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翼飞  陆琦 《华中建筑》2008,26(4):118-121
该文针对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从边界的限定,巷道与建筑的梳理及建筑单体的重塑这3个方面,提出对其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总体规划实践面临众多困境,包括编制内容过多、编制时间过长、不适应实际管理需求等,大部分学者提出“减负”是当前总体规划的改革核心。在综合研究相关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当前总体规划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边界模糊”,这些模糊的边界包括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边界、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边界、规划区与中心城区的范围边界、部门之间的规划权利边界,以及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内容边界。针对这些问题,地方政府通过编制其它规划来替代总体规划,包括战略规划、都市区规划、县域总体规划、三规合一规划等等。这些“规划替代”其实就是地方总体规划改革的一种创新,结合这些创新实践,认为未来总体规划改革的方向是要“重塑边界”,包括放权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边界,明晰政府的刚性边界与市场弹性边界,模糊城市人口规模边界,扩大规划区与中心城区范围边界,统一部门之间规划边界、区分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内容边界。  相似文献   

3.
4.
在对浙东南村落坑潘村的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调研的基础上,概括与分析了坑潘村公共空间的类型、分布特点,总结其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规划实践提出了村落传统公共空间重塑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6.
刘林涛 《安徽建筑》2022,(2):14-15+46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导致传统村落空心化、文脉断裂等问题。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重塑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寨卜昌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法,对寨卜昌村公共空间的价值、使用人群、使用特征、公共设施服务进行分析,并针对现在存在的问题,通过点、线、面状公共空间,分别提出满足村民需求,独具寨卜昌特色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重塑策略。  相似文献   

7.
简述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类型,简析学生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分析了平面布局带来的室外公共空间的场所感以及边界对场所感塑造的重要性.选择性地对相关场所进行现场调研以及对其现象的分析,对加强室外公共场地的边界设计以提升场地的场所感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静  胡艳 《安徽建筑》2006,13(5):46-48
随着中国城市的建设发展,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增加,传统的城市公园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何协调好传统公园与现代城市生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已成为城市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合肥市瑶海公园改造规划设计方案为例,着重论述城市公园重塑的意义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陈锋 《规划师》2004,20(11):63-66
柳州市河北半岛景观空间规划以创造人性化城市边界线为指导,结合自然山水格局,以天际线、水际线景观的设计,形成“实—空—实—空”的节奏变化和城市形象的多条“风景带”。  相似文献   

10.
施雨  杨蕊 《城市住宅》2021,28(4):205-206
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大多数工厂逐渐向城郊转移,由此出现很多工业废弃土地.阐述工业废弃地的价值,分析修补生态漏洞、合理处置新旧建筑物等景观重塑措施,进而从景观和生态两方面探讨景观重塑策略,并以南京市汤山矿坑公园为案例论证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1.
消费社会下的社区商业街设计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玉 《新建筑》2008,(3):128-130
从社区商业街的功能定位、规划布局、空间设计三个方面探讨设计规律与方法,并对消费社会下社区商业街具体规划的位置选择和布局方式,以及空间设计所要遵循的"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居住区建筑布局随小区轴线而定,生活街区与步行广场充分尊重城市空间的转换需要,严谨有序的布局使内外空间自然过渡,并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3.
马上行 《园林》2020,(4):57-62
佛寺遗址型口袋公园是将佛寺遗址与口袋公园结合建设的复合型公园,具有良好的建设前景。文章阐明了佛寺遗址型口袋公园建设的必要性,探讨基于传统佛寺元素提取的规划设计方法,选取南京天界寺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并进行具体应用。研究旨在有效保护佛寺遗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口袋公园的游赏功能,解决口袋公园普遍存在的同质化问题,希冀为将来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社区公园是一种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绿化系统,为了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祥云与其巧妙的融合,以参与性、生态性和传统文化传承为设计理念,以祥云为主题,将园区进行功能分区,且最终的设计平面图使用"凤凰"的形状,象征着祥瑞,更是该设计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5.
范垂勇 《中外建筑》2014,(7):131-133
本文针对当今城市街道中人行的体验与街道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与实践,在苏通科技园区的道路景观设计中不仅考虑交通功能需求,更要考虑如何使其成为人们交流、参与、休憩与娱乐等场所的问题。苏通科技园区道路景观设计的实施效果非常震撼和醒目,不仅明显区分各个功能区,也使苏通科技园区成了南通市的特色鲜明的街道景观区。  相似文献   

16.
"共享街道"在缓解居民与机动车之间的矛盾、提升城市街道空间活力、满足不同使用群体的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街道更新建设的发展方向.该文在"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以川音片区为实例,运用共享街道理念对城市重点空间的重塑路径进行思考,从路权、公共资源与设施、空间环境与社会互动三方面探索如何在有限的街道空间资源中,对街道空间再利用、再释放,解决原有封闭街区发展模式导致城市空间出现的土地利用低效、空间感知闭塞、交通组织不畅等问题,实现人群共享、时间共享、空间共享等多维共享.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上海浦东三林片区景观功能提升的重要工程,长青公园的整体改造项目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尊重三林传统文化、建设和谐邻里社区、提升公共绿地品质的大前提下,提炼传统民俗文化元素,向公众展示一个现代的、人文的、和谐的社区公园新形象,是公园改造设计的初衷。作为对原有长青公园的改造与升级,设计方案探索实践了“邻里中心”设计理念,在原有公园格局的基础上,从多种功能视角出发,运用多种设计手法,创建了一个充满人文文化底蕴、宜居的社区生活配套公园。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城镇化建设导致城市传统街区肌理消失,特别是对其中传统风貌建筑破坏的问题,该文以广州荔湾区兴龙街社区的概念改造设计为例,以民居文化的空间转译为核心理念,从规划设计到建筑设计,全方位探讨了广东传统民居竹筒屋改造设计的可能性,提倡一种通过对传统民居文化进行解构重组,以此引导空间再生的可持续改造更新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是在居民行为需求的基础上,探讨如何科学合理进行社区街道改造空间设计.本文以长春市的社区街道空间设计为切入点,结合居民行为需求分析,如何通过提升居民的步行体验,优化社区街道空间设计,分析和探讨在居民需求视角下,提升社区街道空间设计合理性的优势,希望为我国城市社区街道改造空间设计工作提供一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在香港九龙东公园设计的集装箱展览亭,除了延续其"都市合院主义"对建筑与自然以及室内与室外二元过渡空间的探索,也开启了我们对都市发展、后工业建筑遗产、城市空间、以及社区文化的思考。文章解读该设计如何将社会对保育工业建筑遗产的期望,透过展示空间的开放,转化为地区共享的公共领域,建构社区平台化解社会.中突,也试图揭示公共建筑如何以构造语汇回应建构、社区、人文、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