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的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不能实时反馈施工管理信息,导致管理吞吐量低.基于此,文章基于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进行研究.通过划分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信息来源,区分获取的内部管理信息与外部管理信息;基于BIM技术实时反馈施工管理信息,提取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出现的特征数值区分数据集合中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装配式建筑作为我国建筑发展的趋势之一,获得了大力推广.该文针对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特点,将BIM技术和RFID技术引入装配式建筑建造的全过程中,解决装配式建筑目前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发挥装配式建筑优点.  相似文献   

3.
叶焱 《砖瓦》2021,(6):59-60
装配式住宅是一种较为环保的住宅建设模式,采用装配式住宅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降低工程总投资,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水平.但是从工程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来看,装配式住宅设计质量标准要求更高.基于此,对装配式住宅的设计流程进行总结,并引入全寿命周期的理念,通过工程流程的优化和设计的科学把控,为相关住宅...  相似文献   

4.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成本偏高阻碍了其发展。从全寿命周期视角全面分析装配式建筑成本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探讨全寿命周期各环节中对成本影响较大的因素,针对性地提出成本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筑垃圾目前是我国城市垃圾的主要来源,因其不可降解性产生的巨额处理费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装配式建筑同传统相比,可有效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从而提高生态效益。本文介绍了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建筑垃圾的分类,并以实例进行了装配式建筑的建筑垃圾生态效益核算分析。论述了装配式建筑拥有精准化、低排放等特质,更能满足人民对健康绿色生活环境的要求,具有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非常迅速,BIM技术平台是助力装配式建筑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平台.该文在分析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推动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深度融合的措施,为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国杰 《城市住宅》2021,28(3):206-207
与传统建筑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更为显著,该建筑模式的快速发展能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BIM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装配式建筑,对建筑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发挥装配式建筑优点,优化整个施工环节,为建筑质量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装配式建筑及BIM技术,提出将BIM技术应用到预制装配式住宅中,并结合目前装配式建筑存在的问题,分析BIM技术在整个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BIM模型在预制建筑中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和传统的现场浇灌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的优点是非常显著的,其不仅劳动力的需求量较少,施工周期很短,而且比较节约能源消耗,随着目前装配式的建筑市场在不断地拓展,诸多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而实现装配式建筑以及BIM技术之间的整合,可以使其优势进一步深化。基于此,文章阐述了BIM技术的基本特点,分析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优势,探究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10.
徐海峰 《广东建材》2023,(2):99-102
为了解决目前装配式建筑寿命领域存在研究空白、分析深度不足、剩余寿命模型不准确等问题,延长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寿命,实现百年建筑的目标。从百年建筑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造成我国短命建筑的主要因素,研究了装配式建筑在百年建筑理念下的特点,探索了考虑装配式影响系数的因子分析法。提出了经装配式影响系数修正的剩余寿命预测模型,给出了延长装配式建筑使用寿命的建议。基于概率可靠度和因子分析法的剩余寿命修正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装配式建筑的剩余寿命,为装配式建筑寿命研究领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分析模型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全寿命周期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分析了现有管理模式的不足,提出由建设项目管理企业专业管理,并发挥营运企业导向作用的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模式;综述建设项目管理组织形式,提出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组织形式,并提出了建设项目的虚拟管理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2.
从合同签订阶段、合同类别及项目利益相关者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三个角度展开分析,构建基于全寿命周期的BOO项目合同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BOO合同体系管理信息库,通过借助合同信息管理软件对基于全寿命周期的BOO合同体系进行动态跟踪管理,旨在协调各合同间的传导关系,实现BOO项目的多赢。  相似文献   

13.
BIM技术作为当前建筑领域内的一项热门信息技术,将其应用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能够让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精准,提升装配施工水平.基于此,论文从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常用的BIM软件分析展开论述,介绍了施工管理用BIM软件的应用优势,详细分析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场地布置管理、碰撞风险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工艺管...  相似文献   

14.
构建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控制体系,以探究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组织不同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所需要匹配的控制类型及控制方式.其中,全咨项目专业服务交易层面的控制包括业主对全咨团队的合同控制和信任控制、咨询企业对全咨团队的会计控制和文化控制、全咨团队内部的专业人士控制.全咨项目任务实施层面的控制包括业主授权下全咨团队对承包人的行...  相似文献   

15.
作为建筑垃圾废物流的核心组分,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利用呈现显著的外部性特征。定量分析废弃混凝土处理系统的环境影响,是废弃混凝土管理决策的关键。根据对西宁市废弃混凝土处理的调查,构建了三种情形的废弃混凝土处理系统;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系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并采用基于社会支付意愿原理确定的权重因子,用货币价值表示系统的环境影响分值。结果表明:传统情形下,废弃混凝土处理系统的环境影响最大;一般情形和理想情形下,提高系统中再生骨料利用的比重,有助于降低系统的环境影响;在一定运距内,废弃混凝土现场再生处理对系统环境影响的降低不如"再生中心"集中处理有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建设项目全寿命成本管理的详细阐述,结合例证,客观分析了我国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寿命成本指数计算方法,同时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将住宅碳排放阶段分为建造阶段、使用阶段、维护阶段、拆除阶段.以预制率为36.8%的上海某项目为例,将装配式住宅生命周期碳排放和现浇住宅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装配式住宅在建造阶段、拆除阶段的碳排放量明显减少,在使用阶段、维护阶段的碳排放量则和现浇住宅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8.
罗晟 《建筑施工》2009,31(4):310-312
简要分析了我国建设工程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了实行建设工程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模式的意义;在归纳法国和英国等代表性的质量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从法律法规、宏观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方面对我国发展建设工程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模式提出了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廖弘 《建筑施工》2014,(4):464-467
针对我国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不足之处,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监督管理思路,如界定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的范围、明确建设各方的监督管理职责,梳理相关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内容、管理流程等,为完善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殷吉强 《重庆建筑》2021,20(6):26-29
针对国内装配式建筑建设信息化水平不高,导致其推广与应用中全过程质量管理系统落后的问题,该文在分析当前工程管理经验及BIM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了关于装配式建筑建造系统及质量管理的探索.通过对比传统制造业的集成理念,提出了基于BIM平台的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建设集成体系,归纳分析了BIM集成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对其关键系统和支持系统的结构框架与设计思想进行了详细阐述.此外,通过对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方法的初步研究,分析了利用BIM平台开展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的流程,构建了有效整合前期指导、中期控制与后期归纳三个阶段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根本上降低了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最后,从信息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方面探索将BIM信息化模型的优势与施工质量管理相结合的新思路,开辟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