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种有效的K-means聚类中心初始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K-means算法由于随机选取初始聚类中心,使得聚类结果波动性大;已有的最大最小距离法选取初始聚类中心过于稠密,容易造成聚类冲突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对最大最小距离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最大距离积法。该方法在基于密度概念的基础上,选取到所有已初始化聚类中心距离乘积最大的高密度点作为当前聚类中心。理论分析与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相对于传统K-means 算法和最大最小距离法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高的准确率和更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改进的K-means聚类k值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聚类算法中,聚类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最佳[k]值的选择。典型的[K]-均值算法中,聚类数[k]需要事先确定,但在实际情况中[k]的取值很难确定。针对手肘法在确定[k]值的过程中存在的“肘点”位置不明确问题,基于指数函数性质、权重调节、偏执项和手肘法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k]值选择算法ET-SSE算法。通过多个UCI数据集和[K]-means聚类算法对该算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k]值选择算法相比于手肘法能更加快速且准确地确定[k]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K-means算法易受初始聚类中心影响而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萤火虫智能优化和混沌理论的FCMM算法。首先利用最大最小距离算法确定聚类类别值K和初始聚类中心位置;然后以各聚类中心为基准点,利用Tent映射构建混沌空间,通过混沌搜索更新聚类中心,以降低初始聚类中心过于临近的影响,并改善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FCMM算法的平均聚类精度相较于经典K-means算法和FA算法分别提高了7.51%和2.2%,成功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提高了划分初始数据集的效率和寻优精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的聚类算法K-means对初始中心点的选择非常依赖,容易产生局部最优而非全局最优的聚类结果,同时难以满足人们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的需求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MapReduce的改进K-means聚类算法。该算法结合系统抽样方法得到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集来代替海量数据集;采用密度法和最大最小距离法得到优化的初始聚类中心点;再利用Canopy算法得到粗略的聚类以降低运算的规模;最后用顺序组合MapReduce编程模型的思想实现了算法的并行化扩展,使之能够充分利用集群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从而适应海量数据的应用场景;文中对该改进算法和传统聚类算法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证明其性能优于后者;这表明该改进算法降低了对初始聚类中心的依赖,提高了聚类的准确性,减少了聚类的迭代次数,降低了聚类的时间,而且在处理海量数据时表现出较大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K-means算法存在的缺陷,引进人工鱼群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鱼群和K-means的混合聚类算法。聚类样本中心点初始化时,人工鱼各维参数随机选择在对应属性两个极值之间,同时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收敛效率,寻找全局最优,首先对随机选取的一小部分人工鱼进行K-means操作,然后对全体人工鱼的追尾算子引入粒子群策略,引导其学习,模拟人工鱼的行为。通过Matlab仿真实现算法,在费雪鸢尾花卉数据集和葡萄酒质量数据集进行了实验,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数据环境下K-means聚类算法聚类精度不足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化抽样聚类的K-means算法(OSCK)。首先,该算法从海量数据中概率抽样多个样本;其次,基于最佳聚类中心的欧氏距离相似性原理,建模评估样本聚类结果并去除抽样聚类结果的次优解;最后,加权整合评估得到的聚类结果得到最终k个聚类中心,并将这k个聚类中心作为大数据集聚类中心。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OSCK面向海量数据分析相对于对比算法具有更好的聚类精度,并且具有很强的稳健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初始聚类中心不合理的选择会导致K-means算法的聚类结果局部最优,且降低聚类算法收敛速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近邻传播算法和最大最小距离算法联合计算初始聚类中心的算法(APMMD).该算法通过近邻传播算法从整个样本集中获得Kap(Kap>k)个具有代表性的候选中心点,再利用最大最小距离算法从Kap个候选中心点中选择...  相似文献   

