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华中水泥厂(即辰溪水泥厂)始建于清光绪33年(公元1907年),原是官商合办的企业,厂址设在湖北省大冶县。1938年迁到湖南辰溪县的锦浜。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大力修建,于1958年恢复生产,年产水泥3.2万吨。从五十年代末期到现在,这个厂经过多次挖潜改造,老厂已换了新颜。生产规模达到年产10万吨;水泥品种也由原来的一个,增加到目前生产的普通、火山灰、矿渣水泥等6个品种。工厂的技术力量比较雄厚,还先后为青海、徐州、遵义、海城、金山、哈尔滨等32个中小型水泥厂培训技术骨干248人。华中水泥厂的职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正在建设中的拉萨水泥厂扩建工程,国家投资9000余万元,机械设备、建筑三材从内地运进,预计1986年年底建成投产。对于这样一个厂,投产后的效益如何,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根据目前进藏内地水泥售价和这个厂建成后的成本预测比较,社会经济效是十分显著的。工厂建成后,年产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11万吨。目前西藏的水泥售价是485元/吨,而这个厂的预测成本为320元/吨,每吨水泥节约165元,每年节约1815万元,相当于在内地建一个100万吨的水泥厂;减少运输22000车次,节  相似文献   

3.
1957年12月30日昆明水泥厂在云南省副省长吴作民同志剪彩后宣布正式投入生产了. 昆明水泥厂建设工程分二期,目前完成的第一期建设工程投入生产,每年可生产高标号水泥15万吨.第二期建设工程完工后,每年生产水泥达30万吨.昆明水泥厂是我国自己设计,由民主德国和波兰等兄弟国家支援建成的新型水泥厂,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最近代化的湿法水泥厂,对于发展西南地区的国民经济将起很大的作用.过去云南省所需水泥绝大部份需要从重庆、  相似文献   

4.
朱让贤  谈前 《中国建材》1999,(11):89-90
株州市水泥厂创建于大跃进的1958年,当时被列为湖南省八个重点水泥厂之一。41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艰苦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成为湖南省同行业知名度较高的骨干企业。产品由建厂时的矿渣水泥一个品种,发展到现在可以生产矿渣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盐早强(R型)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立窑道路水泥等多个品种。工厂由水泥厂发展为拥有水泥袋厂、汽车修理厂、劳服公司等多种经营的企业。同比40年旧貌换新颜该厂产量由设计能力年产3-2万吨发展至20万吨的中型水泥厂,实际产量由1959年的26…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每年从朝鲜进口水泥200万吨,90%为海运到货,10%为陆运到货。主要由朝鲜的顺川水泥厂、海州水泥厂、二·八水泥厂生产。顺川水泥厂于1973年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6.
土耳其第一个水泥厂是在1911年建立的。年产水泥2万吨。至1950年全国有水泥厂5个,合计生产能力为37.5万吨/年。目前有39个水泥厂,其中21个厂是国营的。水泥工业职工共16250人。与其它国家相比,土耳其水泥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是世界上主要的水泥出口大国,也是美国最大的水泥供应国。现有3个现代化规模的公司和为数不多的几家小公司。CEMEX公司是墨西哥最大的水泥公司,其年生产能力达2290万吨,占该国总生产能力的2/3以上。墨西哥水泥工厂的分布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墨西哥城四周,水泥厂的密度很大。该国土1/3的水泥生产能力集中在墨西哥城四周,其中包  相似文献   

8.
1.一般情况匈牙利水泥厂与我国不同的是,一般都兼产石灰(糖厂和石灰石矿山也兼产石灰)。匈牙利有5个水泥工厂,1985年各厂产量、燃料、窑型如表1。匈牙利水泥过乘4,1987年生产400万吨,还向南斯拉夫、瑞士、奥地利等国出口上千吨。匈牙利有3个年产100万吨以上的现代化厂,有的厂正计划改造,改造完成后全国年生产能力可达1500万吨。  相似文献   

9.
本溪水泥厂在增产节约运动中,狠抓节约煤炭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现在,他们每烧成一吨熟料只用206公斤标准煤,而有的同类型厂却要用267公斤。这个厂由于单位煤耗不断降低,今年头3个季度,与计划相比,已节约煤炭1.1万吨。这些煤炭可为国家生产水泥4.4万余吨,做到了增产不增煤。本溪水泥厂在节约煤炭方面所以能取得这样大的成绩,主要是由于他们的  相似文献   

10.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水泥工业王铭洛朝鲜的水泥工业始于本世纪20年代末。日本侵占朝鲜后,于1928年建了第一个小型中空式φ3×60米于法回转窑,从二次世界大战到朝鲜战争前,共有5个水泥厂,均为于法生产,总规模为70万吨。最大的厂年产量为20万吨。1...  相似文献   

