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研究语音信号噪声抑制问题,针对噪声污染干扰正确语音的传输,传统采用的HHT噪声抑制方法有多尺度滤波和阈值去噪,对所有的IMF分量进行处理,没有将IMF分量中的有用信号和噪声信号区别开来,去噪效果受到抑制.为使去噪效果更好,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能量分析的阈值去噪方法,对含噪信号经过Hilbert-Huang变换后的IMF分量,对于信号和噪声能量分布的特点进行能量分析,将加噪信号中有用信号和噪声信号分离开,再利用阈值去噪方法完成去噪.通过仿真,可观察出语音信号的噪声得到了抑制,能够准确识别语音信号,并且比小波方法简单,不用选择小波基和确定分解层数,不用选择判断阈值,就能够达到或接近小波去噪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利用传统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处理脉搏信号时,经验模态分解(EMD)分解精度低,并且存在模态混叠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HHT方法。结合时变滤波(TVF)对脉搏信号进行EMD得到一系列本征模态函数(IMF),采用相关系数法提取有效的IMF分量,并对其运用希尔伯特变换得到脉搏信号的Hilbert谱和边际谱。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分解精度,有效解决模态混叠问题,同时去除信号中的干扰成分,得到的Hilbert谱和边际谱能够准确反映脉搏信号的时频特性。  相似文献   

3.
希尔伯特-黄变换在电力谐波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系统中的故障暂态信号多为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希尔伯特-黄变换(HHT)被认为是专门针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分析方法.将HHT引入到电力系统谐波检测中,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获得谐波信号的本征模态函数(IMF),通过选取IMF并对其进行Hilben变换,提取出IMF分量的瞬时频率和瞬时幅度.利用合成的IMF分量的Hilbert谱分布,对故障暂态进行了时间-频率-振幅的联合分析.仿真研究表明:基于HHT的故障检测方法能充分提取故障信息,故障定位准确,提高了故障检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HHT的语音增强算法研究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增强是语音识别、语音编码等语音分析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语音信号的处理过程。回顾了语音增强算法的发展历程,提出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HHT)算法的语音增强算法。使用HHT对含噪语音进行EMD变换,得到各阶IMF分量和残差,对高频的IMF分量采用小波去噪的软阈值方法进行处理,把经过阈值处理的高频IMF和低频IMF相加,得到增强的语音信号。针对三种典型噪声(白噪声、babble噪声和volvo噪声)的降噪问题,应用HHT算法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传统HHT方法在分析谐波时存在模态混叠现象,不能有效得出各次谐波分量,所以本文采用基于小波分解的HHT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方法根据小波分解进行频带滤波,然后再利用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分解得到准确的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最后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各次谐波分量频率和瞬时幅值,解决了传统HHT方法存在的模态混叠问题。首次将改进的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方法用于石油钻机系统中,并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石油钻机电网谐波源模型,仿真谐波电流信号,并将改进型HHT方法与传统的HHT方法进行对比,比较结果验证了改进型HHT方法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小波阈值去噪在对图像进行去噪时,并不能很好地保留图像的细节纹理等边缘信息部分.针对这一不足,结合了稀疏表示相关的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正交匹配算法相结合的图像去噪算法.首先选取小波函数对含噪图像进行处理,分离出图像的高频和低频小波系数,然后对高频系数结合正交匹配追踪算法,通过多次反复迭代求得高频稀疏分量,再结合低频分量,用逆小波变换得到恢复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噪声条件下,该算法能取得较好的峰值信噪比(PSNR),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煤矿电网电能质量扰动复杂、采用小波分析技术解决扰动暂态过程存在小波基选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HT的扰动起止时刻检测方法。该方法以电压缺口为例,在30dB和40dB噪声环境下,首先采用EMD算法对电压缺口信号进行分解,得到IMF1分量、IMF2分量、IMF3分量和剩余分量R;然后对含有高频部分的信号即原始信号、IMF1分量、IMF2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得出通过瞬时幅值曲线中突变点位置可以检测扰动起止时刻的结论;通过对比原始信号、IMF1分量、IMF2分量的扰动起止时刻检测值,最后选用了误差最小的IMF1分量的瞬时幅值进行扰动起止时刻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高、抗噪声能力强。  相似文献   

