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计算机辅助故障树的建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发展与普及,它在可靠性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就应用计算机对故障树分析(FTA)中的辅助建树、辅助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与辅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自动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与辅助分析,主要讨论了MATLAB软件用于控制系统的动态仿真、时域响应分析、频域分析和根轨迹分析等.,在科研、生产和教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前,计算机辅助审计是在审计领域中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计算机辅助审计与传统的手工审计相比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优势,不仅节约了审计时间,还减少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量。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深入应用,需要进行审计的电子数据越来越多,将数据库技术应用到计算机辅助审计中,可以提高审计效率,有效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因此,数据库技术受到审计人员的喜爱,在计算机辅助审计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笔者首先简要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其次结合我国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审计中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与持续审计等方面的应用,希望为我国实施计算机辅助审计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张旻  王新 《自动化仪表》2010,31(2):58-61
为解决PVC生产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采用PLC与工业控制计算机共同构成控制系统的方法,实现了对PVC生产系统中配混部分的高精度、高可靠性控制。实际运行表明,该PLC系统能够对PVC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自动监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及自动化水平;同时也验证了采用现场总线技术与PLC集成形成的控制系统是切实可行的,系统具有潜在的市场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该文阐述了描述线性控制系统的四种主要数学模型及其计算机辅助分析的方法,介绍了控制系统建模和计算机辅助分析的MATLAB函数及其MATLAB实现方法,尤其是用动态仿真工具箱Simulink建模,利用LTI Viewer进行控制系统的辅助分析的方法,能实现从系统建模到系统的分析和仿真,全过程都是可视化操作。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目前审计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结合国内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现状及特点,以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分析为线索,对数据库技术在我国面向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数据库技术在持续审计中的应用,从而为我国实施计算机辅助审计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自动控制系统规模的增大,结构的日趋复杂,越来越多的控制系统中引入了计算机,由计算机来直接控制系统的工作状况,整个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问题自然就落在了计算机上计算机控制系统故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利用现代控控制理论、可靠性理论、数理统计、等多种理论与技术实现对计算机控制系统故障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保飞行控制系统的任务可靠性和安全可靠性,国外先进民机飞行控制计算机均采用余度技术。非相似余度技术采用完全不同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余度通道,产生和监控飞行控制信号,可避免多通道余度系统共性故障的产生,达到较高的可靠性。文中针对非相似余度设计技术,深入研究波音和空客飞机飞控计算机的余度技术,分析其飞控系统的可靠性,再根据我国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提出了我国民机飞控计算机余度设计的一种方案,并且用可靠性理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审计软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目前审计领域研究与应用的一个热点.为了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一些审计软件被设计出来.结合国内外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常用审计软件的分类、特点及功能,并从功能上对国内外审计软件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审计软件的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研究与应用审计软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我国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的不足,根据火电厂的现状和PROFIBUS的技术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PROFIBUS的分散控制系统.探讨了在现有分散控制系统基础上融入PROFIBUS的总体实现方案,给出了提高系统实时性和可靠性的原则以及PROFIBUS在分散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范围.系统采用混合型两级网络结构,详细讨论了PROFIBUS之间及其与DCS之间的网络通信,分析了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指标.对解决我国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的不足和实现全面信息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潜在问题是影响大型复杂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神经网络是一种新的潜在问题分析方法, 但是其分析结果难以解释.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路结构的神经网络模型 (Neural network model based on circuit architecture, CArNN), 将 CArNN 作为个体进行集成, 形成神经网络集成用于潜在问题分析. 对 CArNN 模型的鲁棒性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两个保证模型鲁棒性的约束条件. 利用此方法对一个经典电路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 此方法对潜在电路的正确识别率达到94\%.  相似文献   

12.
潜电路分析(SCA)是保障电路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研究电力电子变换器电路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变换器邻接表模型的潜电路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搜索变换器邻接表得到所有的电路模态,然后根据线索表去除冗余的和正常工作的电路模态,从而得到所有的潜在电路模态.最后以四阶升压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潜电路分析为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和设计软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纺织品色牢度计算机辅助检测是企业产品实施自动测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着重分析了纺织品色牢度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总体结构和关键技术的实施。采用计算机图形学原理和技术、颜色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等技术,研制了纺织品色牢度计算机辅助测试客观评级系统,并以实例结果验证了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以军用电子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可靠性设计要求为背景,在详细了解目前航空航天、军用系统等领域一项重要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工具——潜在通路分析的相关技术基础上,研究了军用电子设备自动测试系统中潜在通路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并实践了在自动测试系统中进行潜在通路分析的方法,进而研究了在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中实现潜在通路自动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可靠性是航空火控系统主要指标,而容错技术是提高航空火控系统可靠性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可靠性原理和容错技术,分析了容错技术在火控系统中的应用,并用实际火控系统:飞机军械检测系统、平显自检系统,分别分析了故障检测技术、屏蔽技术和动态冗余技术,最后对火控计算机实现容错式硬件和容错软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Lagrange和Hamilton运动方程是分析力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和方法论。应用Lagrange和Hamilton原理建立复杂非线性电路保守动力学方程模型是一种形式化可行的方法。对非保守的动力学系统,定义描述电路系统的荷控支路和链控支路的微观结构概念,应用Hamilton结构的方法,可以得到与La-grange结构等价的方程组;考虑大规模电路系统的复杂性,依据电路系统荷控支路和链控支路微观结构的概念,给出具有控制参量的Lagrange和Hamilton函数,以及具有相应关联矩阵和联接矩阵形式的Lagrange和Hamilton的动态方程;分析了保守和非保守复杂系统拓扑结构关系的描述和其动力学系统的建模,其建模过程具有规范性和方程具有对称性。虽然数学推导过程繁琐,但适合于计算机辅助形式化分析;基于Hamilton方法建立的电路模型为一阶微分动态方程组,特别适合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17.
编码支撑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分析了编码技术在企业的应用现状和需求,指出面向特定行业和企业产品开发的通用编码规则的建立和计算机辅助编码支持系统的应用是编码技术过程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文中侧重于计算机辅助编码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研究了编码基础对象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编码管理的对象模型和实现编码支持系统的层次结构,并以编码惟一性保证和编码资源回收为例论述了核心编码服务功能的具体实现。最后,给出了基于文中研究成果开发的编码支持系统在企业实施的具体实例,该系统已经在企业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克服基于定性仿真的潜在通路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改进的Q3算法(ImQ3),并将其用于潜在通路分析(SCA).ImQ3对Q3算法作了3方面的改进:定性状态描述的改进,单调约束关系的改进以及步长精炼技术的改进.分别用定性仿真.Q3算法以及ImQ3算法对一个典型电路进行潜在通路分析.统计结果发现,ImQ3算法的正确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对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起源、现状发展及前景的分析,较全面地分析了各种绘图软件在环境艺术设计应用情况,对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展示了电脑应用技术将对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前景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安全可靠无线测控数据传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无线数据传输的关键技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应用于测控过程的实例证明,其结果是可靠、安全的,从而为特殊领域的数据传输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