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蓬佩奥·特里肖利奥设计的格兰齐西塞斯住区,作为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村落重造与扩建的范例,其传统的建筑形式与复古的村落风貌在二战后长期受主流建筑文化的争议与批判,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设计者基于本地乡土建筑及聚落形态的创作内涵。通过原真性视角解读格兰齐西塞斯山地住区的规划、建筑和建造特征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本文得以重新审视蓬佩奥·特里肖利奥所运用的设计手法及理念,进而为我国当下多元的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贾小艳  刘骏 《福建建筑》2011,(12):19-21
与平地住区相比,山地住区具有鲜明的地形特征,正是这种地形高差变化及走势使得山地住区外部空间具有独特性和地域性。因此,探究山地住区的入口空间特色,需抓住地形地貌这一因素,分析在这种因素影响下住区入口与城市空间及住区布局之间的联系,并总结出空间的多层次构成和各构成要素的细节设计,对今后山地住区入口空间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成受明  李和平 《规划师》2002,18(10):35-37
山地城市在我国占有50%以上,山地住区建设是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用地拓展的重要方式。本文以重庆市巴南区公务员小区规划为例,从山地住区环境特征出发,以山地住区地形地貌的保护和利用、水环境的营建、住区空间组织和景观设计四个方面来探讨山地住区环境营建。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保护住区环境的自然风貌,使人们的生活更接近大自然,是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认为使建筑群的上部空间形态和用地的自然空间形态相互吻合是山地城市建设中创造独特城市风貌的措施之一。作者通过重庆“锦绣山庄”的规划设计说明在山地城市建设中,利用地形地貌,从地理环境和住区的空间形态出发进行规划和建筑构思,可在尽量不破坏原有自然景观的条件下,创造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生活舒适方  相似文献   

5.
山地住区适地性研究可以理解为针对山地特殊的地形地貌,提取出如高差、坡度、坡向等特征元素。并从规划布局、道路交通、单体设计等方面因地制宜地、恰当地处理住区与山地的相互关系。随着人类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要求的快速提高,山地住区适地性研究已经成为住区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住区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炯 《建筑创作》2002,(10):58-63
基于连续不断的能源危机和自然环境的恶化,借鉴国内外“生态建筑”设计方面的实践经验,认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住区建设的关键是:注重结合自然和人文传统、在保护环境与合理利用的前提下,确保基本功能、提高经济效益,塑造更具个性的住区形象及利用高技术来实施节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山地地形条件下住区道路系统(尤其大型住区)出口设置的特殊性,并对大型山地住区出入口的设计过程进行了探讨,以所在城市南宁凤岭千亩以上大盘广西中房翡翠园、荣和山水美地、荣和大地为例,探讨大型山地住区与城市道路系统的相互作用与适应性,以期促进城市及住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研究天津市解放南路地区微山路东侧地块的规划设计,归纳设计过程所应对的有关设计定位、功能分区、交通设置、邻里关系的环境营造等主要问题,总结本次设计时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提出设计者对住区设计的几点看法和对住区建设的时代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西南山地农村家庭结构变迁下住区规划和设计的科技问题,研究分析了农村家庭结构及住区变迁发展的基本事实,提出家庭规模小型化、构成简单化、关系平等化和功能社会化等基本特征,分析了家庭结构变化与住区空间物质形态之间的互动规律。指出在这一规律作用下,当前西南农村家庭结构与住区建设存在空巢老人养老、留守儿童教育及家庭安全保护三大典型问题。提出了建立与农村住区养老功能相适应的住区形态、建设儿童成长家园、建设住区安全可防卫生活环境三个优化农村住区规划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广杰  胡英 《华中建筑》2007,25(10):118-120
住区环境设计的目的,不只是塑造美观的环境,而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生理、心理和精神层次的需求,塑造人性化的住区环境.该文以居民对住区环境的需求为切入点,从住区的基本生活设施和活动场所的微气候、空间领域感的塑造、交往空间的塑造和自然环境的可参与性探讨了住区环境人性化设计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黄欣  颜文涛 《室内设计》2015,(1):100-105
基于山地环境下住区特征分析,采取部门走访、实地踏勘、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典型样本住区碳排放相关数据,构建山地住区碳排放测算模型,分析测算所得样本住区碳排放量与规划要素的相关关系,包括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建筑要素、路网格局和绿地碳汇等技术性要素,以及居民收入、文化程度、住区低碳宣传等社会性要素,结合住区碳排放结构分析结果,探寻山地住区低碳规划的关键控制要素及其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居住区建设中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社会环境的健康性两方面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建设健康住区应关注的要点,即:影响室内外环境健康性因素、自然环境的亲和性、健康环境的保护、社会环境的健康性及居住者心理等,进而提出融入健康设计思想的居住建筑是未来住宅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住区停车与景观之间矛盾激化的背景下,针对山地城市住区生态环境敏感度高的特点,论证了将生态视角引入山地城市住区停车景观研究的必要性,并从生态视角研究了山地城市住区停车景观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而通过调研,总结目前山地城市住区停车景观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研究与现状问题,从宏观城市住区层面和微观景观要素层面提出了山地城市住区停车景观的营造策略,以期为山地城市住区停车景观营造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结合"旭辉·尚北郡"小区的实施方案设计,剖析山地住区设计中道路系统的设计策略。通过对山地住区典型用地环境的分析和研究,探讨爬坡车行体系与树状人行体系在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实践运用,探索解决当前山地住区的设计创作中针对复杂地形的道路系统设计的可行性方案,对山地住区的道路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6)
评析住区规划设计的优劣,重要的在于对住区人居生活环境的评析。满足使用者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群,充分考虑各类人群需求来设计住区。作为住区的设计者,应在自然赋予的环境条件下,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住区设计的始终,不断改善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魏莹  柯善军 《山西建筑》2007,33(36):41-42
如何在住区环境设计中体现场所精神,尊重居民的参与权,创造居住者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实现住区环境与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人的意识和价值取向的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17.
王鑫 《住宅科技》2011,31(5):16-18
住区的儿童游憩场所是儿童进行游憩交往的场所,也是学会对人尊重和对自然敬畏的社会共生场所。通过对寒冷地区住区的儿童游憩场所调查,探索在寒冷地区特征下的住区儿童游憩场所设计特征,以期能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游憩环境,提高寒冷地区住区的人居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一切从需求开始——对住区环境设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晓玲 《规划师》2003,19(2):49-52
住区环境的设计和建设是当前住区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尚存在过分关注环境的观赏性、将住区的环境建设理解成一次性行为、高投入带来高房价与高物业管理成本等问题,文章从参与住区户外环境建设的各个主体的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指出住区环境设计应一切从需求出发,全方位的关注住区户外环境。  相似文献   

19.
将坡地作为城市空间拓展的开发对象是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大课题。不论是山地还是丘陵地段,坡地环境的形成既有生态上的天然优势,亦有开发上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因此,坡地住区景观在设计过程中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对多个地区的坡地住区景观的案例做了归类研究,通过列举和分析,总结了相关的经验和手法。并结合实际项目,从地域文化、地形特征、生态技术、场所营造等角度探讨了景观设计理念,以期为坡地住区景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山地资源特色,山地住区建设现状总结其基本特征和发展困境,并通过对共生理论的解读与分析,阐述了共生理论在山地住区规划设计方面的应用价值,并以旬阳白柳山地住区规划方案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