8.
微电网HHT谐波检测与时频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微电网谐波、突变等复杂非平稳信号的精确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ilbert-Huang变换(HHT)的微电网谐波检测与时频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保形分段三次埃尔米特插值法拟合极值点曲线,对谐波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D),得到有限个固有模态分量(IMF)并进行Hilbert变换,最终计算各个IMF分量的瞬时频率和瞬时幅值,实现微电网谐波等非平稳电能信号的时频特性精确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谐波信号频率成分、幅度及电压突变时刻。相对于FFT变换及传统HHT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时域区分特性,可满足微电网谐波微机检测的工程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HHT倒谱系数的说话人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LPCC只反应语音静态特征且不能突出其低频局部特征问题,提出一种以HHT倒谱系数为特征的说话人识别算法,HHT的经验模态分解使语音的低频局部特征得到更好的描述,Hilbert变换能够刻画语音动态特性,改进了LPCC的不足。用经验模态分解将语音分解为一系列固有模态函数分量并做Hilbert变换求得Hilbert边际谱,计算总边际谱的对数功率谱并做DCT得13维倒谱系数,将此特征送入高斯混合模型进行说话人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HT倒谱系数的说话人识别算法,相较LPCC识别率提高了12.59%,但特征提取时间增加了19.27 s。  相似文献   

10.
图像的有效去噪是图像信息预处理的关键步骤,该文描述了利用正交小波变换和软阈值方法对数字图像的去噪的实现算法。它主要包含正交小波变换、阈值去噪与小波反变换部分,其中,正交小波反变换是指对包含噪声的数字图像进行正交小波变换,得到小波系数;阈值处理是指对小波系数进行软阈值处理,去除噪声;正交小波反变换是指对去噪后的小波系数进行正交小波反变换,得到去噪图像。此外,为了减少图像边缘失真,进行了滤波处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快速离散曲波变换的图像去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高球  王正勇  吴晓红 《计算机应用》2008,28(12):3138-3140
Curvelet变换可以更好地表示曲线奇异函数的异向性及图像边缘,因此更适合于多尺度图像去噪。针对传统阈值法存在的不足,在分析wrapping方法的快速离散曲波变换基础上,提出结合Cycle Spinning循环平移方法的菱形块阈值规则去噪法,并自适应地对不同的Curvelet子块进行阈值化。该方法可以消除由于Curvelet变换缺乏平移不变性而产生的图像失真,并且更好地利用曲波系数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小波去噪、曲波硬阈值去噪、曲波软阈值去噪、曲波软硬阈值折中法去噪相比,使得去噪图像的峰值信噪比更高,视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环境干扰及光学元件不稳定等因素往往会造成钢板表面图像照度不均,钢板表面的微小缺陷具有图像灰度不均、对比度低、形态微小等特点,给后续图像分析和缺陷识别带来因难。为此,提出一种钢板表面低对比度微小缺陷图像增强和分割算法,以消除照度不均并突出缺陷信息,从而有效分割缺陷目标。方法 采用小波-同态滤波算法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即先利用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分解,再基于同态滤波对小波低频系数进行图像灰度修正,同时对高频系数进行高通滤波,然后将处理后的小波低频系数和高频系数进行重构得到增强的图像,从而达到消除照度不均、增强缺陷细节信息的目的。最后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法)确定自适应阈值提供给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结果 采用本文算法对钢板表面多类型低对比度表面微小缺陷进行研究,有效消除了光照不均;单一的Otsu阈值分割和Canny算子难以有效检测这些缺陷,而本文Otsu-Canny算法的正确检测率达96%。结论 采用小波-同态滤波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后,再利用Otsu-Canny算法对钢板表面多类型、低对比度的微小缺陷进行边缘检测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种小波和脊波联合去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小波变换不能有效地处理图像中的奇异线,而脊波变换能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块的小波和脊波联合去噪方法。该方法把噪声图像分成一定尺寸的图像块并选择其中的同质块和非同质块;利用小波去噪方法处理同质块,而非同质块用脊波去噪方法处理得到去噪后的图像;用维纳滤波器进一步处理去噪后的图像。实验表明,该方法与单纯的小波去噪方法和脊波去噪方法相比,信噪比有了较高的改善,能有效地保留图像的边缘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4.
杨居义 《计算机工程》2010,36(5):207-209
提出基于第2代Curvelet变换的彩色图像去噪算法,克服小波变换在表达彩色图像边缘的方向特性等方面的内在缺陷。该算法适合分析二维彩色图像中的曲线或直线状边缘特征,且具有较高的逼近精度和稀疏表达能力。通过Matlab对512×512的Lena和Babon彩色图像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视觉效果和性能指标方面都优于小波和Ridgelet算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HMT模型的图像去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殷明  刘卫 《计算机工程》2012,38(5):213-215
实小波变换域中的图像去噪会产生伪Gibbs现象,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的隐马尔可夫树模型(Q-HMT),并应用于图像去噪。模型结合四元数小波变换理论与HMT模型,体现小波系数层间的相关性,捕获小波系数邻域的统计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图像去噪效果在峰值信噪比以及视觉效果上均优于经典的去噪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不考虑噪声的统计分布,仅使用傅里叶变换或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降噪处理会带来图像的失真(扭曲)的问题,提出基于变换域和噪声估计的图像去噪方法。算法根据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对图像的有效表示侧重点不同,以及图像噪声在不同变换域下的统计特性,提出先将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根据噪声的统计特性构造传递函数H,使用Wiener滤波器进行降噪处理,得到一次降噪图像;再对图像再进行小波变换,根据噪声在小波的各尺度下,以及同一尺度下的不同特性,分别采用软门限降噪法和MMSE准则的降噪方法,得到二次降噪图像。仿真实验证实,该算法能有效提高降噪效果,降噪后的图像不失真,包含噪声少。  相似文献   

