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涛 《浙江建筑》2006,23(7):83-85
在对混凝土设备洗刷水水质测定的基础上,研究了洗涮水对水泥的凝结时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长及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抗冻、抗渗)的影响。提出了合理使用洗涮水的办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工程建设对长江水质、周边生物和堤岸安全影响,对环境敏感区某悬索桥桩基施工进行了绿色关键技术研究。筑岛平台填筑完成后,进行钢护筒施工、气举反循环钻进成孔、钢筋笼制作安装、水下混凝土浇筑、成桩检测等工序,控制钢筋笼制安和水下混凝土浇筑质量,倡导绿色文明施工,建设环境友好型工程。实践表明,桩基工程质量优良,对周边环境影响极小。  相似文献   

3.
利用双掺技术提高混凝土抗环境水侵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蕙兰  贾立群 《混凝土》1998,(6):37-40,54
本文结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水质条件,采用强化试验方法,研究了采用以掺技术来提高混凝土的抗蚀性。并在理论上对双掺技术提高混凝土抗蚀性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水生植物凤眼莲、美人蕉和黄花水龙的水质净化功能,以及这三种水生植物与生态型多孔混凝土复合应用时对被污染水质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当这三种水生植物分别与多孔混凝土复合应用时,其水质净化效果均有明显提高,其中黄花水龙对水质净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上海市城市供水管网水质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现有的管网对管网水质影响不大,水质基本稳定,但对1968年以前敷设的无涂衬的老管网应有计划地进行改造。全市屋顶水箱水质与管网水质基本没有差别,个别水箱的水质问题需通过进一步改善水箱密封性能及水箱材质来加以解决,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屋顶水箱的管理以确保供水水质。居民或街坊目前使用的镀锌钢管对水质的感官指标影响严重,需尽快改造以使供水水质的感官指标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的透水机理,对粗骨料级配、骨灰比、水灰比、细集料用量、搅拌工艺及铺装工艺等因素对透水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透水性混凝土在净化水质、减轻城市热导效应、消除噪声污染和改善光环境方面的作用.为高质量透水性混凝土地砖的研发和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废料处理模拟废水,考察除磷效果及其对出水p H值的影响,并确定其用于强化除磷的最佳投加模式。通过设计L_(16)(4~5)正交试验和控制变量试验,研究了进水pH值、反应时间、加气混凝土投加量和粒径4个因素对除磷及出水pH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除磷效果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进水pH值反应时间粒径投加量;对出水p H值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进水pH值粒径投加量反应时间。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和出水水质,最佳投加模式如下:进水pH值为7. 5~8、反应时间为10 min、加气混凝土投加量为10 g、颗粒粒径为6~8mm,此时加气混凝土对磷的吸附量为0. 051 mg/g,出水水质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光触媒的原理,光触媒材料在空气、水质净化方面的作用,研究了透水混凝土结合光触媒材料而制成的一种全新的空气、水质净化功能透水水混凝土。  相似文献   

9.
针对河道直立式硬质护岸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以预制多孔混凝土板为生态改造的基质,对6种不同孔隙率、骨料粒径及水灰比的多孔混凝土进行了抗压强度与静态水质净化试验;采用河道模拟装置测定了预制板在水体流动状态下对水质的改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设计孔隙率为30%、骨料粒径为10~20 mm、水灰比为0.30时,多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水质净化效果较好。预制多孔混凝土板对水中污染物具有良好的持续性去除效果,在秋季当水力停留时间为6 d时,对河水中COD_(Mn)、NH_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49.5%、82.6%、47.4%和39.1%。  相似文献   

10.
目前混凝土暗涵是城市引调水工程中采用的主要输水结构形式,该结构不占用城市空间、水质不被污染,但是混凝土结构可能会有裂缝的产生,影响暗涵防渗性能。某混凝土暗涵引水工程采用化学灌浆工艺对裂缝进行处理,通过超声波检测、取芯、压水等方法对灌浆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裂缝化灌工艺能满足裂缝处理的设计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