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成品单价只有几元钱甚至几毛钱的食品企业集团,如何才能做到“有出货的机会就能马上出货”?一个生产厂遍布全国,多条产品线大相径庭的企业,如何实现平衡与动念控制,保证全国供货?一个有着10年历史的企业集团,如何在继承过去的大量数据,建设适合目前需求的系统的同时,又能备战未来更大数据量的挑战? 康师傅IT抉择虽然一袋方便面只有1毛多的利润,但是顶新集团却在过去的几年中投资了6000多万元用于ERP的建设。“自家后院有黄金,但是却不知道挖掘,这是没有ERP系统的企业所面临的问题。”顶新国际集团(康师傅)资  相似文献   

2.
虽然有厂商不惜代价的投入,还有业界的媒体、渠道等吆喝呐喊,但是ERP系统的生命周期,却也迎来了第一次低迷——对企业,必须面对与企业业务“两层皮”的持续诟病,同时市场上很多其他的软件系统也在悄悄吞食着原本属于ERP系统管辖的范畴——只见“螺旋”,不见“上升”。  相似文献   

3.
当上至政府下至企业都将ERP奉若神明,当有关ERP的报道充斥各大媒体之时,对ERP的质疑声却不断响起……一、传统ERP,困境重重各大ERP厂商和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20年来我国企业在应用MRP-Ⅱ/ERP系统方面投资80亿元人民币,但是成功率不到10%,达到预期目标的更是寥寥无几。” 不仅在我国ERP的实施难以见效,即便是在管理基础相对较好的美国,因为实施ERP而使自身走向困境的企业也不为鲜见。最为有名的两个例子是:著名的DELL公司,在投入2亿多美元、耗时2年后,不得不疲惫不堪地宣布取消实施ERP系统;另一个更为可…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如大多数企业一样,很多出版行业单位也在积极进行企业ERP系统的建设或改造工作。但是很多出版单位ERP系统的建设推广进度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各个企业在推广、实现自己的ERP系统时都会遇到不同的阻力和困难,其中用户交互方式是否便捷、是否让用户快速接受是能否迅速实施ERP系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几年前ERP(企业资源计划)曾经风靡一时,备受企业追捧。但是,当企业实施ERP之后,才发现成效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太远,以至于“ERP讨时论”和“ERP不适应国情论”的思想凸现。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不确切的。从产品的发展角度看,ERP还远远不够成熟,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何谈过时,中国  相似文献   

6.
王琨  曹颖 《软件工程师》2004,(12):55-56
从我国第一家企业实施MRPⅡ至今,ERP宛如一曲经典老歌,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风行了20多个年头。国内的ERP项目虽然保持着较高的上线率,但是应用效果与企业的期望值总有些距离。伴随着ERP实施成功率不高的舆论,“ERP过时了”、“ERP是企业应用的另一个黑洞”等论调不绝于耳,那么如何定义成功的ERP?ERP成功的标志是什么?笔者欲从下述几方面给予探究。  相似文献   

7.
物流管理推动ERP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勇 《软件世界》2003,(5):81-82
被捆住手脚的ERP 当时间进入2003年,各大ERP厂商和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20年来我国企业在应用MRP-Ⅱ和ERP系统方面投资80亿元人民币,但是成功率不到10%,达到预期目标的更是寥寥无几。”不仅在我国  相似文献   

