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刘卓  陈英红  蒋芝 《塑料科技》2013,(11):69-73
将聚甲醛(POM)与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了PLA/POM复合材料。POM的引入明显改善了PLA的熔融加工性能,有利于PLA微成型加工。采用熔体流动速率仪、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和动态流变仪研究了PLA、POM及PLA/POM共混物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随着POM含量的增加,PLA/POM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亦增加;PLA、POM和PLA/POM共混物熔体具有假塑性流动特征,是非牛顿流体。随POM含量的增加,PLA/POM共混体系的剪切黏度降低,且剪切敏感指数减小,非牛顿指数升高。PLA、POM及PLA/POM共混物都具有类黏弹性,其黏弹行为均以黏性为主。此外,相对PLA,POM的加入降低了PLA/POM共混体系的复数黏度、动态储能模量和动态损耗模量,但提高了力学损耗。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聚甲醛(POM)/凝胶丁腈共聚弹性体(GNBE)共混物的熔体流动指数(MFI)、高压毛细管流变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共混物MFI随GNBE用量的增加下降较大。聚酰胺(PA)对POM/GNBE共混体系的MFI影响较小,而热塑性酚醛树脂(PFR)的影响显著。当PFR的质量份为4时,POM共混物的MFI达最小值(0.053g/min),约为未加增容剂POM共混物MFI的1/6。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共混物剪切黏度迅速与POM接近。这种黏度变化行为说明共混物比GNBE对剪切速率更敏感,共混物的黏度受POM的影响较大。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POM与GNBE的黏度比迅速减小,并接近1,说明POM和GNBE在高剪切速率下共混时,GNBE的液滴能够在POM连续相中分散达到最小。含20份GNBE的POM共混物在高剪切速率下的熔体表观黏度与POM相当;在PFR质量份为6时,POM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21.6kJ/m2,超过了GNBE质量份为40的POM共混物。当PFR质量份为4时,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为对应的不加增容剂共混物的冲击强度的2倍多,扯断伸长率提高了55.4%。  相似文献   

3.
POM/Fe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POM/Fe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POM/Fe熔体的非牛顿性和Fe舍量、剪切速率对体系黏度的影响.温度对体系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OM/Fe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其熔体黏度随Fe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且Fe粉含量低于4%时体系黏度小于POM熔体;各体系的黏流活化能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一直是高分子物理研究的热点。首先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氧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O/PET)二元共混体系,而后对其熔体流变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共混体系熔体非牛顿指数(n)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n随着PEO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熔体黏流活化能(ΔEη)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但ΔEη的变化趋势有所降低;另外,ΔEη的大小还随着PEO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即其共混体系温敏性随着抗静电剂含量的增大而下降;在PEO含量小于8%时,物性常数A值几乎相同,当含量大于8%时,A值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和旋转流变仪研究了聚丙烯(PP)纤维专用料/丙烯-乙烯共聚物(PEC)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探究了剪切速率、温度、共混物组成对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PP、PP/PEC和PEC均表现出"剪切变稀"行为;随着温度的升高,聚合物的表观黏度逐渐降低,特别是在低剪切速率下的这种现象更明显;随着PEC含量的增加,体系的非牛顿指数增加,黏流活化能降低,黏度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熔体剪切模量增加,熔体弹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PP/PET共混熔体的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P-g-AA作增容剂,研究了PP/PET共混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了温度、剪切速率以及PET和增容剂含量对熔体表观粘度、非牛顿指数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PP/PET共混物熔体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随PET及增容剂含量的增加而下降,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PET和增容剂的加入,在共混熔体中起到了增塑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健  付中玉  张大省 《合成纤维》2009,38(11):26-30
研究了聚丙烯(PP)和易水解聚酯(EHDPET)单组分以及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考察了温度、剪切速率、异相间的相互作用、共混组成比以及相形态等对熔体黏度以及非牛顿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纺丝剪切速率范围,共混熔体的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且低于纯PP和EHDPET。随EHDPET及相容剂含量的增加,熔体黏度增加,分散相的平均粒径变小,流动性变差。  相似文献   

8.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物。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C/ABS共混物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PC/ABS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呈假塑性流体的特征,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ABS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ABS含量的增加,共混物表观黏度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对剪切速率的敏感性增加;加入相容剂使PC/ABS共混物更易加工成型。  相似文献   

9.
mLLDPE/EPPE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结晶形态与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和易加工聚乙烯(EP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黏度和非牛顿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PPE含量的增加,共混熔体的黏度呈线性下降,非牛顿指数逐渐减小,黏流活化能先升高后下降,mLLDPE的流动性和加工性能得到改善,而力学性能显示:EPPE在改善mLLDPE流变加工性能的同时可以很好保持mLLDPE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0.
聚甲醛/聚氧化乙烯晶/晶共混体系溶液结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组成配比下的聚甲醛(POM)/聚氧化乙烯(PEO)晶/晶共混体系溶液结晶行为和结晶形态.结果表明:POM和PEO溶于其共同溶剂六氟异丙醇(HFIP),溶剂挥发过程中两组分由于分子链的相互作用,形成不完善结晶,POM在DSC升温曲线中出现熔融双峰,高熔点峰与纯POM熔点峰相同,而低熔点峰则随PEO含量增大而降低.PEO熔点随POM含量增大而降低.偏光显微镜测试表明:当体系中PEO质量含量低于40%时,POM球晶明显,其直径随PEO含量增加而增大,PEO形成碎晶;当PEO质量含量在60%到80%之间,POM先结晶形成较小的球晶,PEO后结晶,并可穿越POM球晶继续生长至布满整个视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