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提高信息化战争中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设计水平,提出了一种间瞄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信息化设计方法,以信息化设计的目的、设计准则为依据,给出了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信息化设计流程,从8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信息化设计的内容。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评估周期短,设计流程清晰、合理、反应迅速、抗毁性强。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国外主要的反坦克武器和相关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了欧洲、美国和俄罗斯的反坦克导弹/火箭弹及新技术,分析了以上各国现役和在研的反坦克武器特点、使用和出口动态,并对反坦克武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对利比亚战争的主要作战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分析了利比亚战争的主要作战特点,重点讨论了现代战争形态、现代战争模式和战术导弹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然后,从为打赢信息化战争需构建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精确制导武器在信息化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和新型号研制与现役型号升级改造并举的发展途径等几个方面深入剖析,论证了以战术导弹武器装备为核心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为战术导弹武器装备的发展提出了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简要分析了美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趋势, 特别对美国海军典型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 指出信息化建设是美军应对信息化战争的必然选择, 能否取得信息优势是战争成败的关键; 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体系化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 也是高新武器装备发展和现役装备改造的方向. 最后, 结合美军信息化建设特点, 给出了信息化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艺  华菊仙 《国外坦克》2005,(10):40-43
二次世界大战后,步兵使用便携式反坦克武器日益普遍,但战场上装甲车辆的装甲防护不断加强,使要求反装甲武器不断改进的呼声此起彼伏。赋予步兵分队以反坦克能力是发展便携式反坦克武器的动因。而被动装甲和披挂反应装甲的不断发展,则进一步促进了便携式反坦克武器,特别是其战斗部的发展。另外,虽然冷战的结束削弱了反坦克武器的反坦克功能,但军队又面临着由于城市作战频频发生而需要性能更佳的步兵携带式反坦克武器的挑战。在越战、中东战争、  相似文献   

6.
在新军事变革和装备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国外陆军武器装备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发展特征。车辆装备经过信息化改造已经成为外军陆军信息化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国外陆军车辆装备信息化改造在管理方式、技术途径、实践应用等方面的经验,并提出对我军车辆装备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日本新中期防卫计划导弹武器装备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介绍了日本陆上、海上、航空三个自卫队导弹武器装备的升级改造以及新型号的研制与外购情况, 对日本下一个中期防卫计划(2010-2014年)导弹武器装备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条件下装甲机械化部队武器装备的高速发展,开创了军事武器发展的新时期。因此,加强我军信息化条件下装甲机械化部队武器装备技术保障特点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国外巡航导弹的分析,研究了巡航导弹武器装备动员的内涵及重点;提出抓好巡航导弹武器系统顶层设计是巡航导弹武器装备动员能力的核心;指出了建立一体化设计平台、贯彻低成本设计理念、加强保障系统设计等提高巡航导弹武器装备动员能力的具体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反坦克导弹连指挥控制系统信息化进程,并对其设计过程提供辅助与验证的有效手段,文中基于反坦克导弹连指挥控制系统,提出了一套数字化、可视化仿真系统,并从功能作用、设计流程、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等方面论证其设计方案与可实施性。结果表明该设计清晰合理,能够提高指挥控制系统的设计效率、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末端防御武器装备信息化、自动化能力,对末端防御武器火控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外末端防御装备火控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末端防御武器系统火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及需求,指出我国火控技术与装备发展面临的技术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6点发展建议。该研究可为加强装备的战术应用,提高陆军一体化作战协同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产水中兵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2个突出问题,通过分析捷联惯导系统的传递对准过程,包括对准的功能、数据、过程、阶段、结果、考核指标、开始时间以及对发射平台的要求,找到了产生这2个问题的原因,并对水中兵器的传递对准过程给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化变革的大背景下,从部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入手,以武器装备和作战平台的信息化为依托,根据我国的国情、军情,提出了新时期我军如何实现机械化向信息化同步跨越式发展的方案与建议。通过对军队的信息化军事变革进行分析和论证,可为实现武器装备与作战平台的信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弹药的作战效能,对弹载数据链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基于信息化弹药的作战特点,提出了一种时分多址的数据链方案,给出了相应的时隙结构及时隙分配方案。针对战场图像信息传输问题,使用M atlab/S imu link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在典型干扰环境下,扩频增益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误码率下降趋缓,因此可以在容许一定误码率的情况下降低扩频增益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针对信号易被敌方跟踪干扰的问题,提出了慢跳频方案,以提高数据链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防空作战的地面防空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志强  张森  戴佳秋  余勇 《兵工自动化》2006,25(5):14-15,18
地面防空武器系统效能评价模型以信息化防空作战中的地面防空武器系统为对象构建.该模型从系统分析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分析决定和影响地面防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主要因素,建立综合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模型包括总体效能模型、火力火控系统效能计算模型、机动运行系统效能计算模型、防护系统效能计算模型和指挥系统效能计算.  相似文献   

16.
潜射鱼雷及其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鱼雷武器的战术特点及其在潜艇作战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在潜射鱼雷武器装备发展相关环节上应着重顾及、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潜艇作战样式对鱼雷的要求、作战环境条件对潜射鱼雷的要求以及潜射鱼雷的体制需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中"基于系统分析的需求生成模式"和"面向用户期望的需求获取模式"2种基本需求产生模式,阐述了2种模式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机载武器发射系统是军用航空器和机载武器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 based system engineering,MBSE)的研发思路和流程与机载武器发射系统应用相结合,通过需求分析、功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综合对其进行应用分析,并对MBSE在机载武器发射系统的应用提出建议.试验结果表明,该研究对加快推进MBSE在机载武器发射系统的应用有一定的支持和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面向体系作战提出武器装备体系保障军事需求的概念,建立了需求问题框架,深入剖析了需求问题的本质。针对体系保障3个层次的问题,分析了其需求特性。最后,提出了体系保障军事需求分析方法,对分析思路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需求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军工行业发展面临管理方式复杂、数字化设计能力不足、能力与需求不匹配以及装备维护保障困难等问题,从数字工程推进机制、数字化能力需求分析、数字工程建设标准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分析国外研究现状和武器装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武器装备应用数字工程的推进建议。结果表明,该研究对促进军工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