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巴县藏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丹巴地区是嘉绒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域。本文以丹巴聚落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和相关资料考证为基础,结合建筑学、风景园林学、人类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探讨当地聚落的空间结构:以墨尔多神山为信仰中心,在各村寨的神山下建立起神山-公共节庆场地-村寨-农田-河流的空间模式,村寨内部则分为土司官寨的中心式聚落和普通村寨的非中心式聚落两种形态,并分析自然条件、族群历史、社会组织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经济社会等价值。现以田野调查法对楠溪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屿北村进行调研,分析其内在的空间布局与属性等。研究发现:传统村落整体布局遵循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和文人情怀理念,呈现"制器尚象"造物方法的村址图式,传统村落风貌具有明显的宗法特征与血缘聚落特性,反映了传统村落在空间形态上的文化性和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传统聚落与地域环境紧密结合,是建筑文化的一笔重要的历史遗存,是我国丰富的民间优秀文化生存发展的根基。在现代工业文明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各界充分重视传统聚落的普查、研究和保护工作。抚河流域地区位于江西省东部,传统聚落数量众多,分布密集,按聚落遗存的价值来看,属于研究薄弱的地区。抚河是江西省境内的第二大河,是连接南部武夷山地区和赣中部赣抚平原的纽带,是一条历时千载的水运通道,促进了其周边聚落的产生、发展,为沿线聚落的布局、经济发展、文化交流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研究的区域属临川文化圈的范畴,临川文化是赣东江右民系创造出来的区域性文化,亦为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该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良,农业发达,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明清商业贸易繁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背景。由于区域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的特殊性,产生了大量地域性特征鲜明的聚落,布局典型,类型丰富,建筑形态自成体系,是江西乃至中国传统聚落研究的重要范本。本文从传统聚落产生的背景入手,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对抚河流域地区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以比较的视角将抚河流域地区传统聚落进行区内外对比,最后由表及里,分析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首先,在宏观层面研究传统聚落的形成与整体分布,从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对传统聚落形成分布的影响,并从聚落群的角度分析了传统聚落群的形成模式和空间分布形态,最后分析了抚河对该地区传统聚落发展的影响。其次,在中观层面对抚河流域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进行研究。首先以形态学和图形学理论为基础构建出本文采用的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包括聚落环境匹配、聚落整体形状、聚落空间结构、聚落街巷组织、聚落节点布置和传统建筑形态6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前5个方面,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层次分析传统聚落与自然环境契合的关系,聚落在立面和平面上的形态,空间要素之间的结构组织,街巷空间的平面肌理及界面构成,节点在聚落中的位置对聚落整体布局的影响和节点空间的形态。然后,在微观层面研究传统聚落中的细胞—传统建筑的形态特征。抚河流域地区从北往南,由于受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交流的影响,传统建筑在微观上呈现出片区化特征。结合地理位置、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建筑文化的差别,将该地区传统建筑分为两个片区,分抚河下游地区(主要是原抚州府辖区)和抚河上游地区(主要是原建昌府辖区),分别以其中特征较为鲜明的两个县域为代表,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如祠堂、官厅和民宅等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该片区各类型及总体建筑特征。最后,以比较的视角、关联的角度分析抚河流域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内外区域比较和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首先,以比较的视角将抚河流域地区的传统聚落与赣东北地区徽派聚落和赣江流域吉安地区的传统聚落从生成背景、聚落空间形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总结抚河流域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典型性,进一步确立其赣派聚落的地位。其次,以关联的角度分析传统聚落形态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是受综合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本文主要从各影响因素如何作用于聚落的空间形态,从表征和背后的动力因素之间寻到其中的关联。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系统整体分析与比较对比研究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对抚河流域地区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抚河流域地区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仕、商、儒、耕"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特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该地区传统聚落分布密集、以中小规模为主、空间均质化、有村堡和里外堡式两种典型模式,建筑工艺精良,是赣派聚落的典型代表。同时,在建筑文化分区上,传统聚落空间北部呈现出"规矩、儒雅"的特征,南部相对来说则具有"张扬、多元"的特征,总体上呈现出"和而不同"的风格。传统聚落文化是乡土文化的根,尤其在江西抚河流域地区农耕文明发育完好并且是农耕经济向小商品经济过渡得较好的地区。该地区的传统聚落呈现出与其经济形式(农耕经济和小商品经济结合)相适应的形态,是中国"农商"结合的聚落形态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信江位于江西省境内,流域广泛,水域便利,是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明清时期信江因其便捷的水运而商业活动频繁,往后随着商业活动的日渐繁盛,加之海禁政策的颁布,使得信江成为沟通国内南北方贸易的交通要道,横跨中、蒙、俄的万里茶道也从这里开始.由于其商业活动的繁盛,信江流域渐渐成为当时江西传统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通过相应的交通分析、水文分析、高程分析所得的聚落分布特征,能更好地完善对信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军环 《城市建筑》2011,(10):36-39
本文以嘉绒藏族传统民居聚落整体空间与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在对嘉绒藏族传统聚落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嘉绒藏族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其深层的各种影响因素与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长宽比系数、形状指数从整体层面对湘南地区195个传统村落的边界形态进行量化,利用建筑密度、分维值从微观层面分析6个典型村落的内部空间,结果显示:湘南传统村落主要为团状,占75.9%;6个典型村落的建筑分布紧凑,空间结构化程度都较高.  相似文献   

