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展览时间:2019.09.06-2019.10.20展览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到底是什么驱使人们离开,不管是离开一个小时,一天,一周,一年或者一生?位置的移动,离开的渴望,被迫的迁徙,或是对继续远行之路的探寻,这些到底揭示了什么?目的地是何处?我们又该如何抵达?作为第5届在中国举办的马塞尔·杜尚奖艺术家主题展,本次展览"沿着本没有的路行进"将透过一个新的视角再次呈现12位获奖及提名艺术家的作品。马塞尔·杜尚奖由法国国际艺术传播委员联合会(ADIAF)创立于2000  相似文献   

2.
正凭什么这些豪宅的单价就比市场均价高三倍?是房子面积大吗?是用的材料贵吗?是科技水平高吗?都不是。决定其价值的是品味!比尔·盖茨在说什么?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被问到要向乔布斯学习什么的时候,竟然感叹说:"我愿意用我所拥有的一切来换他的品味!"这或许是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当比尔·盖茨这样说的时候,他到底在表达什么?一个科技、商业天才,最有钱的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比不上,也换不来一个虚幻的东西——"品味"。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相似文献   

3.
1.引子"平静的人生很不错,但不是这辈子!"这句话是Marianne Faithfull在香港接受记者专访的时候说的一句话。而我们认为,这句话更适用于每一位建筑大师。什么是大师?有人告诉我,大师就是能化腐朽为神奇的人,就是能将平凡升华为惊艳的人。因为他们不平凡的建筑作品注定了大师不平凡的人生,也正是因为他们不平凡的追求为我们这些普通人在平凡的环境中创造了不平凡的空间感官与体验。下面,我们就徜徉在瑞士优雅的巴塞尔城中,细细地阅读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De Meuron)、马里奥·博塔(Mario Botta)和伦左·皮亚诺(Renzo Piano)等四位大师在平凡环境中营造的三座充满个性的美术馆吧!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9)
<正>2016年4月15日,由故宫博物院、美国弗吉尼亚美术馆联合举办的"玲珑万象——来自美国的俄罗斯皇家法贝热装饰艺术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东雁翅楼展厅开幕,展出美国弗吉尼亚美术馆收藏的234件(组)俄罗斯法贝热艺术珍品,这也是美国博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城市化建设中,美术馆的数量呈指数增长,始终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视觉焦点,并且大多数当代艺术展览主要是以美术馆的形式进行。随着新科技、新媒介的快速发展,关于"空间"的概念也在不断完善,甚至网络、虚拟空间也纳入其中,美术馆空间也被当代艺术打破了其原有固定的界限,不断尝试新的发展。美术馆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重视人与艺术的对话,在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在观念艺术的冲击下、在线上艺术的客群争夺战中,美术馆没有停止创新与发展。如今的美术馆、博物馆以及艺术公共场所,既是城市艺术知识的聚集地,又是艺术教育的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23)
<正>冷风大侠:妈妈常说:"气都气饱了,还吃什么呀!"这可不是个玩笑话哦!有时候,明明认识一个字,越看反而越不认识它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看看下面这些"冷知识",你会恍然大悟的!为什么人生气时吃不下饭?答:气都气饱了!我们的一切举动都是受大脑皮层控制的。大脑皮层管的事情非常多,但它可以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一般来说,在某一时间段里,大脑皮层只有一个中  相似文献   

7.
是艺术高于生活,还是生活高于艺术?是美术馆更重要,还是展品本身重要?不管这样的讨论会不会有结果,"艺术—生活—美术馆"已被一条线串起来,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当今世界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的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的名词涌入我们的视野,如虚拟、科幻、玄幻、穿越等。如今这些新鲜名词已经不单是平民百姓在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时也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广为体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观念在这个时代一次性喷发?是互联网的产生;还是所谓的"伪科学"的发展。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人"的这个主体的存在方式似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在这个越来越"虚拟"的当下"存在"所赋予它新时代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20)
<正>阿笨常说,入夏之后,命就是空调给的!但是,使用空调不当可是很容易得"空调病"的哦!那么,"空调病"到底是什么病?为什么会得"空调病"?这得从空调制冷过程中的一些特性说起。空调制冷是靠室内机(蒸发器)吹出冷却的空气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空调的室内机中凝结成水滴,再顺着排水管排到室外,这样,室内的空气就会变得干燥。另外,为了保证  相似文献   

10.
动态链接     
国际新闻日本最大规模的建筑展在森美术馆开幕"建筑实验室展览会"(Archilab)在东京都港区六本木的森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以"建筑、艺术和城市中的新实验:1950-2005"为标题的展览是森美术馆首次以建筑为主题的展览,也是日本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建筑展,表现出世界范围内自二战后蓬勃发展的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理念。展出作品包括法国奥尔良市中心地区现代艺术振兴基金(FRACCentre)的珍贵建筑资料,以及巴黎蓬皮  相似文献   

