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隧道施工的凿岩、装药、爆破、装碴、运碴、支护和衬砌等各个工序中 ,其瓶颈工序在隧道施工技术和设备发展的不同阶段 ,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直到 70年代 ,凿岩还是最困难的工序 ,随着全液压凿岩台车的出现 ,隧道凿岩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工程进度大幅度提高。但逐步发现隧道掘进速度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快 ,主要原因是其它工序阻碍了凿岩台车能力的发挥。其中最重要的是装碴和运碴工序。铁道部各工程局先后引进了隧道挖掘装载机和短臂挖掘机 ,提高了装渣效率 ;引进大吨位电瓶和柴油牵引机车 (18~ 2 5t) ,配以大吨位梭矿 (14m3容量 ) …  相似文献   

2.
桑明玉 《四川建材》2012,38(4):127-128,130
本文详细介绍了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广东段)大规模营业线隧道病害整治,采用机车牵引路用平板车,在平板车上安装作业平台的机械化的施工方法.与一般简易支架相比,具有充分利用“天窗”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施工废物对营业线路容污染;降低劳动强度;解决施工便道难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多孔隧道施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小清 《地下空间》1999,19(5):373-378
地下铁道往往不是以单孔隧道形式出现,我国大多采用水平双孔平行隧道,两条隧道沿街道修建并排靠得很近,施工与运营期间,相互之间发生作用。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多孔隧道施工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并总结了不同工 上多种施工形式的多孔隧道,对面向21世纪的隧道力学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展望 。  相似文献   

4.
结合罗湖~国贸区间重叠隧道盾构施工,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施工阶段重叠盾构隧道的相互影响,确定了先施工下部左线隧道,对周边岩土进行注浆加固,再施工上部右线隧道,然后注浆加固的施工顺序.施工右线隧道时,对左线隧道位移和深层沉降进行监测并采取选点注浆、架设支撑的辅助保护措施.同时,对右线隧道下卧层土体进行注浆加固,保证隧道稳定及减小隧道之间影响.  相似文献   

5.
白爱明 《山西建筑》2010,36(6):306-308
介绍了双连拱隧道的设计和施工特点,从施工工序、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对双连拱隧道施工作了简要论述,以积累双连拱隧道施工经验,推广连拱隧道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隧道开挖会对周围地层产生扰动,引起地表沉降、近接管线变形,而基于不同施工方法的两条平行隧道,其相互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会对隧道的施工造成不利的影响。文中以长沙市轨道交通工程为依托,建立了复合地层中矿山隧道与盾构隧道开挖的数值模型,并针对3种不同典型工况进行模拟,分析后行隧道对先行隧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后行隧道的地层损失率越大,对先行隧道的变形和受力影响越大;矿山法隧道施工对周围地层的扰动较小,并且矿山隧道在二次衬砌完工后整体性强,刚度较大,在外部作业影响下不易发生变形,矿山隧道完工后再进行盾构隧道施工,可使隧道二次变形最小。研究为矿山隧道与盾构隧道平行段施工顺序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隧道的施工技术,以珠海市横琴新区环岛西路(西环隧道及西环隧道以南段)扩建改造工程为工程背景,介绍了依托工程的地形地质复杂情况,探讨了该条件下隧道的施工支护形式、隧道施工工法、隧道近接既有连拱隧道的中岩墙加固方案等,结合该工程实例指出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开展隧道施工,必须从工程实际着手,合理运用各项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软土地区重叠盾构隧道施工中,由于不同开挖顺序及不同推进速度下既有隧道位移和内力变化规律,设计了4组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先上后下施工时,下线隧道的施工引起上线隧道纵向的沉降,且上线隧道管片环向内力发生偏转,拱底两侧内力变化最大;先下后上施工时,上线隧道的施工引起下线隧道纵向隆起,且下线隧道管片环向内力发生偏转,拱顶两侧内力变化最大;不管何种施工顺序,都会引起隧道纵向附加内力,但纵向内力表现为波动性和临时性。从纵向位移及既有隧道的内力改变来看,先下后上施工顺序的安全性优于先上后下的施工顺序。在重叠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既有隧道的附加变位和内力值均随着推进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推进速度的影响范围也相应增大,所以在施工期间,应合理控制盾构机的推进速度,以免对近接既有隧道的结构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隧道洞身开挖作为隧道施工的第一道工序,其开挖直接影响着隧道后序施工的优劣,尤其对隧道的初期支护、防水板布设、二次衬砌的施工有很大作用。同时超欠挖也对隧道施工的工程质量、隧道施工成本和安全进度有着重要影响,而且最终会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针对超欠挖产生的原因,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控制隧道的超欠挖所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许张柱 《山西建筑》2015,(11):162-164
鉴于两宜隧道施工过程中山体地表、隧道仰拱及隧道衬砌出现裂痕的情况,进行了隧道山体地表和隧道峒身监测的方法研究,提出了判断监测体有无变形、变形规律及是否稳定的方法,为后续施工和病害整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