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欢17兴隆台油层经过30多年的蒸汽吞吐开发,采出程度已高达47%,区块已进入了吞吐后期,油层纵向上储量的动用程度不均,含水大于90%的油井38口。文章通过实施高温调剖堵水技术,解决无法分注的油井因注汽汽窜和高含水导致注汽效果差的问题。对边底水油藏、水窜、汽窜的油井能起到很好的降水、增油的作用,达到提高油层动用程度、改善稠油井吞吐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薄互层稠油油藏在进入开发后期后,普遍存在着纵向动用不均的矛盾,这些矛盾在蒸汽驱、热水驱等实验中都存在,受油藏及井况限制,平面、纵向均有剩余油无法采出,制约了开发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二次开发之前,我们首先要通过精细油藏描述,精确认识油藏现阶段特点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创新部署井间挖潜水平井方式,提高水平井产能,同时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通过注汽管柱、注汽量、采油管柱的优化及汽窜的防治,保证了水平井投产效果。实践证明,薄互层稠油油藏吞吐后期以水平井井间加密方式进行二次开发从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层动用程度低,部分油层未动用是蒸汽吞吐阶段主要问题,研制开发了分注分采系列工艺技术,通过该系列技术的实施来改进注汽井的注汽方式,调整吸汽剖面,改善注汽效果。该系列技术适用于油层渗透率错综复杂且符合射孔完井、油层井段固井质量合格、套管无重大变形、吸汽剖面资料比较明显的油井。并根据各油层或各组油层的不同特性进行配汽,同时也就大大平衡了油层纵向吸汽不均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张英 《中国科技博览》2014,(28):245-245
杜239断块为厚层块状边底水稠油油藏,目前进入吞吐后期。本文通过水侵规律研究认为:杜239块水侵能量较弱,地层压力快速下降是导致边水入侵的主要原因,边水入侵后,一线油井迅速水淹,但二线油井在数周期内可采到一定经济油量;利用测井解释及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平面上水侵指间带、纵向上层内上部水淹程度低、剩余油饱和度高,采出程度低、剩余油富集,吞吐后期可利用指间补孔技术、整体吞吐技术、选配注技术等挖掘剩余油。  相似文献   

5.
针对曙光油田超稠油油井间水平井开发中存在产量递减快、动用不均、汽窜、出水出砂等问题,从油藏、钻井、采出状况、注汽方式、生产等重要环节深入分析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水平井开发对策制定提供依据,对同类油藏地质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目前辽河油田稠油热采中遇到的防砂技术和分层注汽技术不能同井施工的问题,提出“出砂井分层注汽配套技术”来实现稠油热采井的分层段防砂技术和分层注汽技术的结合。通过该技术的实施扩大了分层注汽技术的应用范围,首次在稠油出砂井上实现了防砂技术与分层注汽技术的同时应用,发挥了稠油出砂井的纵向潜能,进一步提高了稠油油藏的吞吐效果和纵向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曙光油田薄互层稠油油藏吞吐后期开发矛盾,开展剩余油分布特点及二次开发模式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油藏特点的二次开发模式,现场应用后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曙光油田主力区块已进入蒸汽吞吐开采后期,油藏采出程度高、剩余油高度分散、挖潜难度越来越大,后备资源不足成为制约油田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在杜210南部低品位储量区域综合利用地震精细解释、储层评价等多种技术手段,在重构地下认识体系基础上,重新评价二次开发潜力,并根据油层发育特点,分区分井型进行井网重构,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适应油藏特点的工艺配套措施,保证二次开发效果。共部署油井26口,动用地质储量183万吨,实现了低品位储量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9.
金瑞 《中国科技博览》2012,(26):264-264
曙光油田杜255块边部出砂、主体部位纵向动用不均、地层压力低,直井开采方式已不适应油藏开发形势的需要,提出利用水平井进行区块二次开发。本文通过精细油藏特征再研究,结合油藏开发特点分析该块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井间、区块边部和局部低动用区,优化部署水平井、完井工艺设计、注采参数设计,使濒临报废的区块一跃成为日产油120吨的主力区块。  相似文献   

