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吉林省海沟金矿是一个大型石英脉型矿床,矿体定位于燕山期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岩体中的次级断裂构造中,富矿段定位于断裂构造扩容带中。矿区各石英脉中石英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矿区含金石英脉CO2/H2O一般大于0.1。以定位构造和石英的红外光谱参数为主要依据提出了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海沟金矿隐伏矿体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省海沟金矿是一个大型石英脉型矿床,矿体定位于燕山期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岩体中的次级断裂构造中,富矿段定位于断裂构造扩容带中。矿区各石英脉中石英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矿区含金石英脉CO2/H2O一般大于01。以定位构造和石英的红外光谱参数为主要依据提出了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3.
范传璧 《黄金》1996,17(3):3-10
临川茅排金矿床产于震旦系下统周潭群下段中部混合岩化带,受荷田一徐坊断裂破碎带控制.含金地质体为石英脉、长英质脉及其两侧混合岩片理化带.矿体呈脉状、透镜状.矿石金品位较富.矿物成分主要有自然金,粒度较粗.嵌布状态为粒间金、包裹金.金属矿物微量,仅占矿物总量的0.75%.非金属石英含量较高(51.5%).矿石石英流体包裹体δ34S为3.8‰~4.3‰.成矿溶液可能主要来自变质水与岩浆水,成矿温度为260~370℃.属变质-岩浆中温热液型含金石英脉矿床.  相似文献   

4.
汇源钨矿是湖南锡田地区典型的石英脉型钨矿床,在详尽的野外工作基础上,划分了成矿阶段,并对各个成矿阶段的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CO_2包裹体.研究表明,汇源钨矿的成矿压力49~156 MPa,成矿深度为1.8~5.8 km.流体热焓-盐度变异图解表明成矿流体的成矿作用早阶段以混合作用为主,主阶段和晚阶段以沸腾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5.
镇安西部棋盘沟矿区内的钨矿体主要为石英脉型钨矿,产出于矿区内近SN向断裂中,矿石中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矿体规模大且品位高,但矿区内未见有岩浆岩体出露,因此明确其成矿流体来源是理解矿床成因的关键。为了探究成矿流体特征,分析了主成矿阶段形成的白钨矿与石英颗粒中主要发育的气液两相包裹体,结果显示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291.4~423.7 ℃之间,热液盐度[w(NaCl)]为5.1%~7.7%,流体的密度范围为0.52~1.08 g/cm3。这表明矿区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低盐度流体,与典型热液钨矿流体相似,H、O同位素测定结果显示其主要来源为岩浆水,S同位素落入岩浆岩S同位素组成范围内,反映矿区钨矿来源于岩浆热液。与周边矿区似层状钨矿流体包裹体相比,棋盘沟矿区成矿流体均一温度明显较高,说明近SN向构造是成矿热液运移的主要通道,在成矿流体运移过程中,顺着该区NNE向断裂裂隙上升,形成石英脉型白钨矿。随着成矿热液温度持续降低,矿液沿层间裂隙灌入形成似层状型白钨矿。  相似文献   

6.
湖北崇阳斯门坳钨矿化主要赋存于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地层中,少数赋存于南华系上统南沱组地层中。矿石类型包括石英脉和角岩型两种,以单一白钨矿石英脉型为主。钨矿化受斯门坳倒转背斜控制,具体产于伴随倒转短轴背斜褶皱构造发育一系列层间断裂及构造破碎带内。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成矿流体的盐度为1.57%~14.41 wt.%NaCleq,温度为180~351℃,成矿流体属于中温偏高温的低盐度流体。含白钨矿石英脉δD值介于-48.8‰~-33.8‰之间。石英的δ~(18)O值为12.0‰~15.2‰,流体δ~(18)O值为3.87‰~7.05‰,指示了成矿流体以变质水为主混入了部分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来源。矿区南沱组地层中黄铁矿、陡山沱组地层中黄铁矿和顺层间构造充填石英脉中黄铁矿三种不同地质体产出的黄铁矿δ~(34)S_(V-CDT)(‰)值3.5‰~4.5‰,极差1‰,平均值4.08‰。指示硫主要来源于地层,形成时物理化学条件稳定。矿床属中温偏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7.
马扎拉矿是藏南金锑成矿带中较为典型的金锑矿床之一。矿床在空间上由4个矿群所组成,并呈反"Z"形分布。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石英-方解石脉型、方解石脉型和蚀变岩型四种。区内大地构造环境、地层和岩性、构造以及岩浆岩特征是其重要的控矿因素。对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等的综合评定进行研究,认为马扎拉金锑矿是成矿流体系统在近地表环境下所形成的造山带型金锑矿床。  相似文献   