11.
我厂是1964年恢复生产的地方水泥厂,年生产能力3.2万吨。但在十年动乱期间,平均年产只2.5万吨,企业长期亏损,总额达150万元。粉碎“四人帮”以来,工厂发生了五个变化:一是生产持续增长,1974年产量只2.5万吨,1979年达7.8万吨,1984年进一步达到12.5万吨;二是产品质量显著提高,1974年500号水泥产量只1690吨,占当年产量6.63%,此外还有0.66%的300号水泥,而自1982年以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永安县企业局,利用当地有丰富的石灰石、无烟煤、铁矿粉和粘土的资源优势,以及电力充裕、交通便利、销售畅通、地方政府重视、各行各业积极支持等有利条件,发展机立窑熟料生产。过去没有一点办水泥企业的基础,他们通过县、社联办,五年来聚集2317万元资金。从小到大,从土到洋,建熟料厂、水泥厂10个(8.8万吨熟料厂3个,4.4万吨熟料厂3个,2万吨以下水泥厂4个),铁路专用线2处,逐步建成年产43.8万吨生产能力的熟料基地。计划每年生产  相似文献   

13.
台湾省1983年的水泥生产能力是1797万吨,1984年由于扩建了一些水泥厂生产能力增加了63万吨,年生产能力达到了1860万吨。1985年还计划再扩建三个水泥厂,其生产能力的增加情况是:嘉新公司冈山工厂10万吨、环球公司大湖工厂10万吨,幸福公司东澳工厂40万吨。待这三个水泥厂扩建完工后,台湾省的各水泥厂的生产能力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的水泥生产,从1958年开始筹建第一家海南叉河水泥厂到现在,已发展有水泥企业22家,设计年生产能力50万吨。1982年生产水泥27.7万吨,是1963年产量的18倍。大部分产品质量也较好,对我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有些厂厂址选择不当,干部、职工技术水平较低,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落后,因而,水泥产量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改革开放及建材工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重庆市水泥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至1993年全市水泥厂达86个(包括重庆水泥厂大中型企业1个),生产水泥320万吨,其中地方水泥270万吨比1992年235万吨增加84万吨,增长率35.71%,425及425号以上水泥  相似文献   

16.
在建筑材料工业厂(矿)长会议跃进评比会上,江南水泥厂由原订的年产44.1万吨水泥跃进到了48万吨.一下子增加了将近4万吨,如何保证实现这个指标?厂领导从厂(矿)长会议开完后就一直在考虑研究着这个问题.时间还不到二个月,群众却早以无比的革命干劲把这个指标远远丢在后面了,现在提出的是年产量51万吨,力求完成54万吨,争取达到57万吨的豪迈的计划.这一个跃进是怎样实现的呢? 抓虚这个纲,深入发动群众, 当厂领导同志向党委汇报了厂(矿)长会议的精神,经党委研究并向市委请示以后,决定抓虚这个纲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湖南水泥工业持续发展。产量增长较快,15年间平均每年增长42万吨,年递增速度达到14.3%。两个大中型水泥厂多年来出厂水泥合格率保持100%;地方水泥出厂合格率由1977年的47.38%,提高到1984年的98.73%。经济效益较好,1984年全省生产水泥676万吨,实现利税累计约1.1亿元;1958年以来,累计生产水泥5198万吨,提供税利累计约8.5亿元,比各水泥厂基本建设总投资6.2亿元多2.3亿元。企业装备状况有了改善,现有大中型厂3个,拥有回转窑7台;年产4.4万吨以上机立窑厂45个,拥有机械立  相似文献   

18.
山东蓬莱县水泥厂,凭借改革开放的大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在1988年北上南下打开了国内6省12市的水泥市场。全年生产销售水泥11万多吨,实现利润201万元,上缴税金70万元。这个厂原来仅是个年产2万吨水泥的小厂,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两次大的技术改  相似文献   

19.
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对水泥工业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三十多年来,各大城市都重视发展水泥工业,扩建、新建了许多水泥工厂。上海目前拥有大小水泥厂34个,年产水泥180万吨,为解放初的17倍。但近十年来,每年水泥供应缺口总有三、四十万吨,要靠进口或从外地调入来解决。据预测,到1985年上海水泥需要量将达到350万吨。如何发展大城市水泥生产适应国民经济的全面高涨,是不容忽  相似文献   

20.
柳州水泥厂预分解窑是80年代初期从国外引进的大型现代化水泥生产成套装备,设计能力3200吨/日熟料,热耗3262千焦/千克熟料(780千卡/千克熟料),1986年底建成投产,1988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核定年熟料生产能力99.2万吨,硅酸盐水泥103万吨。但由于某些生产环节存在着问题,5年来虽经历五个阶段的多次技术改进,一直未能达标、达产,造成经济损失达亿元。1990年,国家建材局将柳州厂列为要求达标达产的重点企业,为此工厂成立了以厂长为组长的达标达产领导小组,并在扫清外围问题的基础上,于1992年4月与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签订了厂校技术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