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大陆乡村建设逐渐从注重物质空间改造向非物质领域的文化复兴转变,这与台湾乡村在二战后从以基层民生建设为主的社区发展到重视文化建设和认同感凝聚的社区营造的演变历程十分相似。本文尝试回顾二战后台湾乡村从社区发展到社区营造的公共政策演变及其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台湾乡村社区文化认同的内涵是从"静态保护"到"动态活化"的社区融合、从"感官体验"到"价值培育"的深层治理,借此探索大陆乡村建设的文化发展策略:构建"自下而上"、多元联动的乡村治理体系;依托当地资源,发掘具有"地方精神"的乡村特性;"以人为本",重塑社区共同体的价值共识,以期为大陆乡村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悦来  谢宛芸 《园林》2022,(8):4-11
随着社会治理的重心逐渐向基层下移,强调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如何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社区治理的关键。社区花园参与式治理强调多元共建的实现机制及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其中多元共建共治强调在营造中充分结合公众参与,形成可协调多方需求、可持续、居民满意度高的社区花园营造,从而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居民在地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成为共同体意识产生的情感基石。基于以上思考,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街道参与式社区治理实践为例,从分析公众参与治理下的发展历程,再到剖析总结社区花园参与式治理实践特征,探讨社区花园参与式治理的方法、策略和机制,对于推进参与式社区规划建设、探索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近期国家在基层社区自治层面大力推行公益组织与共同体建设,以"微更新""乡村营造""公私合营"等方式在公共空间层面上落地。这种共同体的构建与公益组织第三方存在促进,也重新形成了公共领域,它是真正社会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公共领域的激发既是近来兴起的微更新、社区营造等实践的核心与重点,从理论上说,也是寻找资本主义机器中松动可能性的契机。本次讨论由七位在不同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中耕  相似文献   

4.
[目的]当前参与式城市微更新逐渐从空间营造过渡到社区营造,居民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意识”成为关键难题。[方法]首先综述城市微更新中社区花园作为居民参与从空间营造转向基层治理的载体,强调其中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构建的重要性;在城市微更新与基层治理共同体研究交叉下,搭建起“更新治理—参与行动—共同体意识”的参与促进认知形成的分析框架。其次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市民系统性参与社区花园与社区规划为例,基于居民更新行动阶段的参与前意识认知、参与中实践转换、参与后情感反馈的行动路径,分析在地居民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情况,即通过实证案例验证参与行动路径促进意识形成的可行性及探究意识对空间反馈作用。最后从城市微更新的空间维度出发,总结居民的全过程参与行动对居民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有效行动路径,并对其反馈机制做出阐释。[结果]结果显示在参与式行动介入后,居民们对于街道的情感认知有所提升,在共同体意识上可以概括为4种不同层次类型,依次为利益共同体意识、情感共同体意识、价值共同体意识和生活共同体意识。[结论]为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可行的参与式行动路径,并凝练共同体形成类型,以期为优化城市微更新中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方式提供一种工作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5.
乡村社会的基本属性是建立在血缘及地缘之上的熟人社会网络,这也决定了乡村相较于城市而言具有更明显的"自组织"特征。大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对传统意义上乡村内部的"共同关系"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共同体的重塑提供了契机。台湾地区比大陆的城镇化进程要早,亦经历过乡村社区解体的历程,但在进入到城市化高度发展阶段后,重新审视乡村价值并改变治理方式,通过"社区营造"和"农村再生"等政策计划,使乡村彰显出自下而上的勃勃生机,其在乡村内生力的塑造和乡村社区共同体的培育方面值得大陆学习。本文以乡村共同体作为理论框架阐释台湾地区"农村再生计划"的机制特点,并以台北市郊共荣社区为典型案例,深入解析"在农村再生的过程中,农村居民、政府部门及社会资本等如何协力建构乡村共同体,促进社区发展"。最后对如何培育大陆乡村社区中的共同体提出了若干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广西柳州市柳南区东苑社区居民委员会,有一位叫谢曲的女同志,她11年如一日,从街道到社区、从社区到商户,将消防安全知识信手拈来,传播到千家万户,带动社区营造了一种"人人懂防火,户户皆平安"的消防安全氛围。说到谢曲和东苑社区,在柳州市各个居委会中可谓小有名气。2016年谢曲荣获广西119消防奖先进个人称号,她所在的社区也获得先进集体称号;2015年11月,自治区"三定四捆绑"消防警务机  相似文献   

7.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双碳"是国家立足新发展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与要求,彰显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实践表明,作为社区基层治理"毛细血管"端的物业服务企业,在助力"双碳"目标上也肩负着重要使命。创企20多年来,天骄爱生活形成商住产城全面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始终以探索生活新边界为使命。  相似文献   

