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自然环境如何融入城市中心区的公共活动空间的问题,文章提出建设"自然化"的城市中心区的设想,从规划价值观和规划方法两个层面分析城市中心区"自然化"与人工化的区别.安徽省太湖县中心区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其规划以"规划结合自然"为原则,形成"一城两区"的规划结构,围绕禅宗文化特点构建公共空间体系,最终实现"创造自然化城市中心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3.
当今城市更新正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导向,城市建设从增量向存量更新转型.如何对既有高层建筑进行合理的更新,以满足当代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如何在更新中结合各项既有现状提出相应的更新设计策略与方法,是建筑学领域一个迫切的研究方向.文章剖析了2019中美研究生专题联合设计中的优秀作品,总结既有高层建筑更新设计中的新趋势与... 相似文献
4.
城市中心区管理理论是管理学、营销学和城市规划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为城市中心区在新的区域竞争背景下实施功能规划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和方法.我国城市中心区规划应以需求为导向,运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建立高效的城市中心区管理组织,加强地方政府与中心区核心企业的沟通. 相似文献
5.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空间设计研究——香港铜锣湾商业中心与维多利亚公园的互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的铜锣湾商业中心区是世界上地价最高、建筑密度最大的城市商业中心之一;而位于同一地段的维多利亚公园则在这片高密度的混凝土森林中劈开一块绿洲,成为香港面积最大同时也最受市民欢迎的城市公园.两个组团占地规模相当,却一密一疏、一紧一弛、一商业一休闲,一资本一公共,无论在城市功能,还是空间形态等方面都完美地实现了互补.这种最初源于英国田园城市的理念,在香港的这片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核心城区,率先开创了华人社区绿色高效活力动感的典范,成为亚洲拥挤文化背景下城市中心区空间设计的成功模型. 相似文献
6.
城市中心区是交通指向性集中的区域,普遍存在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停车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等交通问题,导致土地利用的边际效益和整个城市运转效率的下降,严重影响了中心区中心职能的发挥。应通过有机疏解、调整土地使用功能,优化整合夏通资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措施,引导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向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虽然高密度城市往往被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与环境恶劣、过度拥挤、资源匮乏、犯罪滋生相联系,但对于人口拥挤的亚洲东南部城市,高密度复合型的单元模式已成为中心城区发展的唯~出路。在此前提下,哪种城市空间单元模式能够在保证城市高效运转的同时,兼顾生活品质与城市活力,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8.
香港是土地资源少、人口密度大的代表城市,面对城市中心区高密度的发展环境,香港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解决交通问题,并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绿色拆除技术亟待发展的现状,为实现土木工程可持续性的进一步提升,提出了绿色拆除须以推动拆除后废弃物的资源化进程为发展方向,剖析了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拆除工程特点与技术难点。从结构检测、策略制定、流程设计及施工技术4个方面,构建了场地条件限定下的绿色拆除方法,探讨了施工与管理新技术以及精细化力学分析的应用场景。结合某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拆除工程进行案例分析,采用建立的绿色拆除方法,对建筑不同高度部位设定不同拆除策略,基于结构分析结果设计合理拆除流程,分别采用切割吊装与机械破碎施工技术,完成了6层以上建筑构件的完整拆解与6层以下建筑的整体倒塌拆除。结果表明: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分类拆除与运输,为后续建筑固废资源化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前序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小型城市中心区规划研究——以昆山市北部片区中心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型城市中心区正处于商业职能与商务职能混合的发展阶段.昆山市北部片区中心区规划以行政、商业、商务中心为内核,以文化、展示中心和居住社区为外缘,为各功能区寻找最佳区位,构建多元化、复合的城市空间,形成"一核、两片、五区、六轴"的空间结构,以塑造充满活力的中心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高密度城市中心区街道普遍面临雨洪设施不完善、交通拥堵、安全无保障及活力低下等问题.本文通过对4个与城市中心绿色街道相关的ASLA获奖项目的分析,提出了建设街道雨水管理系统、创建复合式交通系统、空间多功能规划与创新景观设施、尊重传统文化与注入时代文化的绿色街道设计策略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13.
面对当今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绿色设计不应再局限于某一类、某一栋特定的建筑,而应该成为涵盖所有建筑的一个基本设计观。作为一名建筑师,主动地在项目设计实践中,运用绿色建筑技术,透过绿色建筑理念来审视自己的设计,以实现节约资源,创造宜居环境的目的是一种职业责任和态度。龙湖唐宁ONE是我们将绿色设计方法运用于城市中心区高密度住宅设计中的一次尝试。项目将绿色设计方法和传统的住宅区规划设计过程结合起来,用绿色理念指导规划格局、景观配置、户型细化等环节(图1~2)。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大连市城市中心区设计的总体构想,从与城市有机结合的道路交通组织、与大连城市广场景观以及城市天际线景观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大连市裕景中心项目,进而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高层建筑与城市中心区规划建设有机融合的设计方法,从而更好的优化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从分区层次对防城港市中心区城市设计进行了研究。在分析设计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设计目标与主要设计要素。 相似文献
17.
董玉香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1,(6):192-195
历史中心区的保护包括保护中心区历史遗留下来的街道格局、建筑风貌与景观和历史文脉等方面。因此历史中心区地铁站设计以保护地面街道、建筑与景观为基本,同时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本文从交通设计和保护并延续城市文脉两个角度探讨莫斯科城市历史中心区地铁站快捷、高效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节能环保与文化特色保护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主题,实施绿色照明工程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针对一些照明工程中忽视用电能耗和城市经济承载力,设计手法雷同造成城市特色危机,而绿色照明工程又缺乏对城市整体照明关注的现状,提出了城市照明规划的绿色观。指出只有综合考虑节能环保、经济可行性和文化特色的城市绿色照明规划设计才能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香港中环地区步行体系呈层叠状和网络化,是长期以来城市演变进化和地区迅猛发展以及地形条件影响制约的共同结果.通过汲取中环地区步行体系的成败经验,提出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步行体系发展策略:建立层级化的步行体系网络结构,构筑高连通性的复合步行体系,提倡多功能的步行体系空间使用,合理设置和利用步行体系节点.这些策略对我国其他类似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建设经济、高效的步行体系将起到有效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