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翠雅 《城市建筑》2023,(4):59-63+87
随着城市建设从增量发展向存量提升转变,“以人为本”的街道设计与更新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的行为活动对街道空间优化产生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当代城市活动需求进行了归纳,并以巴塞罗那圣安东尼街区为例,介绍其更新实践的实施背景,解析其响应安全与健康需求、通勤与聚集需求、消费与互动需求,以及独特体验需求的街道活力再生策略,并总结出其对我国城市建设的适应性启示,以期为后续城市更新与街道更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聚集城 市更新的重要问题,发展了数据增强设计方法 并将之应用于城市街道空间品质评价与更新的 实践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实证,设计了“品 质评价——空间分类——规划指引——更新 时序”的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提升更新的技术框 架。基于多源数据的应用,建立了主观感知出发 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价和客观街道空间形态分类 相结合的现状认知方法;设计了以“街段单元” 为更新改造对象的针对性更新规划指引;提出 了基于街道重要性的更新改造实施时序。充分 发挥了多源数据在城市街道空间现状评估、更 新规划和管理实施中的增强作用,为我国城市 的更新规划与品质提升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撑和 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发展,部分城市街道原有设计已滞后于老龄社会发展趋势,老年人步行安全与舒适性难以得到保障,适老化城市街道设计亟需优化完善,使老年人能够平等、独立、安全、舒适地使用城市街道空间。该文以英国谢菲尔德市为例,从人口老龄化角度分析城市街道空间,通过构建适老化街道设计要素评价体系,并采用政策文献回顾与实地调研采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安全性与舒适性层面对部分街道空间设计展开研究,提出符合谢菲尔德实际的适老化街道更新设计导则,以期为我国适老化城市街道更新设计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4.
城市街道景观更新设计的研究和探讨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空间要素更新问题,归纳了街道景观更新设计的影响因素,讨论和探索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更新的策略及方法,为城市街道景观更新,城市景观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旅游城市街道设施设计的研究方向,以蓬莱市街道设施设计实践为例,归纳出旅游型城市街道设施设计现存主要问题。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审美认知发展等领域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更新对策,以提升旅游城市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历史性新时期,城市建设从不断外围扩张,逐渐转向内部更新,建设充满活力、注重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共同的目标。城市道路作为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在城市更新大背景下也随之迎来“更新重塑”的浪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发展新理念,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道路”的概念和意义,城市道路不仅仅承载交通连接、物流运输的功能,同时兼有城市形象、景观塑造和便民交流等多重的“街道”功能,它是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洪泽湖大道提升改造项目为例,探析从道路到街道的设计转变,旨在为现代城市道路设计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的《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将上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审批。近日,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举办了"对话街道"系列沙龙。本期刊登的沙龙主题为"从道路到街道",邀请了陈声洪、徐道钫等6位资深交通与城市规划专家,从不同角度畅谈街道的人性化转型。从道路到街道,意味着我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复兴街道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谐、健康;从道路到街道,意味着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变得更加绿色、集约和可持续,进而提升城市风貌和城市精神。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希望通过编制街道设计导则,推动从道路到街道的转变,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对城市转型发展和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需求,将街道塑造成为高品质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逐渐放缓,城市发展由增量转向存量、提质阶段,城市规划设计更注重精细化。城市设计及导则、街道设计及导则逐步成为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街道设计导则强调从城市道路二维空间向城市街道的三维空间转变,强调对城市街道功能和空间形态的控制和引导。本文总结国内外街道设计导则经验,结合北京昌平朱辛庄和巩华城街区规划设计项目进行街道设计导则研究,编制适合地区街道特性、指导街道设计的导则。  相似文献   

9.
陈心怡  李晶  沙永杰 《城市建筑》2022,(23):29-33+198
全球城市重要片区的大规模更新一直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议题,纽约炮台公园城项目1969年规划和1979年规划,在项目定位、功能结构、交通组织、开发模式等方面的变化,展现出城市更新规划与城市设计理念的巨大转变——从独立于曼哈顿下城既有城区的一个相对封闭片区,转变为曼哈顿下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现代主义巨构城市设计回归遵循传统城市发展规律的常规街坊与街道格局。  相似文献   

10.
沈洁  刘亦凡 《风景园林》2023,30(9):105-113
【目的】当下新城市科学的兴起与发展,为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方法研究提供了多学科技术支持。街道品质与人群活力的相关性可帮助识别街道的问题与潜力,进而指导街道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方法】以上海市瑞金二路街道为例,结合实地调研,采集街景、兴趣点、位置服务等数据,对品质、活力涵盖的18项因子进行测度。基于多源数据测度结果,建立“街道空间品质”与“人群行为活力”评价矩阵,提出适用于中小街区尺度的街道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方法。【结果】依据“品质-活力”评价矩阵的评分,将街道分为“高品质-高活力”“高品质-低活力”“低品质-高活力”和“低品质-低活力”4类画像,并相应提出细部优化、激活潜力、品质提升和整体改造4类规划设计路径。在每类中选取典型街道进行个案分析,通过街道综合评价雷达图直观解读街道状况,提出对应更新设计策略。【结论】通过建立街道“品质-活力”评价矩阵,贯通了设计研究与设计实践,为中小尺度街道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提供了精细化的技术支持。该套设计研究方法能够应用于同等尺度的街道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  相似文献   