8.
<正>她,满怀热情,用一颗责任心将消防知识向千家万户传递;她,不图名利,以一腔热血投身到消防志愿者行列中;她,执着前行,尽自己所能将安全知识传播到社区的每个角落,让社区居民熟知防火常识,掌握灭火逃生本领。她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消防宣传大使高冠茹。高冠茹说:"社区工作千头万绪,而消防工作无疑是重中之重。我们这个辖区多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一旦发生火灾,后果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9.
社区教育体建设是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从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内涵界定入手,分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社区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招治  薛见寒 《居业》2021,(10):110-111
本文以"后疫情时代"为研究背景,针对我国社区应急管理存在的短板,认为我国社区应该依托信息化、数字化的智慧社区建设,从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创新组织结构和管理、做好人财物的物资供应、建设社区应急管理共同体等方面创新智慧社区应急管理模式,从而提升城市乃至国家层面的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有这样一个身影让人难忘,她以"防火宣传、服务为民"为宗旨,以"凝聚居民群众、服务社会发展"为工作目标,凝聚满腔热情投身于消防事业的宣传教育中。她就是李佳,1975年1月5日出生的她,现任爱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及爱民社区草原119服务站负责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她的努力下,爱民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区创建文明社区示范点、自治区级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目前地震精准预报尚未过关的形势下,震前预防、震时与震后救灾等一套体系的建设,则显得尤为重要。自2000年以来,辽宁省大连市地震局的防震减灾事业逐渐走在全国的前列,特别是"地震安全城市"和"地震安全社区"的提出,更是开创了中国防震减灾史的先河,这很值得我们学习。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的人群居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社情民意、社会基层各种矛盾和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地方。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安全是城市稳定、社  相似文献   

13.
正社区邻里交流空间可提供邻里交流平台、激发社区活力,凝结生命共同体,组成多层次的共享空间,更是将社会交往关系和邻里情感关系维系在一定范围内的基础。在社区环境中,邻里交流是社区居民发生社交的最主要形式之一,也是从传统的熟人社会转型到新式的、平等的、单纯的社会关系的重要一环,邻里交流空间则成为邻里关系从陌生到熟络再到相互认知的纽带。然而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从以往低矮民居到高层建筑过渡后,邻里关系生疏、漠然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一些高层住宅社区,只有道路、没有交流空间的设计,使传统邻里关系的"远亲不如近邻"发展到邻里间"形同陌路",邻里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打破了传统与人情味。然而在当前,人们除了物质条件的改善需求,更需要精神上的交流,如果居住社  相似文献   

14.
<正>李军,今年63岁,是天津市红桥区西于庄街道纸厂居委会主任。在纸厂社区,不管是居委会的同事,还是社区群众,都亲切地称她为"李二姑"。李二姑曾是南开大学物理系的高材生,退休前,是微型开关厂的科长。1994年,李二姑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闲不住的她经常到居委会聊天、看报,为社区工作献计献策,协助社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000年,李二姑加入社区防火志愿服务队,很快成为队长。"虽然我退休了,但我还想为这个社区做点贡献,为居民做点事。"无  相似文献   

15.
无论从地理空间抑或从人文共同体概念上看,社区首先都是一个"地气"的东西。地域性势必对社区产生和发展产生影响,这应该是认识与研究社区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因此,"社区"这样一个西方舶来概念,在中国就经历了一条中国式的历史变迁之路。这条路并不是单一的纵向前进的路:很显然,我们可以为中国式社区大致梳理出这样一条"线"性的纵向路径,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0,(2)
近年来高校不断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高校社区实践共同体是正在深化探索的协同模式。然而,高校社区协同实践,仍存在着各主体参与过程的隔离状态,难以构建有效协同的实践共同体,其原因是高校社区实践协同机制运行存在障碍,因此有必要从协同治理理论模型视角,探寻高校社区实践协同机制有效运行的逻辑。协同机制各环节要素是一个动态的运行系统,协同动因启动协同机制运行,协同引擎提供机制运行推动力,通过协同行为产生机制运行的协同后果。保障各协同要素的平衡推进,是高校社区实践协同机制运行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9)
街道和社区边界是各项社会治理基础数据汇集的底板,也是政府提供基层公共服务的基础单元。目前,由于城市拓展快,城市街道和社区边界调整频繁,缺乏协同更新机制,导致部门和机构间的街道、社区边界更新不及时,难以实现数据按基层空间单元协同汇总,带来一定的决策混乱。另外,社区居委会作为多个政府部门采集基础数据的主要渠道和平台,数据重复采集的问题突出,"一数一源"、"一次采集、多次共享"的数据资源利用基本原则难以落实。文章从政府部门职能划分与工作协同方面,提出建立部门间的街道、社区边界联动划定与更新机制,以实现现状街道、社区与规划街道、社区边界的无缝衔接,确保基础数据的惟一性、连续性和可预见性,发挥基础数据的共享"金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5月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给出社区的定义是"社区是由小区、家庭及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公共和商业服务公司等构成的社会共同体",而从行政区域上来说,社区是指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与行政村同一等级的行政区域,社区是在城市管理中最小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1,(1)
中国的城市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层单位,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和关键性角色。在本次疫情防控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城市社区的弱邻里性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现代城市社区邻里共同体尚未构建。单位制的解体和房地产市场化使中国的商品房社区成为趋势,社区异质性、城市居民的需求层次和现代交往方式的变化等原因导致社区共同体的衰落。而社区邻里共同体是社区的人文内核,对于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加的美好精神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面临着居民参与意识薄弱、社区能力不足、硬件条件缺失等困境,但是通过构建社区共同体空间、形成社区共同体意识、打造社区交往平台、提升社区专业水平和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可以推动中国城市社区邻里共同体的最终建立。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2,(1)
中国的城市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层单位,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和关键性角色。在本次疫情防控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城市社区的弱邻里性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现代城市社区邻里共同体尚未构建。单位制的解体和房地产市场化使中国的商品房社区成为趋势,社区异质性、城市居民的需求层次和现代交往方式的变化等原因导致社区共同体的衰落。而社区邻里共同体是社区的人文内核,对于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加的美好精神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面临着居民参与意识薄弱、社区能力不足、硬件条件缺失等困境,但是通过构建社区共同体空间、形成社区共同体意识、打造社区交往平台、提升社区专业水平和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可以推动中国城市社区邻里共同体的最终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