8.
针对K‐means算法随机选择初始聚类中心所出现的样本聚类结果随机性强、稳定性低、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和得不到全局最优解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均值与最大距离乘积的初始聚类中心优化K‐means算法。该算法首先选择距离样本集均值最远的数据对象加入聚类中心集合,再依次将与样本集均值和当前聚类中心乘积最大的数据对象加入聚类中心集合。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K‐means的算法以及另一种改进算法相比,新提出的聚类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杨华晖  孟晨  王成  姚运志 《控制与决策》2019,34(6):1219-1226
针对高维数据聚类中K-means算法无法有效抑制噪声特征、实现不规则形状聚类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目标点特征选择和去除的改进K-均值聚类算法.该算法使用闵可夫斯基规度作为评价距离进行目标点的分类,增设权重调节参数a、重置权重系数α进行特征选择和去除,可有效减小非聚类指标特征带来的噪声影响.算法验证实验选取UCI真实数据集和人工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验证改进算法对抑制噪声特征的有效性,与WK-means、iMWK-means算法进行实验对比,分析聚类学习时特征选择的适用性,同时寻找最优的距离系数beta和权重系数α.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集中式系统框架难以进行海量数据聚类分析的问题,提出基于MapReduce的K-means聚类优化算法。该算法运用MapReduce并行编程框架,引入Canopy聚类,优化K-means算法初始中心的选取,改进迭代过程中通信和计算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聚类质量,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以及优良的扩展性,适合用于海量数据的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K均值聚类方法采用聚类前随机选择聚类个数K而导致的聚类结果不理想的问题,结合空间中的层次结构,提出一种改进的层次K均值聚类算法。该方法通过初步聚类,判断是否达到理想结果,从而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更细层次的聚类,如此迭代执行,从而生成一棵层次型K均值聚类树,在该树形结构上可以自动地选择聚类的个数。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K均值聚类方法相比,提出的改进的层次聚类方法的确能够取得较优秀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K-means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粒子群的聚类算法.该算法结合基于密度和最大最小距离法来确定初始聚类中心,解决K-means对初始值敏感的问题;利用粒子群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强的优点,避免K-means陷入局部最优.通过对样本集各维属性的规范化处理,惯性权值采用凹函数递减,计算相异度矩阵,引入用群体适应度方差,进一步优化混合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更强的收敛能力.  相似文献   

14.
K-means算法处理海量数据时,易产生系统内存溢出的现象。利用MapReduce框架改进K-means虽然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也存在着聚类效果不稳定以及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利用MapReduce框架实现K-means时,采用多次随机抽样,通过计算密度、距离与平方误差等方法,最终选取较优的初始聚类中心,并在迭代中采用新的中心点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证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加速比。  相似文献   

15.
针对K-means聚类算法受初始类中心影响,聚类结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导致聚类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布谷鸟搜索的K-means 聚类改进算法,并利用MapReduce编程模型实现了改进算法的并行化。通过搭建的Hadoop分布式计算平台对不同样本数据集分别进行10次准确性实验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1)聚类的平均准确率在实验所采用的4种UCI标准数据集上,相比原始K-means聚类算法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都有所提高;(2) 聚类的平均运行效率在实验所采用的5种大小递增的随机数据集上,当数据量较大时,显著优于原始K-means串行算法,稍好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改进的并行K-means聚类算法。可以得出结论,在大数据情景下,应用该算法的聚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小区居民用电数据挖掘效率低、数据量大等难题,进行了基于云计算和改进K-means算法的海量用电数据分析方法研究。针对传统K-means算法中存在初始聚类中心和K值难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的K-means改进算法。首先,定义样本密度、簇内样本平均距离的倒数和簇间距离三者乘积为权值积,通过最大权值积法依次确定聚类中心,提高了聚类的准确率;然后,基于MapReduce模型实现改进算法的并行化,提高了聚类的效率;最后,以小区400户家庭用电数据为基础,进行海量电力数据的挖掘分析实验。以家庭为单位,提取出用户的峰时耗电率、负荷率、谷电负荷系数以及平段用电量百分比,建立聚类的数据维度特征向量,完成相似用户类型的聚类,同时分析出各类用户的行为特征。基于Hadoop集群的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改进K-means算法运行稳定、可靠,具有很好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7.
传统K-均值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大,易陷入局部最优值.将遗传算法与K均值算法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并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的遗传算法,改进后的算法是基于可变长度的聚类中心的实际数目来实现的.同时分别设计出新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并且使用的聚类有效性指标DB-Index作为目标函数,该算法很好地解决了聚类中心优化问题,与之前的两种算法相比,改进后的算法改善了聚类的质量,提高了全局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K均值聚类存在的对初始聚心敏感、全局搜索能力弱和凭经验确定聚类数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GSA算法的改进K均值聚类。采用粒子编码策略,把聚类中心集合视作种群粒子,引入GSA搜索聚类质量最好的初始聚类中心,设均方误差为适应度函数,引导全局搜索方向,设置种群成熟度因子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引入聚类质量评价指标获取最佳聚类数。通过在4种UCI数据集上做仿真测试,验证了改进后K均值聚类具有较高的正确率和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