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通过研究不锈钢材料的显微组织、化学成份、加工变形量、材料表面粗糙度以及检测条件对不锈钢铬离子迁移量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实验表明,马氏体组织比奥氏体组织容易析出铬离子;不锈钢餐、厨具冷加工过程可诱发马氏体相变,导致铬离子析出量增加;不锈钢产品表面粗糙度增加、检测温度和醋酸浓度提高都会增加铬离子析出量。通过选材、加工过程和使用过程的控制,可以有效抑制铬离子的析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材质不锈钢食具容器中铬、镍迁移量的差异,以及不同测试条件对迁移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迁移量进行测试研究.结果:奥氏体不锈钢食具容器中铬、镍迁移量远小于马氏体和铁素体;铬、镍迁移量与乙酸浓度成正比,且马氏体不锈钢食具容器的铬、镍迁移量增加幅度远大于奥氏体;浸泡静置时间对重金属迁移量的影响不明显;相同材质不锈钢食具容器的不同部位铬、镍的迁移量差异明显.结论:不锈钢食具容器的材质、乙酸浓度以及样品部位的差异对铬、镍迁移量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3.
自1959年德国人研制出第一个商品固体硫酸铬,这种被称为铬盐精或铬粉的鞣剂被愈来愈多的制革厂所接受。其原因在于它具有三方面优点:可避免因还原红矾带来的毒性及腐蚀性;可避免因自配还原铬液的质量;不稳定性;鞣制操作更为方便。我国目前生产铬粉的化工厂已有不少,而制革厂往往以铬粉的价格、碱度及含铬量作为衡量是否采用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利用石墨金属光谱法测定了多种食物内的镉、铬和铅等重金属含量,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食物中各种金属含量的差别,这种检测研究能促进食品质量安全相关标准指标的确定,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石墨金属光谱法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可信度高,并且它主要针对高盐食品中镉、铬和铅等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本文从利用石墨金属光谱法检测高盐食品中镉、铬和铅以及石墨金属光谱法在食品重金属检测  相似文献   

5.
高碱度铬鞣剂的研究 (I)高碱度铬鞣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论述了利用小分子醇作还原剂,制备高碱度铬鞣剂的基本原理,剖析了这种铬鞣剂的分子结构和其水溶液性质.  相似文献   

6.
根据乳酸、苹果酸及柠檬酸脱铬过程中脱铬液pH值、铬含量和胶原水解量的变化,研究了羧基对羟基酸脱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羧基数多,脱铬量小,胶原水解轻,脱铬液平衡pH低;升高温度可减少位阻对脱铬的影响,高温短时有利于低元羧酸脱铬,高温长时有利多元羧酸脱铬;苹果酸和乳酸脱铬前期以H~+为主,柠檬酸脱铬与温度有关,低温以H~+为主,高温以酸根为主;胶原水解物对脱铬体系的pH值有缓冲作用,量越多,缓冲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铬鞣过程中,应用多元醛酸帮助减少铬鞣废液中的残留铬含量。当采用多元醛酸用于帮助铬鞣,铬粉用量为3%时,废液中Cr2O3含量可以降至0·3g/L以下,收缩温度可达100℃以上,而且不影响后工序的染色、乳液加油操作,对成革的物理机械性能也无不良影响。这种多元醛酸助铬鞣工艺大大减少了传统铬鞣的废液含铬量,减轻了废铬液对环境的污染,是少铬鞣工艺中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国家对降低制革废水的含铬量,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归纳起来,有下面三个途径:1.提高鞣制效率,即降低废铬鞣液的含铬量。采用铬利用率高的铬鞣法,如用长链二羧酸盐作铬鞣的蒙囿剂,使裸皮对铬液的吸收率由70%提高到95%左右,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
利用啤酒废酵母制备富铬酵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啤酒废酵母为原料制备富铬酵母,确定制备富铬酵母的最适培养条件为采用麦芽汁培养基;培养温度28℃;Cr3浓度为600μg/mL,培养基起始pH为4.5,振荡培养时间为16 h,啤酒酵母添加量为50g/50 mL.对空白啤酒废酵母和富铬酵母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比较酵母富集Cr3+前后吸收峰的变化.动物试验显示大鼠对富铬酵母中Cr3+的表观消化吸收率为89.03%,大鼠对富铬酵母这种有机铬形式的吸收率大大高于普通无机铬盐.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以酶脱毛的猪裸皮为试验对象,对铬、铝、锆、钛多金属结合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以收缩温度和废液含铬量为考查指标。在铬、铝、锆最适比例范围的基础上,比较了TiO_2用量对鞣制效果的影响及蒙囿剂、混合交联剂的选择,对裸皮进行预鞣,使猪蓝湿革铬盐用量和废液含铬量进一步降低,这种猪蓝湿革用含铬量较高的废铬液进行复鞣,对治理综合厂家的废铬液污染很有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研究合成鞣剂的过程中,注意到恶唑烷具有优良的鞣性,并适合:①作为白色革的预鞣剂;②用于铬鞣时提高铬的利用率,减少废铬鞣液的含铬量;③作为植鞣革的复鞣剂,以使革具有较高的鞣透度和收缩温度,水溶物比传统植鞣革的低50%。恶唑烷虽不能单独用于鞣制,但可用于结合鞣,制成优良的革。这种革比普通革软。恶唑烷是  相似文献   

12.