8.
基于"软件人"技术的ERP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本文对ERP发展趋势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软件人”技术的ERP系统。利用“软件人”的自主性(autonomy)、社会能力(social ability)、自适性、自学习、自组织、遗传、移动、协调等特性.基于“软件人”技术的ERP系统有助于解决目前ERP系统普遍存在的智能程度不高、系统不易维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瑞 《网友世界》2014,(19):20-21
上世纪中叶,由于库存管理订购点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物料需求计划”,也叫MRP就随之而产生,随后经过三个阶段的演变之后,形成了当今的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又称为ERP。目前看来,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范围仍然较小,大部分都只是建立却未能正常使用,真正建立并且成功使用的企业占总企业数量的30%,并且这一数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没有发生变化。最近几年,云计算快速发展,并且在诸多行业中都展现出云计算的优势,所以云计算的出现有望改变ERP系统应用更广泛的问题。最初的云计算是随着“谷歌101计划”都提出而诞生,随后出现了各种版本的云计算,但是目前依然存在的云计算被认定为最为合理的云计算。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产生以及大量应用,使得人们可以将ERP统与云计算相融合,从而让ERP的成功率和使用率得到显著提高。ERP使用率和成功率得到提高之后,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显著缓解中国的劳动就业压力,从而可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这些对于企业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需要尝试通过云计算对ERP系统进行一些改进以求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ERP很尴尬     
《计算机》2002,(24):12-12
ERP的尴尬在于呼声很高,但是普及化程度不高,实施成功率低(不到20%,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系统利用率低,未达到资源优化的效果。“叫好不叫座”成了目前ERP尴尬地位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施ERP加速企业信息化进程,是现代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国内ERP的实施成功率却普遍不高。目前关于怎样提高ERP实施成功率的研究很多,但是大都是从理论角度阐述,该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对ERP实施进行研究,介绍知识系统在ERP系统中的结合和应用,并围绕了企业知识介绍了知识管理系统的模块和安全性设计,使ERP实施从方法论研究领域走向实际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管理信息化”、“技术信息化”这些提法在实践中越来越不确定,因为在应用层面越来越相互融合渗透。比如PDM通常被划到技术信息化范畴,但是在具体项目中:PDM系统是面向新产品和变形产品定单的,其流程从销售部门开始,包括技术、生产、物资以及综合管理。从这一点来看,显然和CAD/CAM之类不同。一位台湾朋友曾经介绍了这样一个PLM项目:企业原来有ERP系统,但是认为其已经落后了,因此要上PLM系统,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ERP市场的逐渐成熟,随着ERP产品价格的日益下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ERP软件运用于日常的企业事务。但是针对这些ERP系统软件的外部入侵者的攻击和损害和来自内部用户的恶意攻击、欺诈和系统滥用的机会也在呈指数级的增长,这样导致了企业即便是成功的实施了ERP系统,但在用户的使用反应速度上却极其缓慢,系统安全不堪一击。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企业ERP系统软件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2002,(23):33-33
ERP历来就是功能高度全面和自动化系统的代名词,而2002年5月20日,“简洁实用奖”这个新名词却首次出现在国内ERP专业市场上。速达E2V3.0不仅入围国内十款主流ERP软件,并唯一荣获“简洁实用奖”。  相似文献   

15.
记者王好范根定报道 5月8目,在顶新集团全线购买微软正版软件签约仪式上获悉:以“康师傅”这一家喻户晓的食品品牌而闻名的顶新国际集团将购买微软的Windows NT4.0服务器等产品,以实现其全国60多个行销网点的电脑联网,此举使顶新成为微软又一家大宗软件用户。这次微软向顶新提供的产品有:Windows NT4.0服务器、Microsoft SQL Server 6.5数据库管理系统、System Management Server1.2、网络管理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基于软总线及软构件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开发技术,阐述了软总线技术及面向行业的软构件库设计方法;提出了采用“主动服务”机制的ERP软件运行模式;设计了面向包装行业的ERP系统,并付诸实施。实施表明基于软总线及软构件的ERP系统具有开放性好、模块重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与网络》2008,34(16):1-1
经过20世纪90年代财务管理软件和21世纪初期ERP应用的洗礼,财务管理软件和ERP已然成为企业的生命线,尤其是ERP系统。但是当ERP系统在运行时,有可能会出现问题,有时可能使整个系统在瞬时间崩溃,风险造成的损失可能是企业无法估量和承受的。因此业内专家指出:是否有一个运行有效的内部审计系统将决定企业是否能真正通过ERP获益。  相似文献   

18.
ERP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但是要实施好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因此,有人提出了ERP成功的方程式:“(D C)×M=S”,其中D是delivery(交付),C是cost(成本),只要在有限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财力成本内完成ERP系统的顺利交付,然后在M(management-管理)的加乘效应下,即可实现ERP项目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ERP管理系统体现了现代管理思想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完美融合,是为了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ERP的概念内涵,继而对企业实施ERP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国外软件公司开发的ERP软件尽管功能强大,但是往往与国内企业实际情况不甚相符。国内的很多适合国情的ERP软件系统又造价昂贵,不适合中小企业使用。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讨了中小企业在导入ERP管理系统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文崎 《数码世界》2003,2(7):28-29
企业秉承“通过信息共享,提升公司经营管理的效率,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信条,进行着信息化的建设。纷纷上马了企业信息化标志性工程——ERP系统。由于激烈的竞争环境导致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例ERP难于全面覆盖企业业务,借助其他应用系统提高ERP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