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置竖井式内消能工的船闸输水系统的充水过程由于消能竖井的影响而存在不连续水流,因此其水力计算有别于常规船闸输水系统.本文根据船闸输水系统水力计算的一般原理,建立了该型式输水系统水力计算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其相关水力特征值的计算方法.结合乌江银盘船闸设置竖井式内消能工输水系统方案进行了水力计算,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成果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并根据计算结果对该型式输水系统的水力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型式输水系统可有效减小进入闸室的水流能量.  相似文献   

2.
结合高港二线船闸工程具体条件,按照《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研究确定了船闸短廊道和三角门门缝联合输水的输水系统型式及具体布置方案,计算分析了充泄水阀门开启方式,通过建立船闸联合输水数学模型计算了闸室输水水力特性.结果表明,确定的船闸输水系统布置及阀门开启方式是合适的,相关水力指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设计的消能工布置适合高港二线船闸工程特点,可获得较好的闸室水流条件;同时根据水力特性计算结果提出了阀门启闭系统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3.
简介长洲1#船闸输水系统的布置和特点,通过水力计算分析及水工模型试验成果,指出了船闸闸室的水力特性与停泊条件,为今后该船闸输水系统的施工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集中输水系统船闸主要水力指标进行了初步探讨,从船闸输水过程的基本物理现象出发,分析了集中输水系统船闸的水力特点和能量变化情况,在闸室剩余比能的基础上,从而认为可以用闸室断面最大平均流速V_(max)作为集中输水系统船闸的一个主要水力指标——流速指标,供船闸输水消能水力设计时参考。它的物理概念比较清楚,并能反映影响船闸水力特性的各主要因素。本文介绍了流速指标值V(max)的计算方法。认为可以用V_(max)≈1米/秒作为釆用集中输水系统消能的上限,并根据V(max)值初步区分了各种集中输水消能型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集中输水系统船闸灌水时的水力特性曲线及水力特性最大值的计算方法。除计算水位差、流量、理论能量及比能外,本文建议分别计算在输水系统出口和消能段后进入闸室的水流剩余能量及比能,并计算闸室最大平均流速。详细介绍了淹没孔口和最初为非淹没孔口的计算步骤,并附有算例。  相似文献   

6.
本软件功能较为齐全。井以船闸设计规范为依据,吸收了国内外已有船闸输水系统水力分析及计算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使用本软件,仅需输人表示船闸设计条件的17个基本数据,就可自动选择输水系统型式和确定其基本尺寸,再进行水力计算,并可修改船闸输水系统布置,调整参数,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单级船闸输水系统分析及水力计算软件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软件功能较为齐全,并以船闸设计规范为依据,吸收了国内外已有船闸输水系统水力分析及计算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使用本软件,仅需输入表示船闸设计条件的17个基本数据,就可自动选择输水系统型式和确定其基本尺寸,再进行水力计算,并可修改船闸输水系统布置,调整参数,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下福水利枢纽工程船闸的设计标准和原则,论述了船闸输水系统的型式选择、系统布置及水力计算和设计过程。该船闸选择分散输水系统,经过实际运用,证明其设计经济合理,全球施工和维护。  相似文献   

9.
以三峡船闸进水口输水系统为研究背景,建立三峡船闸进水口的数值几何模型;同时根据进水口水流具有自由表面及较大弯曲壁面的流动特性,建立计算模型和网格边界。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三峡船闸进水口在145.0 m及175.0 m(正常蓄水位)两种库水位条件下输水运行进行了数值模拟,其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及原型观测数据对比,较为吻合,说明该数值模型对研究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及输水廊道的水力特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水头单级船闸,提出船闸输水系统设置内消能工的设想及总体布置原则.在分析各种典型内消能工消能原理和水力特性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合船闸输水消能特点的竖井式内消能工,并给出设置竖井式内消能工输水系统的具体布置和主要尺寸的确定方法.依托世界单级水头第三位的乌江银盘船闸工程,对该船闸设置竖井式内消能工输水系统方案进行布置和初步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竖井式内消能工可消耗大部分水流能量,并改善闸室内的水流条件,同时创造了稳定的通气条件,可大大优化阀门的工作条件,但输水时间稍长.  相似文献   