无盐浸酸与铬鞣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研究了高pH值铬鞣、无浸酸(助剂)铬鞣、常规浸酸铬鞣及无盐浸酸铬鞣4组鞣前准备条件不同情况下的铬鞣。结果发现无盐浸酸铬鞣后革结合铬(Cr2O3)量最大,最小的最高pH铬鞣。无盐浸酸铬鞣的革有合格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3.
分别用普通铬粉和高吸收铬粉鞣制浸酸牛皮,对铬鞣剂的吸收情况和鞣革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吸收铬粉鞣革后废液中Cr2O3含量(0.84g/L)明显低于普通铬粉鞣革后废液中Cr2O3含量(0.96g/L),Cr2O3吸收率提高了4.2%,并且高吸收铬粉鞣制后成革中的六价铬含量(3.4mg/kg)明显低于普通铬粉鞣革的六价铬含量(4.9mg/kg),高吸收铬粉鞣制有利于清洁化生产;高吸收铬粉鞣革与普通铬粉鞣革均耐煮沸;在Cr2O3用量相同的情况下,高吸收铬粉鞣革在蓝革增重率、物理机械性能及感官性能等方面,均优于普通铬粉鞣革。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丙二酸、乳酸脱铬过程中脱铬液pH值、铬含量和胶原水解量的变化,研究了羧基、羟基对羧酸脱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脱铬前期以H~+为主,而丙二酸脱铬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及反应时间的增加,由以H+为主转变为以酸根为主;丙二酸的脱铬性能优于乳酸,即羧基更有利于铬的脱除,羟基则加重胶原的水解;有机酸对皮胶原水解能力并不取决于其酸性的强弱,而与其脱铬时所进攻的铬的结合位点有关;胶原水解物对脱铬体系的pH值有缓冲作用,胶原水解物量越多,缓冲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5.
V.  Suresh  M.  Kanthimathi  P.  Thanikaivelan  J.  Raghava  Rao  B.  Unni  Nair  肖尧 《北京皮革》2006,(2):90-95
对铬处理的严格限制是由污染控制方面的权威强制执行的,制革厂废水中的溶解总固体和氯化物使得制革工作者必须寻求一种低损耗、高吸收的铬鞣剂。本文介绍了一种铬吸收超过90%的新型铬合成鞣剂。这种新产品可作为主鞣剂跟复鞣剂使用,而且还可直接用于毛皮的脱灰,从而避免了皮革处理中传统的浸酸工序。这种改良的工艺使得废鞣液的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总固体(TDS)和氯化物分别减少51%、81%和99%。这种产品制得的皮革丰满、柔软,且收缩温度不逊于传统铬鞣革。由于该产品反应活性高,因而跟传统的铬鞣方法相比,它即节省时间又可减少需水量。因此,这种新型产品及工艺不但有利于降低污染负荷,而且应该还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丁二酸、苹果酸及酒石酸脱铬过程中脱铬液pH值、铬含量和胶原水解量的变化,研究了羟基对二元羧酸脱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羟基数增加,二元羧酸的脱铬性能增强;温度升高,可显著降低羧酸分子位阻对脱铬的影响;胶原水解物对体系pH值有缓冲作用,其量越大缓冲作用越强;前期(3h内)酒石酸以酸根脱铬为主,苹果酸和丁二酸以H+脱铬为主;3种酸中酒石酸的脱铬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解释了铬络合物的数量及它们在胶原晶格中的位置与成革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在用碱式铬盐鞣制的皮革中,铬络合物与皮革的结合方式有许多种,其中只有部分铬络合物与皮革结合的坚牢度最大,也正是这部分铬盐直接影响到皮革鞣制后的耐煮沸试验,其余的铬在中和、搭马陈放和干燥后进—步固定。这—部分铬对皮革提供了很大的额外鞣制强度。通过用二羧酸或聚丙烯酸与这部分未固定的铬或固定不牢的铬结合,成革的—部分额外强度便消失了.