏季,且当CO2浓度高于800ppm时,会给人员带来闷热感。  相似文献   

9.
变风量空调系统新风量控制中,传统的控制策略不能兼顾既满足多房间室内空气质量又充分减少新风负荷的要求。针对多房间CO2浓度的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通过在线预测稳态时房间CO2浓度控制新风量的方法。通过实时预测各个空调房间稳态时的CO2浓度,选择CO2浓度最高的房间作为检测房间,控制其CO2浓度为设定值,其他房间的CO2浓度都小于设定值。给出了其理论依据和在线稳态预测的步骤。与新风比修正新风量控制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多房间CO2浓度满足要求的基础上有效减少了新风负荷。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3户住宅为研究对象,基于住宅室内环境特性参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CO2及CO浓度)的连续测试数据,研究分析了住宅的室内空气品质状况及人的居住、开门、开窗及炊事行为对室内CO2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CO2浓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室内人员的行为状况;开门、开窗的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人体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每当我们讨论中西方建筑观念的相互作用时.不可避免地牵涉到跨文化交流的问题。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交流的模型与交流的内容一样值得观察和讨论。“批评的演化:中西方的交流”一文如同一些类似话题的文章一样,不知觉中滑入两个误区:首先,关键词“交流”的概念错位,使得“双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空调工况下空气柱(上送下回)送风的气流组织,温度场,速度场,空气龄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制冷工况下,送风温度为18℃、20℃,风速为3 m/s、空气柱高度为2~2.5 m时,单柱舒适区大小为21 m×21 m×1.7 m,区域ADPI值均大于80%,平均PMV值为-0.34,平均PDD值为8.67%。制热工况下(上送下回),送风温度为26℃、28℃、30℃,风速为2~4 m/s、空气柱高度为2~2.5 m时,区域ADPI值均大于90%,平均PMV值为-0.47,平均PDD为10.2%。单柱区域内制冷工况热舒适性优于制热工况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空气     
《现代装饰》2006,(9):90-97
生命有三大要素:阳光、空气、水。 空气无所不在,无色、无味、无形。人短时间没有水和阳光都没有问题,但若是没有空气,就可能影响人的呼吸进而影响生命。人们居住空间的演绎,是为了最好的保障生命。让空气在室内自然地流通,是本设计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4.
在地铁工程建设中,人防工程是重要一环。相关法规规定,应确保城市地铁与地铁人防系统建设工作同步规划进行,并进一步提高建设标准,保障建设质量。论文以地铁人防工程为研究重点,通过具体分析风道人防设备结构、功能以及分类,进一步对设备设计、施工、安装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风量、送风方式和空调病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新风量的大小和送风方式的不同与空调病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姜海元  李晓冬 《建筑节能》2009,37(7):32-33,49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一应用地板送风系统的开敞式办公环境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对模拟结果的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析,表明了地板送风能够提供具有较好热舒适性的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17.
空调系统新风和回风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目前空调系统新风和回风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认为室内污染的不断增加是室内品质变坏的主要原因;新风的质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品质;回风是室内空气的二次污染源,导出了回风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理论计算公式,文中认为新风率是20%能明显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18.
对三座大型综合性酒店建筑物的主风口侧新风吸入口空气品质实测调查发现,该侧室内排风混入比例高达17.5%左右,对新风引入构成约束。用连续点源扩散理论分析了排风混入的影响因素;试验讨论了排风量的变化对新风吸入口部位和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程度;提出了确定主风口侧排风量的计算公式;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谷纪杰 《城市建筑》2014,(8):196-198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过程复杂,气流组织技术在中央空调系统的作用非常显著。本文以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拟设计合理的中央空调气流组织,为室内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期盼能对中央空调的气流组织设计提供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室内空气品质与新风节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调系统正由舒适性向健康性发展,在这条必经之路上空气品质、舒适性和节能性三者要齐头并进,缺一不可。关于新风问题、室内空气品质和节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室内环境控制的主题。本文强调了空气品质与空气污染的区别,阐述了保证室内一定空气品质的重要性;分析了新风量、新风质量与室内空气品质的关系,并对不合理的新风方式和新风处理引起室内空气品质恶化和空调系统能耗增加做了一定的研究;从新风处理、减少空调系统二次污染、优化气流组织、加强新风调节等方面分析了新风节能的一些措施。最后对新风新技术研究情况进行了一定的介绍。这对提高室内空气品质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