8.
小秦岭金洞岔金矿床的形成条件与成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学勇 《黄金》1999,20(7):1-5
金洞岔金矿床是名小秦岭金矿田中最重要的矿床之一,属以后生作用为主的层控石英脉型金矿床,矿石包体研究与热力学计算表明成矿温度为167~340℃,压力为1.4×10^8Pa,成矿流体具有弱酸性至中酸性,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太华群变质基性火山喷发及碎屑岩,金主要呈硫氢络合物(Au(HS)2)的形式进行迁移,随着温度,压力,氧逸度,硫逸度,pH,Eh值等的变化,在有利的构造空间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9.
徐山钨矿是赣中地区重要的钨多金属矿床,自上而下由石英脉、夕卡岩、花岗岩3类矿体组成,是具"上脉下体"特征的代表性矿床之一。对石英脉矿体和花岗岩矿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测试结果显示,与石英脉矿体形成相关的流体为中高温度、中低盐度的NaCl-H2O流体,与花岗岩矿体形成相关的流体体系为高温、中低盐度的NaCl-H2O流体。花岗岩矿体与石英脉矿体中的流体为同源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花岗岩矿体形成于花岗岩成岩末期自变质交代过程中,石英脉矿体形成于热液期热液充填裂隙的过程中。流体体系的冷却作用可能是徐山钨矿床主要的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0.
《黄金》2018,(11)
独树沟金矿床成矿过程由早至晚主要分为3个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Ⅰ)、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和含黄铁矿-石英-碳酸盐阶段(Ⅲ)。其中,成矿Ⅱ阶段为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有富液相、富气相和含CO_2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为134. 8℃~310. 2℃,盐度为1. 39%~12. 31%NaCleqv,密度为0. 77~0. 99 g/cm~3,显示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特点,成矿流体属于含CO_2的中温、低盐度的NaCl-H_2O热液体系。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特征,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估算矿床成矿深度为1. 5~2. 3 km,成矿与海西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钨业》2020,(2):11-17
江西坳脚下钨矿地处南岭成矿带之于山钨锡多金属成矿亚带,属夕卡岩型钨矿床。夕卡岩型钨矿体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在320~500℃;石英脉型钨矿体中的石英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的温度出现3个阶段,其一是350~390℃,其次是220~290℃,频率峰值出现在130~190℃;氧化物矿化阶段的包裹体较少、时间短。研究认为,成矿流体温度和物质组成发生变化是成矿分异的重要原因,钨在流体中以钨酸形式运移,与碳酸盐地层发生反应时温度降低促使其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2.
徐山钨铜矿位于江西省中部,是一个由石英脉型、矽卡岩型、花岗岩型3种类型"叠置"的三位一体矿床,其中石英脉型和花岗岩型矿体及其相互关系基本符合"五层楼+地下室"或者"上脉下体"型钨矿床的特征.首次利用Rb-Sr等时线法对该矿床含黑钨矿石英脉的镶边白云母进行了亚样品定年,获得其成矿年龄为147.1±3.4 Ma(MSWD=0.71).该矿床的形成年龄与江西南部的石英脉型钨矿床相似,都形成于燕山中期;而与赣东北、赣西北的铜矿床成矿时间有较明显差异.白云母的ISr值很高,为0.849±0.026,其原因可能是成矿花岗岩浆本身来源于演化程度和成熟度较高的壳源岩石,而成矿流体在水-岩反应的过程中义萃取了岩石中具有异常高87 Sr/86Sr比值的Sr.高ISr值也反映了相关的花岗岩及矿床形成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幔源物质的参与.  相似文献   

