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厦门在海绵城市试点进程中,将探索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管控机制作为试点工作重点。结合多规合一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在项目建设各个审批环节嵌入海绵城市管控要求,构建形成指标下达、方案指导、设计审批、施工抽查、竣工核查5阶段紧密衔接的全过程管控制度,为海绵城市建设由试点向常态化的转变提供了有力保障。剖析了厦门全过程管控机制的经验做法,并提出改进方向,以期为全国各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绵城市智慧管控系统的建设,从调蓄设施智慧管控的角度,以萍乡市西门片区为案例,对海绵城市建成后的运行管理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基于城市水文模型的海绵城市智慧管控系统的作用,重点阐述了调蓄设施的智慧管控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结果表明:在30 a一遇2 h设计暴雨下,不同的调蓄设施起调点设置对地表径流量的控制有较大的影响,随着起调点的设置越靠后,地表径流总量控制率从66.6%减少至8.9%,峰值削减率从47.3%减少至20.8%;在两场雨峰位置不同的实际降雨的模拟情况中,采用不同的起调点策略可以更好的发挥工程效益,地表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别是64.5%和82.6%,峰值削减率分别为52.1%和70.4%。对基于智慧管控系统的调蓄设施的优点和局限性做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对海绵城市智慧管控系统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包括分布式参数获取与数据库更新、易积水点的远程管控技术和风险预警技术等。研究成果对海绵城市建成后的城市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密云区是首都生态涵养区和重要水源地,为分析自2017年以来密云区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后的工作情况,调研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寻求一条符合密云实际,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路径。通过调研,提出了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布局海绵产业,强化新旧兼顾,科学构建枝繁叶茂的海绵体系,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及水生态修复措施和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具体措施,在促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以及城市生态功能提升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5.
萍乡完成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后,全面贯彻海绵城市理念,全域推广海绵城市建设。本文基于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实践经验,对萍乡市全域推广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进行了研究,发现所辖县海绵城市推进工作进度较慢,存在项目建设片面化、碎片化,部分海绵设施施工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经过对比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结合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全域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实际,进而提出了3项对策与建议,希望能为萍乡市全域推广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同时为当前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是一种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融资模式。如何充分发挥PPP模式的融资优势,采用PPP模式建设海绵城市,推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进程,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1海绵城市建设采用PPP模式的原因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政府为了确保公共利益、优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而进行防洪水、保供水、促节水的宏伟工程,是涉及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水科学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实践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提出的背景和承载的期望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从水科学学科体系的10个方面(水文学、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工程、水经济、水法律、水文化、水信息、水教育),阐述水科学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和海绵城市建设中可能遇到的6方面水科学难题:海绵城市建设水文效应与水系统模型、水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及方案优选、面源污染物通过土壤渗虑消减机理及效应、"渗、蓄、滞"作用机理与城市雨洪计算、水安全风险管控及适应机制、水管理体系研究,并初步提出这些难题的解决途径,旨在为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为解决福州市某岛区旧城子流域黑臭水体问题,整治水系提升景观环境,实现“历史文化+海绵城市”的新建设模式,明确其建设目标和控制指标,编制可行的技术路线,列出了详细的建设方案,并建立了完善的建设运营模式及管理体系。该研究方案可为相关部门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运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北京市现有雨水管控体系的梳理,从内涵、内容及指标三个方面探讨了海绵城市与水影响评价的关系。结合当前营商环境改革要求,分析了基于水影响评价制度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管控的可行性。提出:将年降雨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物总量削减率、雨水资源利用率纳入水影响评价审批指标中,其中雨水资源利用率指标又以"灰绿比值"作为是否执行的依据,临界点值为1;结合水影响评价项目分类,建立海绵城市豁免清单,仅对建筑与小区、农林生态环境、市政工程、线性工程共四类建设项目进行管控,并将海绵建设内容纳入验收环节;结合北京国家海绵试点区实际情况,明确了基于水影响评价的海绵城市管控机制的近期和远期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水问题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内涝、水体黑臭、河湖生态退化等水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与城市化的水文效应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城市化改变了城市微气候和下垫面条件,导致水文循环发生变化;污染物排放量增多导致水环境恶化;城市建设挤占原有的生态系统导致湿地退化与湖泊萎缩,进一步引起城市内涝等。针对上述水问题,海绵城市应运而生,并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热点。虽然海绵城市建设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水文学基础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针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化水文效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关于科技创新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工程建设监理制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工程建设监理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想法和建议。此外,还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业主、监理单位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提出了监理在消除业主、承包商之间信息不对称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监理通过前期阶段、试点阶段、稳步发展三个阶段,为水电工程建设监理积累了实践经验。以项目业主责任制为中心的建设监理制与招标承包制、合同管理制四位一体,构成了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新格局。漫湾、岩滩、隔河岩、广蓄等水电工程建设,已取得了工程质量好、建设速度快、投资效益高的成效。然后,在建设监理队伍的素质、通过竞争择优委托社会监理、建设监理替代业主的项目管理权限、发挥水电工程设计单位承担设计工 相似文献
14.
王会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20,(2):47-51,61
本研究以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为背景,通过云湖水生态系统构建、云湖调水排盐,构建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水生态系统,有效提升云湖水质,解决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内涝灾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实现了片区水环境改善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本研究可为类似区域的海绵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美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家城市雨洪管理研究进展、雨洪管理相关法律保障体系及工程建设成效,分析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背景、现状及建议成果。经过对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的对比分析,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如下意见和建议,即海绵城市建设在核心技术方面需结合城市特点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体系;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和技术体系;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作用,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责任制以及加强对城市水科学方面的研究,加强科技创新,以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17.
高密度老城区海绵城市径流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缺乏专项治理措施的现状,为了解决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涝问题并实现径流控制,基于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以点带面的基本思想,同时考虑高密度老城区人口密度大,改造难度大和遗留问题多等特点,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因地制宜,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方案实现对老城区的径流控制。以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萍乡试点区中的典型老城区西门内涝区为例,提出针对高密度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径流控制方案,主要包括源头地表绿色设施的减量控制以及末端地下调蓄设施的二次控制。总结了地表绿色设施组合的技术思路,介绍了地下调蓄设施的计算方法、布设以及抗浮设计等。结果表明:高密度老城区径流控制不能单靠绿色设施进行源头控制,也需要地下调蓄设施进行末端治理,其中单靠绿色设施实现了55.7%的径流控制率,加上地下调蓄设施后完成了75%的径流控制目标。该方案为类似老城区径流控制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对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径流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及西北内陆河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为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自《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一直把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作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根据法律确定的“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以及“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水土保持基本原则,认真履行职能,不断强化对晋陕蒙接壤区等重点区域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协调、指导地方监督部门依法查处水土流失违法案件, 相似文献
19.
江西地方小水电的建设单位多系临时组建工程指挥部,其成员在专业水平、项目管理、法律知识等方面往往缺乏经验,难以适应小水电建设的需要,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矛盾不能及时解决,影响了工程进度。实行工程监理制,聘任监理工程师,弥补了建设单位经验不足的欠缺,在多方配合下,保证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