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微电网通过连接分布式电源与大电网,可有效降低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冲击,提高供电可靠性. 但由于微电网网架相对脆弱,随着冲击性负荷的大量接入,电网谐波、电压不平衡等因素对微网电能质量影响越来越明显. 建立了风光储交流微电网并网系统,并以炼钢电弧炉作为典型冲击性负荷模型,重点分析了弧长变化较大的熔化期对微电网造成的三相不平衡、电压波动、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 结果表明,冲击性负荷接入对并网方式下的微电网系统电能质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的低压配网三相负荷不平衡危害分析评估指标不明确、治理措施效果单一的问题,本文基于低压配网简化理论计算模型,提出了三相负荷不平衡的评估方法,选取电流不平衡度、配变负载率、低压网线损率、电压偏差和电压不平衡度等作为主要评估指标,定量分析评估了不同条件下三相负荷不平衡对低压配网配变运行、功率损耗和电能质量的不良影响,并在加强低压配网负荷管理的基础上,在控制算法或系统结构上改进现有的低压配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技术,提出多目标优化自动换相开关和分布式协调控制SVG两种三相负荷不平衡调节装置,并在Matlab/Simulink数字仿真软件下进行暂态电磁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协调控制SVG补偿系统,配变低压端电流只含有十分小的零序分量及谐波分量,说明补偿系统对三相不平衡负荷电流具有较好的补偿;各接入点的电压,由于补偿系统中部分SVG的逆向潮流,对不平衡电流有效地吸收,因此在接入点电压中未发现明显的相电压跌落,证明了该实验装置的有效性。该研究可用于工程实际,改进的治理技术可综合解决三相负荷不平衡导致的配变不平衡运行、线损、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低压配电网中普遍存在的三相不平衡问题,综述了其抑制方法,以期找到一种经济、可行、有效的方法降低三相不平衡对配电网的危害。简要分析了三相不平衡对配电网经济运行和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在总结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目前配电网三相不平衡主要抑制方法中的负荷相序平衡、配网重构、负荷补偿进行了详细地归类分析与评价。最后提出了负荷补偿将是未来解决三相不平衡问题的有效方法,为解决配电网三相不平衡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前和应涌流造成差动保护误动的报道及原因分析,主要针对独立的单个事件,缺乏对和应涌流导致差动保护误动模式的全面分析以及误动本质原因的深入研究.为此,在全面统计分析国内外和应涌流导致差动保护误动实例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发生和应涌流的运行模式,分别研究了并联与级联和应涌流导致CT暂态饱和后对差流的二次谐波和间断角的影响,揭示了级联和应涌流更容易引起差动保护误动的内在原因,并依据实际运行情况,重点考虑负荷电流的影响.研究表明,并联和应涌流易导致系统侧CT饱和,此时差流即为和应涌流,差流基波分量减小,而负荷电流为正弦量不含二次谐波,即差流的二次谐波含量上升,差流间断角亦较大;而级联和应涌流易引起负荷侧CT饱和,此时差流为负的和应涌流,差流的二次谐波分量减小,差流间断角亦变得很小,可能导致现有的涌流制动环节失效,容易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仿真和实例统计结果均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如何抑制三相不平衡系统中的感应电机谐波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三相不平衡交流系统中感应电机的谐波抑制方法.首先,采用快速电流监测装置精确地监测三相交流电机电流;然后,通过傅里叶变换提取三相交流电流中的谐波分量,将其输入到模糊自适应模块库中,快速获取不同谐波分量的补偿信息;最后,经由谐波PWM补偿信号模块输出对应的P...  相似文献   