13.
新民金矿床产出于小兴安岭一张广才岭多金属成矿带北缘。阐述了该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指出金矿化包括石英-黄铁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方解石3个成矿阶段;并对前2个阶段硅化矿化石英细脉中的石英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进行实验研究,提出该金矿矿石石英中的包裹体分为气液二相、含子矿物三相和富气相3种类型,以气液二相包裹体为主;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在234.8~420.5℃之间,盐度叫(NaCl)变化在2.6%~33.6%之间,可分为高温低盐度、中高温中低盐度和中温中高盐度流体等类型;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20、CO2,液相成分也以H2O、CO2为主,含有Na^+、K^+、Ca^2+、Mg^2+离子,子矿物主要为石盐等;3类包裹体在同一矿物颗粒中同时共生发育,反映捕获流体为不均匀状态流体,指示成矿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溶体不混溶作用。根据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确定矿床为浅成热液成因,而且矿床深部具有找寻斑岩型矿化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赣南钨矿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赣南是中国最重要的钨矿产地,石英脉型黑钨矿是中国最重要的钨矿床类型。对近年来赣南钨矿的地层与成矿关系、成矿地质构造环境、花岗岩成矿作用、成矿流体等领域研究成果和观点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5.
赤峰—朝阳金矿化集中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地之一。区内已经发现200多处金矿床(点),其中主要金矿床的产出都与太古代深变质岩和中生代的火山岩有关。EW、NNW和NE向断裂是主要的容矿构造,多组断裂的交汇处是矿化的有利部位。根据区域成矿特点及矿床特征可划分出3种矿床类型,即石英脉型、石英脉-蚀变岩混合型和隐爆角砾岩型。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以深源为主;成矿流体是原始岩浆热液和古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属中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近3年的多金属普查工作,在内蒙古达茂旗哈力齐地区发现了一个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床产于下泥盆统查干合布组浅变质岩中,受乌德岩浆构造混杂带北侧断层控制,矿化类型有石英脉型和糜棱状蚀变岩型两类。矿石的组成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毒砂、自然金等。矿石构造主要为脉状构造,偶见晶洞构造;矿石结构为交代反应边结构、交代港湾状结构、褐铁矿残留结构及环带结构等。围岩蚀变则以硅化、绢云母化及黏土化为主。流体成矿过程包括:石英-黄铁矿早阶段、石英-黄铁矿-毒砂-自然金主成矿阶段和碳酸盐-石英细脉晚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主期发育水溶液包裹体和纯CO2包裹体,流体密度约0.85~0.9 g/cm3,估算其捕获温度为190~370℃,捕获压力约为61~183 MPa,成矿深度约6.1~6.9 km。研究表明,哈力齐金矿床为低密度低盐度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具有造山型金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江西黄沙金矿床包裹体特征及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西黄沙金矿床中不同成矿阶段石英包裹体产状、形态特征和气、液相成分特征的详细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成分特征,并测定和计算出成矿溶液部分物理化学条件,即校正后的成矿温度为248-373℃;成矿溶液盐度为2.08%-4.50%,成矿溶液的密度为0.6391-0.9536g/cm^3;成矿压力为148-167MPa;pH值为3.02-3.52,这些数据为研究矿床成因和本区找寻新的金矿点(带)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碳还原锆英石的Si—C—O系中C和CO优势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章福  罗胜昌 《化工冶金》1996,17(3):189-195
对碳还原锆英石中SiO2进行了温度、配碳量,时间和工的实验研究,得到相应的脱硅率的影响规律,建立了Si-C-O系中C-CO型优势图,讨论了SiO分和SiO2活度等对脱硅率的影响,得到温度与SiO2最低含量的理论关系,配碳量为7.5%时的脱硅率达到极大值97.22%,在1873-2273K温度范围内的化学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82.0KJ/mol,反应的主要限制环节是锆英石的热分解。  相似文献   

19.
探讨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其特征,结合区域典型矿床研究厘定矿床成因类型.通过矿床近矿体蚀变灰岩和热液成因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及成矿不同期次石英氢-氧同位素分析手段,结合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温度和盐度测试研究,分析了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及成矿流体来源.结果表明,成矿早期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成矿晚期有大量天水混入;主成矿期成矿流体总体具有中高温和中低盐度特征,成矿从早期到晚期流体降温趋势明显.矿床形成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矿床类型属于远接触端夕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20.
盐田桥铜矿床为湖南省境内衡阳盆地北缘茶恩寺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内重要的矿床,矿区内主要赋存白垩系戴家坪组紫红色砂岩,中元古界冷家溪群灰绿色板岩,F1断裂破碎带横贯整个矿区。白垩系地层和断裂构造为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显示,矿床三个阶段的均一温度(铁硅质-黄铁矿-黄铜矿阶段288.1℃~354.1℃,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阶段218℃~289℃,石英-黄铜矿-方铅矿阶段158.1℃~251.6℃)逐渐下降,指示成矿过程中可能发生了流体的混合,综合矿床宏观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盐田桥铜矿床为中高温热液石英细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