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丛蕾 《规划师》2012,28(11):117-122
历史住区保护不同于精英化的单体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其更新方式更多地依赖于自身及社会力量,政府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是形成自我更新机制的关键。研究在回顾美国历史住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德国村等案例对美国当前历史住区保护更新的主要途径进行分析。实践证明,只有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历史住区才是具有生命力的住区,这种住区的形成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激励、专业化的组织管理、私人资本的投入及当地居民的自发力。我国的历史住区保护应重视历史住区配套公共政策的制定,开展针对历史住区保护与更新的公共刺激政策的研究工作,从社会规划的层面关注历史住区中居民的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介绍了香港在过去20年内进行历史遗产保护与活化更新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并通过引入和昌大押、1881项目(旧水警总部)、旧中区警署、蓝屋建筑群、政府山这五个历史遗产的活化更新案例,阐释了香港历史遗产保护的四种不同商业模式所对应的具体实施手段和效果评价,包括香港市区重建局主导、私人开发商参与模式,政府文化旅游鼓励下的开发商主导模式,政府与非营利机构合作模式,以及政府主导、公众参与模式。在香港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其对其他区域或城市进行历史遗产活化更新的借鉴价值,主要包括优化法律保障环境、兼顾多方面诉求、选择切实可行的更新活化商业模式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宜居城市"理论研究的加深,居住区的宜居性也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历史住区作为旧居住区不能只注重对其进行保护,更应该从宜居的角度对其进行更新.以青岛历史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其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宜居更新的原则及方法,以期为青岛历史住区的宜居更新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震  伍秋橙 《城市规划》2021,45(5):103-114
历史住区属于历史街区研究范畴。历史住区风貌具备本底性的文化内涵,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本文简析了欧美排屋住区的风貌特征,以美国波士顿比肯山排屋住区为例,评述了比肯山排屋住区的地位、格局与风貌特征,回顾了比肯山排屋住区风貌保护与更新的关键阶段,由此归纳出在"风貌管控、财税激励、场所营造、住区治理"四方面的策略,进一步总结出"多元即本真、个体即主体、维育地方性、留屋也留人"四方面的启示,为中国城市历史住区的风貌保护与更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化的趋势下,城市空间的商品属性和交换价值日益体现,内城住区更新成为资本生产积累的手段和工具.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出发,以南京市老城南地区的南捕厅为实证案例,揭示内城住区更新中参与主体生产关系的改变.实证表明,伴随着资本对城市建设领域的作用和控制,内城住区更新的参与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开发企业、居民和住区空间本身的生产关系和角色都发生了转变以适应新的资本生产方式;同时,各类政策文件等作为住区更新的非物行动者则成为传播更新语境和施展权力的工具.尽管更新结果未能完全满足居民意愿,但是在过程中居民已经意识到对自身空间需求的维护与权利表达的可能途径,使地方政府做出让步,从而更多考虑公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进入城镇化“下半场”, 城市发展的范式产生转变,历史街区价值逐渐 显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成为城市更新进程 中的重要类型。本文聚焦纽约历史街区保护更 新模式的研究,以纽约格林威治村历史街区为 研究案例,探讨了20世纪60年代纽约市《城市 地标保护法》出台后,纽约市应对不同尺度、不 同类型历史街区保护更新项目的模式机制。研究 以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项目为对象,从历史街区 遗产价值与更新模式相互关联的维度,梳理历 史街区的发展背景和空间演化过程,解析了历史 街区的层积性的历史价值、活态化的文化遗产和 多样性的美学特征,详细阐释了应对历史文化传 承和城市更新发展双重目标导向下,纽约历史街 区从建筑单体到街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项目 的保护更新模式机制。  相似文献   

7.
