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基于"新经济"这一全新的发展背景,探讨城镇带空间规划策略。总结"新经济"发展推动下城镇带空间的一般特征,认为呈现出多元化的产业空间载体、弹性化的城镇产业布局、生态化的基质空间支撑和网络化的区域交通组织特征。以此为导向,结合宁宣黄城镇带既有的发展基础和空间组织问题,提出网络布局和差异整合的总体思路,并提出5条具体路径:整合现有产业基础,打造类型多样、弹性布局的"新经济"载体;建设特色小镇体系,提升生态空间的"新经济"开发效益;加强生态空间的保护,保障区域发展的生态基底;联接各类"新经济"载体,构建复合的区域交通网络;建立合作共赢机制,推动"新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资源环境紧约束条件下,如何提升城市宜居性,满足广大市民的居住需求是上海未来住房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结合国家关于特大城市住房发展及人口调控等方面的政策要求,根据上海未来发展的总体导向和趋势,以"更加关注空间绩效、更加关注存量利用、更加关注民生改善"为核心理念,通过梳理城镇住房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从住房发展规模、住房结构类型、住房空间布局3个方面提出未来上海城镇住房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我国特大城市的住房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面向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总体目标,京津冀城市群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城镇体系结构失衡、高端功能过度集聚、区域创新网络缺乏关联、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问题。在京津冀成长为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二级城市的作用举足轻重,对其空间战略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更是至关重要。本文将以保定市为例,探索区域转型与协同发展背景下二级城市的空间战略应对与技术路线。在分析区域格局的基础上,明确城市面临的战略机遇,以多级平台承载非首都功能疏解、统筹都市区一体化发展和人居环境提升三大战略应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4.
结合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从用地布局不合理、城市空间布局杂乱、基础设施落后等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协同发展的新型资源型城镇方法,并以邯郸为例,探析了京津冀一体化下资源型城市转型途径创新思路,有利于实现城市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5,(7)
成德绵区域合作总体规划是打破成德绵三市行政区划的次区域规划。该规划对成德绵三市特别是其相邻地区的城镇空间进行统筹,对接交通、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强调对生态资源的统筹利用和协同保护,并在更大区域内进行产业统筹布局,力求将成德绵区域打造成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公路一小时、铁路半小时经济圈,实现"区域融合、交通一体、设施共享、产业互补、环境齐治"。文章在借鉴相关案例经验的基础上,对成德绵区域合作发展优势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城镇体系、空间、产业、资源、交通和生态六个方面对成德绵区域合作总体规划进行探索,以期为其他区域的战略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各个城市都面临着旧城改造、调整用地布局结构和积极发展城市新区的繁重任务,这就需要对城市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以及居住环境的水平进行总体构思和详细规划,达到目标明确,布局合理,优化环境、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中小城市经过几年的努力,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日  相似文献   

7.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李兆焯多次提到推进城镇化进程工作,明确了2003年全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任务。总的要求是:要与深入实施区域经济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以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承载能力为重点,突出抓好中心城市、重点城镇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增强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李主席说;第一、切实加强城镇规划和管理。结合引导产业经济带、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加强城镇规划工作。重点抓好中心城市和新设地级市以及自治区重点镇总体规划的修编。新建…  相似文献   

8.
北京城市创新空间经历了校区空间、园区空间、产学研一体化三个发展阶段,目前还存在着协同创新不足、创新供给与需求错配、创新空间政策与管理失位等一系列问题,建议北京城市创新空间确定新目标、新结构、新布局,建立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协同创新机制,谋划从"校区"和"园区"走向"产学研一体化"和"产城融合一体化",从"内生"和"开放"走向"协同创新",完成北京城市创新空间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转变。  相似文献   