11.
城市发展逐步摆脱了"大拆大建"规模扩张的模式,转向更加关注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与城市内涵式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对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的城市微更新进行探索具有时代意义。街道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是当前城市微更新的重要内容。上海市以美丽街区提升建设,推动街道微更新,是对城市微更新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国外城市街道改造与更新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通过分析当代国外城市街道改造与更新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成果,归纳出国外城市街道改造与更新向多样化、人性化、文脉化和可持续化的特色方向发展.总结出街道更新的重点应是保持街道的生机与活力,确保行人的安全与舒适,提高交通的可达与有序,延续街道的文脉与记忆,维持街道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以期对我国现阶段街道改造与更新研究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胡吉 《华中建筑》2021,39(7):79-83
基于宁波中山路景观综合整治工程的设计实践,对当前国内综合性街道景观更新工程的设计与建设特点进行了探讨.该文立足于"城市双修"这一宏观命题,介绍了宁波中山路景观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背景、核心理念以及设计亮点,围绕"街道社交属性的回归、街道活力营造、更新设计的公众参与"三个议题展开,探讨总结了城市综合性街道景观更新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功能主义城市倡导的机动车交通主导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将城市居民的步行行为边缘化。倡导人本街道设计、让城市回归街道生活的声音日益强烈。本文通过分析人本视角下伦敦城市步行交通的发展理念,归纳伦敦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步行区特征,解读伦敦可步行性街道空间营造经验:修建和管理步行性街道、步行规划设计和步行与公共交通相结合,并从交通发展观念、步行街道管理和步行环境设计三个方面提出我国步行街道营造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步行空间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机动交通主导的功能主义城市将步行行为边缘化,而倡导人本设计及让城市回归街道生活的声音日益强烈。20世纪80年代至今,墨尔本秉承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将街道空间成功转型为具备"交通空间—公共空间"双重属性的可步行性活力场所。其中心区街道空间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快速建设期、中心衰退期、街道复兴期3个阶段。在人本视角下,将街道复兴时期的街道空间统筹和建设经验归纳为政策支持、系统协同、人本设计3个层面,并提出我国街巷空间营造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步行空间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市微更新是当今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街道设计作为城市微更新的重要一环,备受社会关注。本文以50岁以下的青壮年为对照组,分析老年人对街道空间优化有何具体意见,并以合肥市金寨路段街道空间为例,运用空间句法与Ecotect软件具体分析该街道物理环境要素,最后从社会政策、具体设计方面给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7.
自2009年开始,奥地利引入了瑞士基于"共享空间"概念发展出来的"相遇区"(Begegnungszone)街道更新模式,对奥地利的八十余条城市街道进行了改造.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案例分析,文章首先梳理了共享空间概念和"相遇区"模式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其次阐述了奥地利"相遇区"的规范及设计手法、规划条件、类型及分布、规划流程;讨论了它在交通平静、提升交通安全性、促进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实践效果.最后结合我国的街道更新现状,探讨了"相遇区"在中国街道更新设计中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城市空间中,街道景观作为激发空间活力的积极因子,始终发挥着激发城市空间活力的作用。文章从街道景观的更新模式、生态街景和小空间的塑造三个方面探讨了当代街道景观的设计策略,旨在推动街道景观多层次多维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朱冰  姚栋 《城市建筑》2023,(5):135-139
处于街道价值被重新认知的时代背景下,加之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风潮不断兴起,越来越多更具灵活性的街道建设与管理策略逐渐涌现。文章以拓展我国精细化治理时代的街道空间建设与管理路径为目的,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公园日[Park(ing) Day]为核心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其从一场草根阶层发起的艺术实验转变为获得官方认可的路边公园(Parklet)城市政策的演化进程。整个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的行动主义色彩、战术城市主义的更新理念、公私合作的管理模式值得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陈果  张霁 《四川建筑》2015,(3):41-42,45
模式化的城市规划设计使街道与行人之间原本紧密的关系被拉得越来越远。街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已经成为当代规划师、建筑师刻不容缓的职责。中国传统的街道空间是随着城市长期的更新发展逐步形成的,展示了当地的城市历史文脉、风土人情,更体现了特定的城市公共生活场景。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笔者希望以“回归”的眼光审视和探究街道空间的人性化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