这就证明了上述结果。而且这种高吸收鞣法鞣制的革较常规鞣法鞣得的革鞣制强度要轻一点.鞣制强度和铬结合量之间的关系在最近一些报道中也有同样结果,铬的那些自由价键可用于进一步固定油脂,疏水添加剂和复鞣剂。如果要得到与常规铬鞣革相同的鞣制强度,用二羧酸或丙烯酸处理后的革必须加入更多的铬盐鞣制。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元素流分析方法对中国皮革行业中铬的流动和代谢过程进行剖析,构建了铬元素在制革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和代谢分析模型,建立了制革生产铬元素平衡图,识别了影响铬最终分配的关键节点和参数。结果表明:在生皮-成品革加工过程中,铬元素总投加量为6. 99kg铬/t生皮,铬元素的利用率为44. 9%,铬元素耗散比例高达55. 1%。铬的耗散主要在废水中,耗散到废水中的铬占铬元素总投加量和铬总耗散量的比例分别为38. 0%和69. 0%。含铬固废是另一个主要去向,耗散到含铬固废中的铬占铬元素总投加量和铬总耗散量的比例分别为17. 1%和31. 0%。鞣制工段铬鞣剂投加比例、铬的吸收率、蓝湿革削匀修边率、湿整饰工段铬的总吸收率是影响铬元素在制革生产分配和代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近来世界上所有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认真关注已日益增加。因此,那些工业品和消费品的生产必须努力减少环境的变异。 制革厂的主要关注点来自于铬鞣、洗涤、中和、复鞣和染色的含铬流出物。这些流出物已经赫司特公司研究,现在作者乐于介绍一种建设性的解决方法;在铬鞣的浸酸过程中加入水合乙醛酸以大大减少制革流出物的含铬量(特殊的结合,较少的析出)。这在德国、欧洲和世界上其它一些地方的许多制革厂已经得到了较好的确证。 水合乙醛酸作为感制的一种酸使胶原的氨基转变为核基,增加铬与皮胶原的结合点,从而使所提供的铬比传统躁法消耗的更好,结合的更强。 用水合乙醛酸浸酸的优点包括:特殊的铬消耗;在挤水、水洗和复践过程中的析出量被大大减少;传统躁法的盐被利用;铬的用量被减少;粒面皱纹减少;得革率增加;好的紧实的粒面;浅蓝色的蓝革;染色更加均匀;而且这种液体由自动供给系统供应。  相似文献   

20.
从常规铬鞣工艺存在的问题来看,如何再利用制革废弃物,合理使用非可再生的铬资源,减少制革废水中铬和中性盐的污染,便成为制革工作者的重要工作;改善常规铬鞣工艺中的污染问题与浪费问题势在必行。高吸收铬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不二选择,其中又以不浸酸高吸收铬鞣方法在清洁铬鞣方面前景更好。要提高皮胶原对铬的吸收效率,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对皮胶原分子进行改性,以增加皮胶原分子侧链羧基的数量,从化学的角度而言是利用化学材料预先与皮胶原反应,对皮胶原分子进行改性或修饰,增加皮胶原分子与铬盐的结合点,提高结合能力。高吸收有机助鞣剂制备的基本出发点是:用除带有羧基外,还带有其它能与皮胶原分子发生作用的活性基的双(多)官能基的化学材料先与皮胶原作用,把羧基引入皮胶原分子,使得皮胶原所带羧基数量增加,为铬盐提供更多的结合点,增加皮胶原对铬的吸收率和结合率。常规铬鞣工艺中铬鞣剂的吸收率仅为60%~80%,且鞣前必须浸酸,铬鞣后期需提碱,以帮助铬的结合;因此除废液中含有大量Cr2O3外,还存在中性盐的污染问题。基于制革废革屑水解物改性制备的含多种活性基团的高吸收有机助鞣剂,实现了不浸酸、不提碱的清洁铬鞣技术。其突出特点表现在:软化后的裸皮无须浸酸,直接经助鞣剂进行预处理;铬鞣剂用量较常规工艺节省1/3;不需提碱,浴液终点pH约为4.0~4.2;铬鞣废液中Cr2O3含量低至200mg/L以下。成革质量,包括粒面平细度、收缩温度和面积得革率与常规浸酸铬鞣工艺相比无差异。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是实施资源有效利用和循环经济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