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刚性粒子增韧增强聚合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孟季茹  梁国正  秦华宇  赵磊 《塑料》2002,31(2):47-50
阐述了刚性粒子增韧增强聚合物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着重介绍了PE/刚性无机粒子、PP/CaCO3、PVC/ABS/CaCO3、PVC/PS、PVC/PMMA、PVC/凸凹棒土、PS/硬PVC、PVC/EVA/PS、PVC/EVA/PMMA等增韧增强体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闫冰  刘晓明 《中国塑料》2008,22(1):73-76
对丙烯酸酯接枝氯乙烯共聚物(ACR-g-VC)增韧聚氯乙烯(PVC)体系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与丙烯酸酯核-壳接枝共聚物(ACR)、氯化聚乙烯(CPE)增韧PVC体系的加工性能进行对比,发现其加工性能与ACR增韧PVC体系的加工性能接近。通过对PVC/ACR-g-VC与PVC/ACR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对比,分析了两种体系增韧效果差异的原因。实际应用研究表明,ACR-g-VC与CPE共同使用时有协同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3.
PVC增韧改性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目前PVC的增韧改性机理以及主要增韧剂种类进行了介绍,同时对目前市场上主要应用的增韧助剂CPE、MBS、ACR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从增韧效果来看,弹性体增韧可以取得良好的增韧效果,但却会使体系的其它力学性能降低,例如冲击强度;因此又出现了非弹性体增韧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韧PVC,并且可以使体系其它力学性能保持不变或是提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如SAN,PS,PMMA树脂)对硬聚氯乙烯韧性体(指PVC/ABS,PVC/MBS,PVC/CPE等二元共混物)的改性效果。发现添加小份量有机粒子,能提高基体的冲击韧性,并保持基体拉伸强度不受损害或同时得到改善。不同粒子对各种硬PVC韧性体的改性效果不同,不同共混工艺的影响差别很大。初步得知,实现刚性有机粒子增韧改性的必要条件有:粒子与被增韧基体间的良好相容性;粒子与基体间的恰当的脆—韧比及要求基体本身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刚性有机粒子使共混物流变行为变佳,挤出物外观改善,挤出膨胀率下降,体系耐热性,热尺寸稳定性及耐酸碱性均有改善,显示出与传统的弹性体增韧不同的规律及特色。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刚性聚合物(PS、PMMA)对CaCO_2填充的PVC/CPE共混体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刚性聚合物的填入提高了共混体的冲击强度,其中,对PVC/CPE/CaCO_3=100/15/10体系的增韧效果较好。PMMA使共混体的拉伸强度有所提高而PS使共混体拉伸强度下降。流变性的测定显示,Ca-CO_2使共混体的表观粘度和粘流活化能增加,牛顿的流动性增强,而在PVC/CPE/CaCO_3共混体中加入4.5份PS能明显降低共混体的表观粘度和粘流活化能,牛顿的流动性降低,但仍有良好的挤出物外观和较低的挤出膨胀率。  相似文献   

6.
少量PS对H-PVC/CPE/PE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在H-PVC/CPE/PE共混体系中添加少量刚性有机粒子PS对体系性能的影响。在PVC/CPE/未交联PE的配比为100/6/5时,添加少量(1~3份)PS粒子,能使体系的冲击强度成倍增加,拉伸强度基本不变。在PVC/CPE/动态微交联PE的配比为100/6/5时,添加少量PS粒子,出现与PS改性PVC/CPE/未交联PE体系类同的规律性,并且效果更好,冲击强度可高达86kJ/m~2,拉伸强度最高达48MPa。共混方式对PVC/CPE/PE/PS体系的性能影响较大,其中以四步法的效果最佳,不仅冲击强度提高幅度最大,拉伸强度也达到了最大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PVC材料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增韧机理进行了综述,并进行了对PVC产品几个不同方案的增韧改性试验,研究了PVC产品材料各种增韧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物理改性增韧更适合于当前国内PVC加工企业做为研究的重点;CPE与MBS对硬质PVC有协同增韧作用;抗冲型ACR对硬质PVC有增韧效果;同时非弹性增韧方法也是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玻璃纤维(GF)及氯化聚乙烯(CPE)对聚氯乙烯(PVC)协同增韧改性.研究表明,当共混体系中有一定量的GF时,CPE的加入不仅能够改善共混物的韧性,还能够促进GF在PVC基体中的分散,两者协同增韧.随着CPE加入量的增加,GF分散效果增强,PVC/CPE/GF共混物的硬度呈现先显著增强后缓慢增强的趋势、拉伸强度和...  相似文献   