17.
图像去噪是图像处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改善降质图像质量,根据Donoho提出的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分析了维纳滤波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维纳滤波的小波包变换图像去噪方法。利用修正维纳滤波对噪声图像进行处理,用处理后的图像计算噪声的标准方差,以此作为小波包的阈值。利用小波包对维纳滤波后的图像进行分解,实现对图像的低频和高频部分分别进行分解,用计算出的阈值对小波包树系数进行软阈值处理。利用小波包逆变换来获取去噪后的图像。结果表明:在噪声方差为0.01时,经该算法去噪后图像的PSNR比小波包自适应阈值去噪后的PSNR高出8.8 dB。该算法不仅能有效地去除加性高斯白噪声,而且能很好地保留边缘信息,极大地改善了图像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对接管角焊缝进行超声检测的过程中,由于检测的工件结构复杂并且仪器设备本身会受到电信号干扰,所以检测得到的A扫信号存在噪声,在检测图像中会出现“伪像”,从而造成检测困难。如果想要提高检测图像的质量,对于A扫信号的除噪尤为重要,所以提出小波去噪和经验模态分解相结合的角焊缝缺陷信号重构方法。首先分析接管角焊缝结构特点,进行相控阵检测试验,得到缺陷检测数据;然后着重分析了裂纹与未熔合缺陷信号,完成对其的经验模态分解与重构;最后通过对原始信号进行小波去噪及经验模态分解与重构,从而达到了比传统的算法更高的信噪比与更低的均方误差,说明本算法有更好的去噪效果,更有利于超声回波信号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如何选取阈值是小波图像去噪的关键,在图像去噪的同时,还应尽量保留图像的边缘信息,基于这一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学的小波去噪算法。用数学形态学算子对图像小波变换后的小波系数进行处理,并结合半-软阈值去噪技术。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去噪的同时,很好地保留了图像的边缘信息。  相似文献   

20.
基于偏微分方程与维纳滤波的混合去噪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燊  侯榆青  杨旭朗  韩敏 《计算机工程》2010,36(10):193-195
提出一种小波变换与偏微分方程(PDE)结合的混合图像去噪方法,通过窗口改进的维纳滤波处理,运用偏微分综合模型进行二次滤波,其中的偏微分综合模型由2个权重函数将PM方程、方向扩散方程和LLT高阶PDE相结合构建形成。实验结果表明,该混合图像去噪方法能够克服以上3种PDE模型和维纳滤波的不足,增强图像去噪和边缘保护能力,去噪后可得到较好的图像视觉效果,提高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