11.
贵港二线船闸是西江航运干线中的重要通航枢纽,采用简单的闸墙廊道侧支孔出水及双明沟消能的分散输水系统布置型式。为验证输水系统布置及闸阀门运行方式是否合理,对船闸输水系统进行了水力特性原型观测试验。观测结果表明:闸室水力特性及船舶停泊条件基本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船闸进出水口及闸室内流态较好;在当前船闸水头及推荐的阀门运行方式下,输水末期闸室内的超高、降超出了规范要求,改善闸阀门运行方式后,有效降低了惯性水头;船闸原型与模型间流量系数存在偏差,偏差值不超过6%;双线船闸在不同工作时序下运行,相互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船闸输水系统重要性及相关水力学问题研究方法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集中输水系统船闸,提出并建立了局部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复合模型,阐述了其具体实施方案.采用2座依托工程船闸的物理模型试验资料验证了复合模型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并将复合模型成功应用于工程实例船闸,得到了相应的输水水力特性、船舶系缆力、闸室及引航道流速特性等水力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确定了闸室镇静段长度,提出了消能工优化布置措施,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研究表明,提出的船闸集中输水系统复合模型既能保证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又比物理模型试验大大节省费用并缩短研究周期,是一种适合低水头船闸较好的新型研究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我国第一座采用槛下闸底廊道二区段出水的分散输水系统船闸-广西昭平电站船闸(水头20m,闸室有效尺寸为60m×8m×1.5m)1:20输水系统水工整体模型及1:16阀门段减压模型试验成果,并对闸室输水水力特性及船舶停泊条件、空腹式输水阀门廊道段的水力特性,包括阀门的阻力系数、收缩系数、阀门后水流收缩断面的最低压力以及阀门的空化特性和减免空蚀措施等方面作了介绍。原型运转表明,该船闸水力条件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阀门变速开启的船闸水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阀门变速开启是通航船闸在一定条件下,为了达到既满足船闸输水时间要求,又满足安全运转条件,而采用的一种经济、简单的措施。本文按阀门以三种速度开启的开启方式,给出了船闸输水的水力计算式,其计算精度符合船闸水力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根据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船闸的特点和《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将利泽航运枢纽船闸的输水系统型式确定为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通过对船闸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且采用对比分析及水力计算的方法,确定了输水廊道的面积及断面尺寸,提出了合理的充泄水阀门开启时间和具体的输水系统布置。结果表明:输水系统布置合理,利泽枢纽船闸的具体条件与设计单位提出的输水系统布置及各部位尺寸相适应,各输水水力特征值能够达到预期设计目标并同时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这种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布置是一种较优的、适合于中等水头与重力式闸墙的输水系统型式,其具体实效有待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16.
富流滩船闸改扩建工程是渠江广安航运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川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新建船闸等级及综合水力指标较高,因此,需对其进行水力学模型试验以优化输水系统设计.根据初步设计的富流滩船闸输水系统,通过1∶25的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对其输水水力特性进行详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富流滩船闸采用闸底长廊道侧支孔明沟消能的输水系统布置是合理的,推荐的阀门开启方式下各输水水力特征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苏海滨 《小水电》2014,(6):35-37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对春天湖船闸的输泄水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论证分析及模型试验验证,输泄水系统布置在输水水力特性及船闸运行特性上均有较大改善,充分保证了船舶及船闸在正常操作运行条件下的安全.图2幅.  相似文献   

18.
本专家系统以船闸设计规范为基础,吸收了国内外已有船闸输水系统的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当用户输入船闸设计条件的基本参数后,专家系统即可自动选择输水系统模式和尺寸,并进行水力计算和评估,如不满足设计要求,可调整输水系统布置和参数,直至满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合了葛洲坝二号船闸输水系统及闸、阀门水力学试验研究的主要成果。在输水系统的选择及其水力特性部份,扼要介绍了纵横支廊道布置方案的特点。该布置具有较高的水力指标,闸室充泄水时,水流平稳,船舶停泊条件良好。在输水阀门水力学部份,叙述了反向弧形阀门的选型,启门力试验及减压模型试验,给出了启门力过程线,支铰力及其脉动值,以及临界空穴数与阀门开度的关系曲线等。在下闸首人字门启闭力试验部份,给出了人字门启闭动水阻力矩曲线及门前后水位差与启闭时间的关系曲线,提出了采用变速方式启闭闸门的建议。在原型观测初步成果部份,介绍了81年5~6月份船闸试运转期间,对于闸室输水水力特性、廊道压力、船舶系缆力、以及反弧门启闭力等的观测结果,并与相应的模型试验值作了比较,两者颇为一致。  相似文献   

20.
兴隆船闸采用短廊道输水系统,属集中输水系统布置中的中高水头船闸.船闸规模及一次充泄水水体大,输水时间短,水力指标要求高.对于输水系统出口设置在闸首的船闸,其充、泄水系统出口布置型式以及输水阀门的运行方式直接影响过闸船舶安全.通过1∶30兴隆船闸整体模型,对过闸船舶停泊条件等关键水力学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能够满足充泄水时间和停泊条件要求的输水阀门运行方式及输水系统布置型式,为兴隆船闸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可作为其他短廊道输水系统船闸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