9.
用氯化聚乙烯改善聚氯乙烯的冲击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化聚乙烯(CPE)是聚氯乙烯(PVC)最常用的冲击改性剂之一,常用于PVC的增韧改性。本文从相容性、共混物形态与体系性能的关系,影响共混物形态及冲击强度的因素及共混体系的不可逆形变4个方面介绍了采用CPE改善PVC冲击性能,从而找出了提高PVC/CPE共混体系冲击强度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纳米CaCO3/PVC/CPE复合材料及其在门窗异型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纳米CaCO3/PVC/C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CaCO3对PVC共混体系具有显著的增韧效果。同时,也研究了纳米CaCo3/PVC/CPE复合材料在PVC门窗异型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有机刚性填料对PVC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拉伸实验和冲击实验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等有机刚性填料(ROF)对聚氯乙烯(PVC)韧性的影响。实验表明PMMA、PS对PVC具有一定的增韧作用,并且其增韧机理与弹性体增韧不同。  相似文献   

12.
硬相粒子(PS)与弹性体(CPE)增韧聚氯乙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波  李应华 《中国塑料》1994,8(4):27-33
将最新的硬相增韧技术与传统的弹性体增韧方法相结合,对聚氯乙烯树脂进行改性,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PVC/CPE/PS三元合金材料,其具有高韧性、高强度的特征,并能改善CPE增韧PVC时,耐热性,加工流动性变差的缺点。本文探讨了其改性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增韧机理。  相似文献   

13.
Core–shell structured particles, which comprise the rubbery core and glassy layers, were prepared by emulsifier‐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poly(n‐butyl acrylate/methyl methacrylate)/polystyrene [P(n‐BA/MMA)/PS]. The particle diameter was about 0.22 μm, and the rubbery core was uncrosslinked and lightly crosslinked, respectively. The smaller core–shell structured particle–toughened PS blend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dynamic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observation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f the modified blend system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d particles indicated good compatibility between PS and the particles, which is the necessary qualification for an effective toughening modifier. Notched‐impact strength and relat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for further evaluation of the toughening efficiency. The notched‐impact strength of the toughened PS blends with uncrosslinked particles reached almost sixfold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ntoughened PS when 15 phr of the core–shell structured particles was added. For the crosslinked particles the toughening effect for PS was not obvious. The toughening mechanism for these smaller particles also i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90: 1290–1297, 2003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非弹性体增韧的概念,探讨了三种有机刚性粒子(PS、SAN和AAS)对PVC/ABS二元体系的增韧改性作用,分析了有机刚性粒子增韧作用的影响因素和实现途径。结果表明,有机刚性粒子对PVC/ABS二元共混体系确有一定增韧作用,不同的刚性粒子对不同韧性的二元基体,增韧改性效果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聚氯乙烯(PVC)增韧改性的机理及主要的增韧改性方法,重点介绍了CaCO3、SiO2等纳米粒子在聚氯乙烯增韧改性中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聚氯乙烯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PVC增韧改性的研究现状、增韧改性剂的种类和增韧机理以及PVC增韧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冯霞  WANG Ling 《山东化工》2007,36(4):21-24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聚氯乙烯(PVC)增韧改性的研究状况和技术进展。分别对弹性体及刚性体的增韧机理、增韧剂种类和影响增韧效果的因素,以及最近取得的研究成果作了概述,指出了PVC增韧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NBR增韧改性PVC的加工进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概述了NBR增韧改性PVC的开发背景和增韧机理,并对NBR增韧改性PVC的影响凼累做了系统的分析;综述了近年NBR改性PVC的研究和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19.
张静  姚昊萍 《中国塑料》2012,26(12):14-18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聚氯乙烯(PVC)增韧改性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弹性体共混、纳米粒子填充、纤维增强、弹性体/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增韧改性以及绿色填料在PVC增韧改性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改性PVC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开发价格低廉的纳米材料,简化生产工艺,降低产品成本,纳米复合材料增韧PVC的机理、多相协同增韧PVC的机理、不同填料的混杂效应及其协同机理、不同品种木粉改性PVC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PVC/PVDF/CPE共混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CPE作为PVC/PVDF的增容剂,研究了PVC/PVDF/CPE三元共混新体系。对不同组成的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了讨论了PVDF/CPE的增韧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CPE对PVC/PVDF共混体系有明显的增容作用,PVDF/CPE并用对增韧PVC有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