7.
范思哲  王琼 《华中建筑》2023,(8):162-165
聚焦福建传统聚落,列举福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村落和民居的空间形态。分析先人对本地山形水势及建筑的空间形态研究是当地居民先人选址开基,探寻八闽大地族群发展繁荣的地理依据,它既是自然环境的真实存在,又是为了满足当地人民精神需求而产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空间和传统聚落的文化边界。  相似文献   

8.
白涛 《城市建筑》2014,(11):268-268
本文所研究的嘉绒藏族地区传统“聚落”是特指的嘉绒藏族地区的嘉绒藏寨这一独特的聚落形态。其聚落形态拥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对于传统聚落的形态研究具有极强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历史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考古学、城乡规划学等,对江淮东部先秦及秦汉时期聚落、城邑的空间分布、形成机制及形态进行初步探讨;将考古遗址、早期城镇分布、岸线变迁、水系演变、道路交通等要素按时空定位,较理性全面的呈现聚落形态的演进过程,总结宏观聚落形态演变的特点,找出典型的聚落和城邑,并对其形态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洪坑聚落是闽南传统聚落的代表,从空间形态的角度切入分析研究,是发掘后者形成规律和社会性质的手段之一。通过分析结果发掘地域文化,揭示聚落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以黄河三角洲的221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提取河、塘、田、路4个主要影响因子,构建环境因子、平面形态和空间结构指标数据库,运用机器学习方法,定量分析环境因子对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逐步揭示环境因子对村落空间形态的作用过程。数字化的统计分析与模型预测,可以更准确地识别这种非线性变化下的重要因素,使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以及未来乡村建设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蒋明凯 《住宅科技》2021,(2):45-47,62
桂林漓江流域分布着一批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村落,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选取四个传统村落,采用空间句法对村落的空间形态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空间形态间的差异性,为地域性传统村落的分析研究提供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甘南藏族传统聚落,以田野调查为基本方法,全面记录了聚落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空间的文化内涵,而后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的相互关系出发,探寻了甘南藏民族依托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在聚落空间营造中呈现的智慧。  相似文献   

14.
依托建筑系学生的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以浙西南某村落的规划设计为例,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参数化规划方法进行了探索,以期为村落宏观空间肌理的保护与延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浙江山地以丘陵为主,盆地错落,植被丰茂,聚落资源丰富。以浙江山地聚落的典型实例为研究对象,从山地聚落的山水形态、街巷形态、建筑形态三个维度,系统分析山地聚落空间的构成规律、组织规律和演化规律,探求山地聚落空间形态形成、发展及演化的内在动力。以期获得先民的生存哲学,并为当今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嘉绒藏族传统村落作为我国村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本文以卓克基西索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空间形态演变过程,提取不同形态要素划分管理单元并提出保护发展建议,帮助嘉绒藏族传统村落规划方式得以改进.  相似文献   

17.
张睿 《建筑与文化》2015,(1):181-183
文章立足于数次田野调查,对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吴家店镇自然村落的演变过程及空间形态进行了探讨,总结出当地乡村空间形态演变规律与地域特色。本文既是金寨华润希望小镇项目的前期研究的重要组成,也为当地村落的保护规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土楼聚落的空间形态要素为研究对象,从肌理与尺度、节点与路径、边界与区域、生长与秩序四个方面对土楼聚落的空间形态要素进行解析,阐释了这些空间形态要素的特征与土楼聚落空间形态、聚落的生长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贵州屯堡聚落空间形态特色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屯堡是我国汉族传统聚落中一个特色鲜明的分支,具有选址布局重视风水、防御体系层次严密、空间结构严整有序以及空间形态主次分明等鲜明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源自其独特的发展过程和聚落性质,并因文化交融而获得了更丰富的内涵。屯堡聚落对屯堡文化的保存和弘扬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江南地区的天台县城分布着大量的村落,其中一些乡村聚落形成了极富地域特色的村落空间形态.在此以天台县山头郑村为例,经过实地调研与测绘,研究了山头郑村村落空间形态的发展转变和其中的供销所、明清四合院、民国洋楼等特色建筑,阐述了村落空间形态在乡村发展转型过程中的演变机理,并提出了今后对古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