10.
河南稠油水驱开发区块经过近二十年注水开发,平、剖面矛盾日益突出.水驱油效率越来越低;本文以古城油田泌125断块为例,利用现有地质、工艺技术,通过剩余油研究,优化注采结构,实施精益细分、层系重组、油层改造等措施,提高油层动用程度,提高了采收率;对提高其它同类油藏采收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曙光油田超稠油油藏采取蒸汽吞吐开发方式,井间汽窜干扰严重。通过分析汽窜发生的原因,采取了以优化生产注汽运行为主,同时抓好工艺措施的规模性和配套性汽窜综合治理方法,并研发了小直径封隔器、深部复合封堵调剖、水平井双管注汽等新工艺,有效的降低了汽窜干扰,提高了超稠油油藏开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欢2—16—304块是上世纪80年代初投入注水开发的油藏。面对开发后期油井开井率低、产量低、采出程度低,接近废弃的现状,近几年,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细化开发单元,以小层为开发对象,完善注采井网。最大限度的提高油层平面和纵向动用程度,进一步提高最终采收率,改善油藏开发效果。通过深度开发,区块产量大幅上升,日产油从最低的10t上升到了最高值70t,进一步提高了断块的开发水平,对于国内外一些同等类型的油藏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目前稠油井多轮次的注汽吞吐后,油层亏空严重,层问矛盾及层内矛盾突出,注汽压力低,蒸汽热效率低,且常规高强度固结材料调堵技术对高渗透层封堵强度高,容易对油层造成伤害,后期油井液量较低,甚至不供液的问题,提出了蒸汽吞吐暂堵技术研究。该技术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高强度凝胶,封堵大孔道,调整吸汽剖面,而当温度降低或采取其它相应的工艺措施,所形成的凝胶体变为低粘度流体,解除堵塞,打开大孔道,恢复产液剖面,既可以解决汽窜问题,又保障了油井产能,达到暂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葡北地区已进入高含水采油阶段,综合调整挖潜是保证油田稳油控水的关键,井网加密调整,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合理的注水结构调整,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延长高产稳产期,配套的产液结构调整,使薄差油层开发状况得到改善。注水井采用多种增注措施压裂、酸化、调剖、纳米、表面活性剂解堵,同时油井实施压裂、补孔、换泵、堵水、拔堵、微生物吞吐技术,从而提高油层动用程度,达到储采结构进一步调整,逐步探索提高油井采油速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K开发区断层分布繁多复杂,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且由于砂体规模发育窄小,平面矛盾突出,特别是断层附近部分砂体动用程度较差,单井产量较低,依靠注水调整难以达到挖潜断层附近剩余油的目的。超短半径侧钻水平井是在已完钻直井中开窗侧钻,采用柔性钻具与常规钻井设备相结合,能在油层使柔性钻具转弯造斜,完成造斜之后能继续按水平方向钻出长20米的水平段。这样既减少了加密井的布置,又使老井更新、死井复活,成倍地提高油井产量,合理有效地开发断层边部油藏。  相似文献   

16.
曙光油田杜84块边部出砂、主体部位纵向动用不均、地层压力低,直井开采方式已不适应油藏开发形势的需要,提出利用水平井进行区块二次开发。本文通过精细油藏特征再研究,结合油藏开发特点分析该块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井间、区块边部和局部低动用区,优化部署水平井、完井工艺设计、注采参数设计,使濒临报废的区块一跃成为日产油120吨的主力区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油藏精细描述和储层内部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动静态测试资料,分析在堵井堵前及堵后井组油层动用状况、井组注采关系变化情况及目前井组剩余油分布状况,找出目前剩余油较富集的井、层,通过拔堵、调换堵层等方法对在堵井实施改造,达到增油降水的目的,对提高油层动用状况,减缓产量递减,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孤东油田是典型的疏松砂岩油藏,油层埋藏浅,压实程度差,胶结疏松,易出泥砂。本文针对孤东油田稠油油藏特点,分析井下作业防砂技术工艺措施,合理控制稠油油井出砂,降低稠油井出砂的危害,增强稠油井注汽采油效果和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19.
欢17兴隆台经过20多年的蒸汽吞吐开发,采出程度已高达45%,特别是目前处于吞吐后期的情况下,随着吞吐油汽比的逐年下降,吞吐效果逐年变差,在现开采条件下,针对不同油井的实际生产情况实施配套的油化措施,优化注汽工艺,提高老井注汽效率,区块开发形势得到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0.
在蒸汽吞吐或蒸汽驱开发方式中,为了分析稠油井注蒸汽效果,通常需要在井筒中进行吸汽剖面测试,并利用测得的数据进行油层吸汽量计算、油层动用程度等分析解释工作。本文对实际工作中常年使用的油层吸汽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给出了详细的计算公式。使用盖层、隔层段获取的流量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来计算每个油层的相对流量,同时应用多套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来精确每个油层的吸汽量。结合200余口注汽井的吸汽剖面测试数据对本文方法进行了试算,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油层的实际吸汽情况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