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晓春 《山西建筑》2003,29(10):19-20
介绍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从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上部设计、多层框架房屋地基基础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指出框架结构体系在商场和办公楼中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蒋洪洋 《城市建筑》2013,(16):44-44
本文主要针对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形式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依据以往框架结构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规范,对现行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予了相关指导。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的结构承重以及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提出框架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定,从PMCAD建模、SATWE总信息输入、SATWE结果处理等方面,阐述了PKPM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中的应用,并对结构构造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使结构设计更加安全、实用、经济。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与抗震性能常混为一谈,研究者较少进行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试验研究,以致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用于它的抗震设计。这种不根据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受力特点的抗震设计方法并不能保证它的抗震能力,甚至会出现不经济不合理的抗震设计,主要体现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耗能机制、延性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方面。  相似文献   

6.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房屋,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应用比较广泛,而广大设计工作者在设计计算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本文将根据笔者在结构设计计算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及相关设计经验,详细阐述在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房屋结构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供广大同仁商讨及参考。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与抗震性能常混为一谈,研究者较少进行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试验研究,以致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用于它的抗震设计。这种不根据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受力特点的抗震设计方法并不能保证它的抗震能力,甚至会出现不经济不合理的抗震设计,主要体现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耗能机制、延性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方面。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与抗震性能常混为一谈,研究者较少进行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试验研究,以致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用于它的抗震设计。这种不根据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受力特点的抗震设计方法并不能保证它的抗震能力,甚至会出现不经济不合理的抗震设计,主要体现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耗能机制、延性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方面。  相似文献   

9.
丁爱民 《河南建材》2014,(5):100-102
这里从独立基础设计、框架简图设计、基础拉梁设计、框架结构设计及结构参数等问题出发,对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的设计内容进行了分析,深入挖掘了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设计内容进行了全面反思。  相似文献   

10.
1框架结构延性的抗震性能 在我国现有的多层、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最常用的结构形式。因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比较大的建筑使用空间,还具有足够的刚度、良好的延性。然而设计不合理的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比较严重的震害。  相似文献   

11.
基于线性损伤理论,在确立混凝土和钢筋材料的损伤指标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加权系数,实现了从材料到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构件、楼层及框架结构损伤指标的计算;并按我国现行规范设计了一个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区的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Open Sees软件按上述基于材料的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损伤评估方法对其进行了增量动力分析及损伤评估。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材料的损伤模型计算方法,不仅能够很好地预测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发展过程,还能很好地评估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状态。  相似文献   

12.
框架一般由梁、板、柱所组成。框架结构的楼板大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框架间的填充墙多采用轻质砌体墙。由于框架结构布置灵活,具有较大的室内空间,使用比较方便,因此框架结构在各类建筑中应用也比较广泛。在工作中也经常遇到框架结构的设计,通过工作实践得出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多层和高层房屋建筑最常用的一种结构类型型。本文阐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4.
邱玉深 《建筑工人》2007,(10):16-17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承载能力比砌体结构高。而且具有很好的延性和整体性,特别是抗震性能良好,所以应用非常广泛。抗震设计就是要发挥和保证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这种独特的可贵性质。  相似文献   

15.
梁忠 《建材与装饰》2007,(10Z):46-47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与抗震性能常混为一谈,研究者较少进行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试验研究。以致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用于它的抗震设计。这种不根据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受力特点的抗震设计方法并不能保证它的抗震能力。甚至会出现不经济不合理的抗震设计.主要体现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耗能机制、延性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对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七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正在审批中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修订内容,通过一幢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实例,介绍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新规定在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过程及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结构变形与损伤的关系,选取层间位移角作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指标。统计分析了国内15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拟静力试验中的26组关于层间位移角的实测数据和国内外126个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试验数据,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不同性能水平时的量化指标。通过非线性静力分析和时程分析,对提出的抗震设计指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以基本抗震设防目标设计的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其各级性能水平所对应的层间位移角可以满足本文所提出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电梯小井筒设计中常在电梯井筒四周布置钢筋混凝土柱,井筒四周柱的刚度在抗震设计中对框架柱或平面产生较大影响,控制电梯井筒四周柱的刚度对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