老城旧住区更新机制存在需完善之处。本文参考国内外旧住区更新发展经验,分别就旧住区分类更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运作机制、社会参与、实施主体、保障制度等提供更新发展运作机制进行分析及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对工人住区的保护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针对工人住区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积极推进维修、改造和管理工作,以提高住区的居住品质和整体活力。此外,对工人住区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因此,通过对工人住区的更新模式分析和研究,探讨其保护与发展的策略,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范瑜轩  唐建 《城市建筑》2022,(19):17-2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历史文化空间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然而,目前我国城市历史住区保护与更新工作仍然存在保护手法单一、抵御灾害能力弱、规划缺乏统筹等问题。文章以大连523厂为研究对象,基于韧性景观理论视角,与实地调研法相结合,针对523厂的景观功能、生态韧性与街区氛围展开研究,通过对其内外环境的再设计,唤醒历史城区的活力,利于大连523厂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我国城市历史住区的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也愈加重视当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难点在于保护历史环境和适应城市发展的双重要求。本文以南京门西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门西地区条件的分析.对应老年住区的基本要求.着重从居民的生活角度出发,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老年住区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城市住区随时间推移不可避免地出现老旧破败现象,需要经过综合整治改造以满足业主不断升级的居住需求,但在此过程中业主参与行为往往不足,导致更新受阻。针对这一问题,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托,提炼业主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其对业主参与行为的作用路径。结合作用路径,建立城市住区更新业主参与结构方程模型和测量方程模型,选择哈尔滨市 4 个典型老旧小区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对各因素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加以验证。并提出了促进业主参与住区更新事务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旧住区更新动力的量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铭 《城市规划》2002,26(12):76-81
居民参与更新是城市旧住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而“更新动力”又是衡量居民参与更新的积极性和可行性的重要标准。运用城市规划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探讨了建构更新动力量化模型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我国亟待建立定量、动态的城市旧住区更新动力监测系统 ,为旧住区更新途径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调整旧住区更新规划方法 ,开展以“改善更新动力”为中心的社区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3.
制糖工业是珠江三角洲近代工业化的重要支柱行业。随着产业迁移、城市的快速扩张和更新,珠三角制糖工业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步入遗产行列。作为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糖厂工人住区反映了广东近现代工业化及住区发展进程。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厂史厂志等文献研究,结合访谈退休职工,分析糖厂工人住区规划建设的历程及其在时代与产业发展背景下的成因,总结住区规划建设特点及建筑风格特征,挖掘糖厂工人住区的保护价值,为工人住区的更新与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城市文化的集中反映,对塑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不仅要保护其物质层面的遗产,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其造血功能,使其成为生机勃勃的活态城市遗产,而非"物质躯壳"。本文以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为案例,在研究国内外历史街区更新理念的发展的基础上,以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再生的视角,梳理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变迁的特征、影响因素与历史街区空间重构等核心问题与困难,并通过实践研究从历史街区更新的价值认知和更新技术判定为技术手段,继而提出了"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更新是当今世界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议题。当代国际城市住区更新可持续理论与实践,对我国提升城市品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城市住区更新可持续模式下的开放建筑论方法,分析了既有住区再生解决方法与路径、既有居住建筑SI再生设计和实践案例,并对我国城市住区更新的可持续模式与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袁欣  徐桂  李昊 《中外建筑》2013,(5):32-35
文章从城市更新和住区更新的概念、关系和必然性出发,归纳了城市既有住区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对城市既有住区进行更新的原则和低碳策略。本文所探讨的城市既有住区限定于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居住小区,希望通过对这些住区的现存矛盾问题的研究,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低碳策略,从而达到既有住区更新的目的,同时为城市其他功能区域的综合改造与整治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张文卓  韩锋 《风景园林》2017,24(6):22-28
近年提出的城市历史景观(HUL)概念被认为是遗产管理的未来趋势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征。本文综述了2005年这一概念首次提出以来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海外进展,分析了"城市历史景观"作为名词性"保护对象"和动词性"保护方法"的双重含义,指出"城市历史景观"是"文化景观"概念向城市区域的扩展应用。城市历史景观方法的整体性、动态性、特异性特征对我国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结合我国相关现行制度,可以考虑从体验式评估、整体规划、协同规划、基层组织等角度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领域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以新城市主义视角对历史地段住区更新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地段的住区更新开发总处于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之中,一边是市场经济下的投资回报,另一边是历史场所的消逝.探索以“新城市主义”设计思想在历史地段更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试图从历史地段住区改造开发面临的问题、新城市主义设计思想的理论及永清片案例探析3个层面来进行诠释,并使其成为解决开发中诸多矛盾的平衡点,保障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希望对现今旧城更新改造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辰溪861工厂为研究对象,对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问题进行了初探。分析了该厂建设的历史背景、形成原因及其特色等.总结了此类工业住区保护工作的价值和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20.
在对城市毗邻隔离住区的概念与基本特征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将社会资本理论应用于住区更新研究。遵循"判定社会资本存量→明确障碍因素→提出优化策略"的研究思路,探讨打破隔离状态、促进住区和谐发展的策略,建立城市毗邻隔离住区更新研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