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侵检测是网络安全的一个新方向,该文在研究了Web服务器安全问题和对攻击WWW服务器的手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资源监视和网络监视相结合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模型,并对实现的原型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Web上的主机资源包括Web服务器上的文件、端口及地址等,针对现有基于签名的入侵检测系统在Web上存在的安全缺陷,文章通过分析攻击的根源和发生攻击的位置来检测Web上的攻击,进而提出Web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是Web服务器中对主机资源的监视,最后详细的论述了资源监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了Web服务器的安全性问题后,根据入侵检测技术的原理,提出应用基于误用的检测技术检测针对Web服务器的攻击,针对基于误用检测技术的不足,简述了决策树技术的原理,提出了应用决策树技术改进原来的规则分类,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云环境下的网络安全处理模型,模型中的每台云服务器都拥有自己的入侵检测系统,并且所有的服务器共享一个异常管理平台,该平台负责报警信息的接收、处理和日志管理.模型采用报警级别动态调整技术和攻击信息共享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漏报率和服务器遭受同种攻击的可能性,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系统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现有的WebIDS及在防护Web攻击上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一种Web入侵检测模型。最后对该模型的核心部分-资源监视代理进行了研究和实现。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已经难以有效防范针对Web应用的攻击行为,Web应用入侵检测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技术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访问日志是Web应用入侵检测的重要数据,然而,海量的日志记录令应用管理员望而却步,若缺乏有效的分析方法,将很难发现和定位入侵行为。致力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多种误用和异常检测模型已被提出和采用。针对动态页面采用参数值长度、字符分布等统计异常模型,对真实Web应用的访问日志进行入侵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可以有效地检测SQL注入等攻击。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介绍当前Web应用中常见的几种入侵攻击形式,以及在Apache服务器上实现Web应用入侵检测和防御,从而达到网络级防火墙无法实现Web应用级安全防护,减轻IDS压力,增强Web应用的安全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SITAR模型基础上,设计Web服务器入侵容忍模型,并阐述工作原理.建立敖学模型,确定Web服务器最优个数;对性能进行测试,表明Web服务器入侵容忍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蜜罐的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无法识别未知的攻击,提出在入侵检测系统中引入蜜罐技术来弥补其不足,并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HoneypotIDS。该系统应用感知器学习方法构建FDM检测模型和SDM检测模型两阶段检测模型来对入侵行为进行检测。其中,FDM检测模型用于划分正常类和攻击类,SDM检测模型则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具体的攻击类型进行识别。最后,设计实验对HoneypotIDS的检测能力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HoneypotIDS对被监控网络中的入侵行为具有较好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Web应用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带来了更多便捷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开发Web应用的过程中,大量不规范的新技术应用引入了很多的网站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Web应用开发过程中的漏洞发起攻击,当Web应用受到攻击时会造成严重的数据泄露和财产损失等安全问题,因此Web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一种在Web应用中广泛使用的应用层协议。随着HTTP协议的大量使用,在HTTP请求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实际入侵,针对HTTP请求数据进行Web攻击检测的研究也开始逐渐被研究人员所重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融合模型的Web攻击检测方法,针对每一条文本格式的HTTP请求数据,首先进行格式化处理得到既定的格式,结合使用Word2Vec方法和TextCNN模型将其转换成向量化表示形式;然后利用Stacking模型融合方法,将不同的子模型(使用配置不同尺寸过滤器的Text-CNN模型搭配不同的检测算法)进行融合搭建出Web攻击检测模型,与融合之前单独的子模型相比在准确率、召回率、F1值上都有所提升。本文所提出的Web攻击检测模型在公开数据集和真实环境数据上都取得了更加稳定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