9.
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镇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用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的规划。本文通过引用霍州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内容来探索两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西南山地城镇 面临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的要求。基于 对西南地区资源环境特征的认识,结合在重 庆、贵州等地的规划实践,探讨生态约束下的 西南山地城镇规划策略,提出以生态约束为 前提、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导向、以空间用途 管制和规划布局优化为核心的规划框架,并 从用地条件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生态— 产业”、“生态—人口”、“生态—城镇”协同 发展,以及生态空间管控和城镇建设布局等 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规划师》2021,(3)
"花园城市"建设是在生态城市的基础上对建成环境空间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提升,在明确城市建设对既有生态和生活方式造成威胁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建成环境建设更适于人们生活的城市形态。舟山虽具有营建"海上花园城市"的独特优势,但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潜在的生态风险制约了城市的改造和提升,如何对现状生态环境进行优化提升,将其转化成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的条件、实现"建成环境—生态资源"协同发展的路径是构建"海上花园城市"的关键。文章提出在建成环境生态修复的基础上,构建促进景观环境感知提升的"海上花园城市"生态化建设框架,探索从夯实生态本底到提升景观感知体验的规划路径,以期制定适应自然生态过程、"让自然做功"的可持续绿色发展规划策略,促进舟山"海上花园城市"的整体空间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2.
“公园城市”是新时代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新理念和理想城市建构的新模式。“公园城市”强调绿色空间作为基础性、前置性配置要素与城市建设空间在功能和用地等方面混合布局,即“公园化城”;也强调以绿色空间为载体,统筹生态、功能、景观、业态、活动组织等多维要素的共同营造城市氛围,提升城市的活力、吸引力和开放度,即“场景营城”。提出5种典型的公园化城绿混合单元类型;提出“生态嵌合、形态耦合、仪态契合、业态混合、活态聚合”“五态协同”的公园城市场景营造策略;并运用“五态协同”理念就5种典型的公园化城绿混合单元的具体营建运营策略进行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心城市和近郊城镇的发展,二者之间相互借势、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应跳出就城市论城市的局限,从更大范围着手,联合近郊地区,实现泛中心城区一体化空间格局。本文以天津市西青区为例,重点强调了泛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应从用地布局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社会服务一体化、交通发展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入手,指出实现空间一体化,不仅要强调用地布局上的聚集,更要从职能分工、资源共享、环境共生等多方面,实现空间、经济、社会、资源的同步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万煜敏  鄢安军 《江西建材》2016,(4):212-213,216
在昌九一体化的战略背景下,城镇空间发展与城镇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德安县为例,通过调研并分析城镇建设与区域交通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以下规划策略:一是调整区域交通布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二是疏解区域交通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三是衔接区域交通设施,融入区域一体化格局;以期从优化城镇结构的角度提出区域交通发展的构想,真正实现城镇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后城市开始追求高质量发展,我国城市新一轮的发展正在呈现回归城市滨水区的态势。近期国际城市滨水地区发展实践表明,城市滨水地区可以帮助恢复与提升城市发展活力、改善地区环境、抓住发展机遇、重塑地区特色与形象。不同于城市一般地区,城市滨水区在发展效益、景观环境、公共生活、功能混合以及区域共享共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窑湾、西津渡、南山寺周边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规划实践案例过程的分析,揭示滨水地区项目能够协同或促进其周边地区、城镇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与措施。首先,保护、修复项目所处的地区或城镇原有的生态河道水系,为城市滨水区项目引领地区高品质发展建立基础;其次,在规划设计范围内建立起具有明确功能与环境景观优势的滨水开放空间中心,以促使滨水区吸引区域协同共享、共建平台的形成;在核心项目与场所形象上需创造出能获得社会认可的特色意象,这些设计的"创新"常常会成为实现滨水区发展目标的关键。有效保护与利用城市滨水区,已成为这个时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正>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很强的工作。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就是探索不同地区、不同特点的城市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行、服务和发展等方面的科学方式。因此,要注重通过城市规划布局、功能布局、城市环境功能及城乡一体化布局战略相结合来推进。通过合理配置和优化城镇土地、人口、水、能源、产业、资金、物资等资源相结合来推进,有重点、分步骤、分阶段地开展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批新型城镇正在形成。但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加强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引导,加强与城市发展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既缺少详实的基础数据支撑,也缺少切实可行的监管手段。  相似文献   

18.
《规划师》2018,(10)
创新驱动是新时代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正确认识创新空间的特征、功能和布局对创新驱动带动城市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文章以南京为例,在梳理城市现有创新空间资源的基础上,以协同创新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探讨了如何协同国家空间战略、优化内部空间布局和强化创新载体功能,并从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创新人才和创新文化方面提出创新空间发展策略,打造创新名城。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尤其是经济要素不断集中的发达地区,一方面肩负着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本文以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为例,探讨了生产要素集聚和资源环境压力空间错位下,以非均衡发展和主体功能发展为发展思路的"紧凑城市、开敞区域"城镇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小城镇数量众多,其中山区城镇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一半以上。发展小城镇是一项带动社会经济和发展的大战略。西部大开发给位于西部的山区城镇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山区城镇有山有水的特点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使得山区城镇空间拓展显示出独特的亲水空间、山地景观等多方面特色。笔者在《攀枝花市盐边县桐子林城镇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研究中,充分利用盐边县新县城——桐子林的现有资源,构建一个沿江带状“山水园林城镇”的空间发展模式,形成山、水、城相渗透相容的布局;同时体现其自身特色,塑造良好的城镇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