6.
随着三相不对称负荷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中三相不平衡问题日益严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也越来越受到威胁,因此研究和解决三相负荷不平衡等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针对三个方面对低压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主要对三相负荷不平衡现象进行了解释,并对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三相负荷不平衡带来的危害以及解决三相负荷不平和问题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在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的解决中,带电换相控制方案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定性定量地研究HVDC的谐波问题以及谐波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对HVDC中换流站的模型和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之间的联系在谐波域中进行了分析,采用频域内求解调制过程与谐波平衡相结合的方法来计算系统中的谐波分布。并具体针对HVDC内特定的不同负荷、三相不平衡以及换流站电压混杂谐波分量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交直流系统中存在的特征谐波和非特征谐波的相关性态。结果表明,这种分析方法采用模块化结构,系统性强,能有效地将各个非线性谐波源分离。为分析多个谐波源的复杂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引起电力系统三相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和三相不平衡所造成的危害,以及当电力系统出现不平衡负荷时,如何建立馈线和变压器的数学模型来反映不平衡负荷对三相电压的影响,对配电馈线三相不同潮流应用做了分析说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低压配电系统以三相四线系统为主,该系统有大量的容易造成负荷不对称单相负荷和产生大量谐波非线性负荷,这些负荷产生了零序电流,对电网的质量、供电安全以及用电设备造成重大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低压配电系统中零序电流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电力系统电压不平衡将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影响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正确动作,并对通信系统产生干扰.研究配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原因,三相对地参数不一致或负荷不平衡产生三相不平衡电压.针对一500kV变压器维修后低压侧电压不平衡,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表明:电压不平衡的初步原因是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电容对地不平衡,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给出改善措施.工程实践的结果验证了该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能够让STATCOM对三相不平衡负载进行补偿的控制方法.该方法以序分解和dq解耦为电流检测的基础,取消了传统检测方法中的滤波环节,简化了检测方法,提高了无功电流的检测速度和检测准确性,并对负载正负序无功电流和负载负序有功电流同时补偿,使补偿后的系统电流三相平衡.建立了STATCOM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对不平衡负载补偿的STATCOM无差拍控制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谐波电流检测的准确性是有源滤波器可靠运行的首要环节.在传统谐波检测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基于三相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改进的ip-iq算法,并在MATLAB/Simulink下进行建模仿真.结果表明,该谐波电流检测算法能够及时、精确的检测到负载产生的谐波电流,从而使控制装置产生的补偿电流能够精确得跟踪指令电流,最终达到精确补偿负载谐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一个不含滤波电容的电感负载交直交换流电路,利用输出滞后系统电压1/4工频周期的SPWM控制方法,使电感负载与系统感性负载发生能量交换,达到电感代替电容补偿系统感性无功的效果。并通过Y/△三相变压器连接3个配合工作的单相补偿电路,消去单相补偿电路中较大的3次谐波,使三相补偿电路不含低次谐波。基于该原理,提出一种在电力系统无功补偿中利用电感代替功率电容的控制方法,并研究该无功补偿装置的参数设计。有利于无功补偿器容量和电压的提升,减少由功率电容带来的冲击电流,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和降低了设备成本。用仿真软件建立算例电路检验补偿效果,并论证了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三相四线低压配电系统中性线完好而负载不平衡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无功补偿的方法控制中性线电流为0,控制三相电流平衡.给出了判断补偿相的方法,建立了计算相应相与中性线间电流、相线补偿容量、线间电流、线间补偿容量等数据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实际系统的仿真计算表明,按照该方法进行无功补偿,可使中性线电流接近0,且相电流对称,优...  相似文献   

15.
针对设备的剩余电流问题,根据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基于C8051F410单片机运行速率高、功耗低等优点,设计了一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详细描述了该装置的产品结构和各项功能.经实验证明,该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功耗低,测试准确,精度高.  相似文献   

16.
详细分析了串并联补偿式UPS电源的控制策略和指令信号检测方式。通过研究谐波和无功功率检测技术,以三相电路瞬时无功功率理论为基础实现了对谐波和无功电流的实时补偿。在电源电压不是额定值且含有谐波电压、负载有谐波电流和无功电流的情况下,电源输入电流被控制为正弦波、功率因数为1,负载电压被控制为额定值正弦波。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The way of neutral point to earth via full compensation arc suppression coil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residual current compensation in coal mine power network effective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grounding current detection results of Xieqiao coal mine, the conclusion that harmonic component of grounding current is dominated by higher harmonics with complex harmonic sources in coal mine power network system was obtained. The influences of harmonic source type and fault point position on harmonic voltage and harmonic current were analyzed theoretically. The influences of earthed fault feeder detection result and the estimation errors of parameters to earth on residual current compensation were analyzed. A new thought of residual current prediction and the selections of model method and control method were proposed on this basi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at harmonic amplitudes of zero sequence voltage and zero sequence current are determined by harmonic source type as well as fault point position in coal mine power network, and also prove that zero sequence voltage detection can avoid the unstable problem of coal mine power network system caused by undercompensation of capacitive current. Finally, the experimental device of full compensation arc suppression coil is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8.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设计和分析通常是在电网平衡下进行,但在实际运行中交流电网是不平衡。电网不平衡将导致MMC桥臂环流的直流分量不再相等,含有2倍频的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使系统损耗增加,影响系统性能。首先,本文根据MMC的数学模型和相单元的瞬时功率分析环流的产生机理,得到电网不平衡时环流各分量的等效电路。然后,提出一种电网不平衡下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second 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SOGI)的环流抑制策略,该策略将三相环流中2次谐波分量与不相等的直流分量分离后单独抑制,采用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经SOGI提取桥臂环流的正序、负序2倍频分量,采用准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t,PR)控制环流的零序2倍频分量。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中搭建217电平的MMC系统模型,将本文所提环流抑制策略与传统环流抑制策略、采用准比例谐振器控制环流抑制策略和采用比例积分谐振(proportional integral resonant,PIR)控制环流抑制策略进行仿真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相非金属接地故障时,与其他3种环流抑制策略作对比,本文策略能将环流的2倍频分量抑制到0.000 6 kA,将谐波畸变率降低到0.03%,表明所提策略的优越性;同时在两相非金属接地故障时,本文策略能将环流的2倍频分量抑制到0.003 9 kA,谐波畸变率降低到0.22%。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普通的三相锁相环在三相电压不对称时不易消除二次谐波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双d-q旋转轴的三相锁相环模型,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建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三相电网电压平衡和不平衡两种情况下,双d-q旋转轴三相锁相环都能准确锁相.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网电压三相不平衡情况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输出功率二倍频谐波分量带来的安全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消除二倍频谐波分量为控制目标的正负序双闭环电流控制策略.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网侧变流器不平衡条件下的数学模型,进而分析了二倍频谐波分量产生的机理,采用四分之一周期延时方法对正负序分量进行分离,且正负序电流单独参与运算控制来抵消功率二倍频分量.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上建立了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