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1.我国工业用能比重居高不下,90年代以来占70%左右。特别是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煤炭、电力、石油石化等八个行业又占全部工业能耗的78%。工业节能潜力巨大。我国工业节能面临诸多障碍: —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能行业盲目投资; —基础原材料工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 —价格和税收政策不到位,企业缺乏节能积极性; —政府对工业节能技术进步和监管缺乏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我国节能形势及其对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甲斌 《节能》2004,(1):3-4
阐述了我国实行节能的紧迫性,分析了节能对技术进步的迫切需要,概述了国家对节能技术进步的鼓励政策。最后总结了我国节能技术进步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尤其是工业领域能耗巨大,约占我国总能耗的70%,能源供应形势严峻。针对目前我国以化石能源消耗为主的能耗结构,本文在用能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科学用能的角度提出了(节能降耗的关键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热能的梯级利用、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动力机械节能、余能的回收利用等,同时探讨了依靠(良好的政策管理)、积极的示范推广来实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单位GDP能耗降低20%这一“十一五”节能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对“十一五”工业节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文对“十一五”工业节能目标进行了测算,归纳了“十一五”工业节能降耗的现实可能途径,分析了“十一五”工业节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较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强化工业节能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炼油工业节能仍有许多细致扎实的工作要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煜 《中外能源》2008,13(4):70-78
介绍了中国石化炼厂近几年节能取得的成效,炼油综合能耗从2001年的78.86kg标油/t降低到2007年的65.91kg标油/t,炼油单因耗能从2001年的13.1kg标油,(t·因素)降低到2007年的10.11kg标油,(t·因素)。通过炼油能耗评价和节能潜力分析,对中国石化炼油企业节能现状作出了基本评价,指出了今后节能任务艰巨,节能空间较大。分析了中国炼油业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对新建和改扩建炼厂能耗进行了剖析。最后对炼油企业挖掘节能潜力提出了建议,包括合理选择原油、生产优化、提高全厂加热炉热效率、深化装置间的热联合、蒸汽系统的优化、低温热能的合理利用、采用高效节能设备、节电、回收凝结水、加强节能管理。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2011年上半年,山西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转型跨越发展,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工业领域节能降耗扎实推进,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态势,指出,新增高耗能企业投产运行、经济发展对高耗能行业的依赖性依然较高、部分产品单耗持续走高,节能降耗工作中的制约因素仍然较多,对完成年度节能目标形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提出,下半年山西省针对制约因素,切实解决节能降耗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巩固、扩大节能降耗成果,确保2011年节能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7.
强化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政府提出了“‘十一五’期间GDP能耗下降20%左右”的宏伟节能目标,建筑节能作为一个关键的节能领域,对该目标的实现将发挥重要作用。那么,我国建筑节能的特点是什么?建筑节能潜力有多大?目前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障碍是什么?应该从哪些角度发力加强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浙江是一个缺煤、无油、少电的省份,能源资源贫乏,自给率低,能源供求矛盾一直是制约浙江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节能降耗工作对于我省工业经济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节能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方针。通过多年的努力,我省工业节能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省万元工业产值能耗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在成绩面前,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何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工业部门的能耗,依然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工业节能可以通过降低各工业部门的产值单耗和调整工业结构来实现,这也称为单耗节能和结构节能。为了更好地开展节能工作,当前有必要对单耗节能和结构节能对浙江工业节能的贡献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影响工业节能的主要因素。 一、分析模型的建立 这里我们采用简单实用的因素分析法来进行分析。该方法把影响能源消费的因素分  相似文献   

9.
渠时远 《中外能源》2013,18(8):91-94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但由于产业规模大,生产过程中依然消耗了大量能源,大中型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用钢材从2005年的0.4702t降至2010年的0.3046t,部分产品能源效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适于采用先进工艺装备实现集中规模化生产的热加工分散、重复严重,多数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机械热加工工艺技术明显滞后,材料利用率低等。机械工业的生产节能主要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电、水、气消耗,并把产生的热量等副产品加以利用。"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生产过程的节能潜力约为4000×104~5000×104t标煤,机械产品的节能潜力约为2×108t标煤左右。经测算,机械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将由2010年的0.40t标煤下降到2015年的0.31t标煤。我国机械工业应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优化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节能管理体系建设和行业节能基础性工作,加快技术进步,提高材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11.
周篁 《中外能源》2007,12(1):1-6
国家发改委组织了关于美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节能情况的考察。本文就考察情况总结介绍了美国能源开发利用现状;重点阐述了美国的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政策,以及美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的产业概况;最后对加快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节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能耗现状与节能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功礼  顾利民  王雷 《中外能源》2009,14(2):106-111
“十一五”以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坚持把强化目标责任落实和加强监督考核作为推进节能工作的重要保障,建立“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考核制度:坚持把科技进步作为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推动力,加快了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步伐,节能降耗水平稳步提升。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一是能源利用水平总体不高,二是节能降耗难度日益加大.三是节能管理还比较薄弱。为确保实现发展目标.将采取加大结构调整与优化力度,全面实施十大节能T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实施节能评估和审查,加强能源审计和监测,持续改进并启动能效水平对标活动,规范管理,夯实节能基础下作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节能技术的推广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由日方资助、中日双方共同组织实施的节能潜力调查诊断项目,通过对典型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测试,分析了中国部分企业的用能效率与节能潜力,提出节能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外工业节能政策与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虹 《中国能源》2007,29(3):41-43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目前发达国家在工业节能方面的主要政策和措施,并分析了它们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介绍某酒店的中央空调系统,对酒店的能源消耗进行审计和分析,确立酒店主要用能系统的能耗及经济性指标.采用能耗模拟软件DesignBuilder对该酒店建立模型,模拟计算出该建筑的能耗情况,在此基础上模拟了6项节能措施,分析了其节能效果和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6.
应用信息技术 开辟节能新篇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泉  佟庆 《中国能源》2004,26(9):35-39
信息技术将为建设节能型社会和节能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工业节能中,信息技术在高耗能系统优化、能源管理、生产线智能化等方面发挥作用;在建筑节能中,信息技术可帮助建筑用能评估、打造智能建筑;在交通节能中,车辆节油控制、城市交通疏导、降低货运空载率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此外,信息技术还能在能源数据统计、节能信息传播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信息技术为全社会节能带来的影响不但是全面的、深入的,而且必将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大。我国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开辟信息化节能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南屯煤矿机电系统节能降损的措施及方法,对其他厂矿企业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节能降耗与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莲莲 《中国能源》2005,27(7):32-35
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安全、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所有能源中,电力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最为息息相关。中国目前的电力缺口是9.93%,到2010年还会剧增至15%,必须把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环境污染作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以“节能降耗,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实现电力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节能监测在企业节能降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英 《中国能源》2006,28(1):43-44
企业节能降耗关键在于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技术改造离不开节能监测前期工作,节能监测的作用就是强化和督促企业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