11.
雄辩症     
《Planning》2016,(Z2)
<正>两只鸟儿在树枝上争辩(biàn),把树懒(lǎn吵醒了。"吵什么呢?"树懒埋怨(mán yuàn)道"你们还让不让我睡觉了?""你醒了正好,给我们评个理儿。"两只鸟儿说。"到底怎么回事儿?说来我听听。""这可是大事,非辩明不可!"一只鸟儿说"我认为杏儿最好吃,汁多肉厚,酸酸甜甜,营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6)
<正>随着当今世界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的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的名词涌入我们的视野,如虚拟、科幻、玄幻、穿越等。如今这些新鲜名词已经不单是平民百姓在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时也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广为体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观念在这个时代一次性喷发?是互联网的产生;还是所谓的"伪科学"的发展。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人"的这个主体的存在方式似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在这个越来越"虚拟"的当下"存在"所赋予它新时代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抢凳子     
《Planning》2016,(5)
<正>哈哈!这节课是体育课,我们又可以做游戏啦!大家兴奋得快要飞起来了。我们玩的游戏既能让人非常高兴,也能让人非常沮丧。听到这儿,你是不是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游戏呢?现在让我来告诉你吧,游戏名叫抢凳子!这个游戏的规则非常简单:拿三张凳子,再请四位同学围着凳子转。只要裁判员喊"停",参赛者就得抢凳子坐,没抢到凳子的那个人,就要唱歌。游戏开始之前,老师说:"我要选两个同学来当裁判员。"我第一个举起手,于是,我顺理成章地成了裁判员!我大步流星地坐上了裁判  相似文献   

14.
正傅旭明的名字,我并不陌生,第一次见到他,我误把他认成是60后,这跟他的外表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觉得他的作品深度已经到了60后的深度。就是由于我自己的这个错误,让我对傅旭明充满好奇。他是怎样的人?他是我们的特约艺术编辑,他是记者,他是教师,他是水墨艺术家。最近他的作品在南京金陵美术馆"首届70后水墨艺术大展"展出,不久他又让我们一起走近他和他的10年积攒——"墨光心影"个展!a+a与艺术家傅旭明的对话a+a:这次展览和其他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33)
<正>阿笨:吹总,我最近总是做同样的噩梦,这到底是怎么了?吹总:你梦到什么了?阿笨:总梦到我走到了一扇门边,于是我就推啊推,就是推不开!吹总:门上有什么?阿笨:门上好像印着一个"拉"字!吹总:……听说王礼可以偷走人的梦,赶紧让他把你这个噩梦拿走!一号小牛皮:江苏海安县实验小学六(6)班王礼只听王礼神气十足地吹道:最近总是噩梦连连,害得我晚上都不敢闭眼。那天,我哼着《上学歌》打着呵欠去学校,路上遇到了一个打扮古怪的女孩,明明挺热的天,她却穿着一件棉袄,真奇怪!好奇心驱使我跑过去,拍拍她的肩:  相似文献   

16.
《钢结构》2012,(7):91
<正>山西大同美术馆作为"一座21世纪的美术馆",将在2013年开放。它将代表中国参加巴塞尔艺术国际巡展的"超越建筑"(Beyond the Building)主题展。这座3.2万m2的场馆是大同新城文化广场上的4座新建筑之一,其核心要素就是主展馆(Grand Gallery)——高37m,跨度80m,外观宏大,可容纳大型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10)
<正>先看两个教学片段:片段(一)——师: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叫松树为"苍松"吗?生:因为苍松与苍蝇有关系。(师生笑)师:凛冽的寒风中,许多树都掉光了叶子,只有松树依然是那么绿,生机勃勃。小朋友们,看——大雪纷飞,松树傲然挺立!我们真得好好夸夸它——苍松。懂了吗?生齐说:懂了!片段(二)——师:知道"奴仆"吗?生1:奴仆就是现在的保姆。(师生笑)师:他说"奴仆"就是现在的"保姆",你们怎么看?(目光征询学生)生2:奴仆就是服侍别人的人。生1:保姆不也是服侍别人的人吗?生3:保姆可是拿工资的,奴仆不拿工资。  相似文献   

18.
正提起美术馆,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一座建筑空间的物理存在,在这座建筑中展陈着美术作品。什么是美术馆?面对这样的追问,从美术馆本体的角度看,2007年修订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对博物馆的定义也适用于美术馆:"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其非物质遗产。"在人类遗产的保护作用方面,美术馆不可或缺地需要一座属于它的具有专业职能的建筑;  相似文献   

19.
近闻中央台声音,说中国去年的烟税已破400亿元大关,它是以每年增长十几个亿的加速度在猛蹦窜!并且已连续7年雄居全国之首,实实在在的算是中国一个税利大户了!一个令世人瞠目的财神爷了! 闻此讯,我禁不住浑身一震,又禁不住心头一紧,这到底是好事?坏事?喜事?忧事?真乃五味俱全,百感交集也。  相似文献   

20.
《城市环境设计》2015,(11):200-201
<正>UED:您既是建筑师,又有许多建筑之外的艺术作品,那么在您做美术馆这类与艺术密切相关的公共建筑时,您的出发点是什么?朱锫:首先是塑造一种人在博物馆和美术馆里的全新体验。很显然美术馆不是一成不变的,美术馆从过去发展到今天不仅仅自身在变化,随着展览形式的多样、艺术发展的多元,美术馆自觉或不自觉的需要以不断更新的方式去适应艺术家的创作或是参与,满足他们的多种要求。所以,我的出发点就是塑造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