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软弱围岩中大跨度浅埋偏压小间距隧道开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弱围岩条件下大跨度浅埋偏压小间距隧道合理的开挖方法是隧道工程界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软弱围岩条件下大跨度浅埋偏压小间距隧道的动态施工及施工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比选分析,研究成果有利于提高大跨度浅埋偏压小间距隧道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水平,达到大跨度浅埋偏压小间距隧道结构设计和施工更为经济、合理的目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隧道间距和不良地质体对双孔并行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对软弱围岩条件下并行隧道的合理间距与超前地质预报效果进行了研究.以岩石力学理论为指导,对不同隧道间距工况下的双孔并行马蹄形隧道的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围岩及中间岩柱的应力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隧道间距大小对中间岩柱受力状态影响显著;Ⅴ 级围岩条件下,隧道间距应大于1.5倍洞半径;地质雷达图像能够有效反映出掌子面前方围岩中的不良地质体和隧道的衬砌情况.  相似文献   

3.
软弱围岩条件下连拱隧道施工阶段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使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贵阳小关隧道双跨连拱隧道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支护结构与围岩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受力、变形及塑性区的变化状态,从而为该隧道在软弱围岩条件下的顺利建造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等级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尚不完善,还处于探索和积累阶段,特别是在低类围岩条件下,施工更是复杂和艰难。介绍柏杨湾双连拱隧道开挖、支护等施工方法,探讨了在复杂围岩条件下双连拱隧道施工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施工经验可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考虑围岩等级、隧道净距等因素,对小净距公路隧道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将S.M.F理论推广到Drucker-Prager材料,用以描述中岩墙的复杂应力状态,并基于此评价两隧道间的相互影响;以中岩墙的塑性区贯通作为临界条件,分析了Ⅲ级和Ⅳ级围岩小净距隧道的最小抗震安全间距。研究表明,地震波动在介质突变面上的反射、叠加导致小间距隧道的中岩墙处于非常复杂的应力状态,一旦两隧道间距过小,很可能导致中岩墙的破坏。根据计算,Ⅲ级围岩下的小净距隧道的极限净距不宜小于0.75B,Ⅳ级围岩下不宜小于1.0B(B为隧道断面的开挖宽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徽杭高速公路竹岭隧道施工经验的总结,着重阐述在软弱围岩条件下,隧道的施工工艺及施工重点控制。  相似文献   

7.
以小间距TBM隧道的受力变形及地层沉降为研究目标,基于重庆交通轨道环线的TBM区间隧道工程,采用现场监控量测和有限元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间距下管片的内力分布规律及地层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小间距TBM施工下,隧道间距越小,管片受力越大;由于先行隧道提供了有效的反力支撑,右线隧道掘进产生的内力较左线隧道小。监测结果显示,小间距TBM施工下地表沉降曲线呈单凹槽状,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某隧道作为一条长大双线大跨小间距隧道,由于其进口段的双线大跨及软弱不良地质,加之隧道南口处于市区的居民密集住宅区,场地小、居民多,这些共同构成了施工中的难点.在施工中如何最大限度的将爆破震动效应控制在最低限度,确保围岩稳定、施工安全及满足市区施工对环保的特殊要求是施工中的关键问题.在施工中采用有效的减震降噪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和一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小间距隧道左右线同步施工法的一些工艺及体会,希望能给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借鉴,并希望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能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锚杆参数优化能提高隧道围岩稳定性,节省隧道建设成本.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对锚杆支护形式和参数进行优化分析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针对单拱4车道公路隧道断面大的情况,考虑了隧道处于浅埋偏压的地质条件,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对隧道的初期支护进行了优化分析.在不同锚杆横向间距与纵向间距比值条件下,研究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墙腰收敛值的变化规律,为单拱4车道公路隧道提供优化的锚杆支护方案.结果显示,当锚杆的横向间距与纵向间距比值接近于1时,能够更有效的控制围岩的变形.  相似文献   

11.
应用RMR分析了岩石的稳定性,同时应用普氏理论对巷道围岩坚固性进行运算,最后运用phase2有限元分析模拟巷道周围应力的分布情况,结合以上三者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爱普铁矿巷道稳定性的综合评价,并对巷道维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结果表明,合理的巷道围岩压力分析和模拟,能够正确地反映围岩的分布特征,对今后预测评价巷道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利用温度结构间接偶合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多年冻土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应力集中区和围岩变形,以选取合理的开挖方案和衬砌结构形式;通过热应力分析,分析多年冻土隧道施工环境温度场与多年冻土围岩稳定的关系,得出施工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多年冻土围岩的稳定影响并不是在于其引起的强度变化,而是在于其引起的裂隙状态变化,明确了施工温度场对多年冻土围岩稳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因融化造成的局部崩塌,该结论可为多年冻土隧道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跨度隧道围岩竖直压力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隧道工程设计、施工时,正确计算围岩压力对于隧道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结合大跨度隧道工程实例,对目前普遍采用的几种隧道围岩压力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各压力公式的适用性和本质的统一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研究深埋膨胀性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后的安全稳定性,依托埋深约为88m的小河沟黄土隧道工程深埋段,借助FLAC~(3D)软件,对设计变更前后的隧道开挖与支护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围岩应力和变形、联合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前方未开挖段的土体位移情况。结果表明,深埋膨胀性黄土隧道施工中,使用管棚外插超前小导管注浆进行超前支护,配合钢拱架和锚网喷联合支护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围岩整体强度和自稳能力,承担围岩荷载,减小土体位移,提高施工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吴卫星 《中国煤炭》2012,38(1):60-63
根据恒昇煤业开采区域其构造简单、地应力小、石灰岩顶板厚度大、强度高和分布稳定等特点,通过对井下巷道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围岩组分、地应力状况信息的收集整理,对顶板岩石采样进行了力学实验分析及巷道围岩FLAC3D数值模拟,确定了围岩的稳定性类型和应力分布,进而对裸顶支护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并提出支护设计.井下应用表明,所在区城裸顶支护是可行、高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由于隧道所处的特殊地质环境,如埋藏深、地应力高、温度高、渗透压高,存在各种节理、裂隙等不连续面等,这些因素对隧道围岩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与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的解析方法和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相比,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精度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通用性和灵活性,已成为解决岩土工程问题有效的工具之一。文中介绍了有限元、边界元、离散元等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在隧道围岩稳定性中的应用情况,并指出了在数值模拟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马鞍石隧道围岩地质条件为基础,以设计资料为依据,根据岩块力学参数试验成果和岩体工程地质研究的分类成果,运用Hoek-brown等经验准则确定了岩体力学参数,运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程序对Ⅳ类围岩全断面开挖后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建模和分析计算,对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18.
隧道围岩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地下结构设计理论和岩石屈服的Drucker-Prager准则,考虑到了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采用有限元的分析方法对广西柳州一处公路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开挖方式、开挖顺序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对围岩的开挖过程进行模拟。确定不同开挖方式下隧道围岩的位移、应力状态,以及位移、应力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隧道施工过程中开挖方案的制定、支护时间的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连拱隧道不同结构形式的力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比直中墙连拱隧道和曲中墙连拱隧道在结构设计,施工工序等方面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对相同条件下,两种结构形式的连拱隧道的中墙稳定性重点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了曲中墙连拱隧道相对于直中墙连拱隧道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of the 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odel (NAT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double-track railway tunnel through semi-hard dolerite rocks. The Japanese National Railways have studied and employed the NATM for their various tunnel projects since around 1976, and this tunnel, the Miyana Tunnel, can be considered as a forerunner for the NATM application in Japan. The agreement or lack of agreement between the calculated and the measured values are compared for convergences, ground displacements, axial forces in rock bolts and stresses in shotcrete layer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unnelling in semi-hard rocks by the NATM are carefully studied, and the appropriate design systems are introduc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afe and economical construction methods. The measured values are generally on the safe sid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alculated values,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a tunnel in semi-hard rock could be reasonably conceived and carried out by linear elastic numerical analysis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