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微子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自从前苏联的V. Lubimov(1980年)和瑞士苏黎世大学的W. Kundig(1986年)发表了关于中微子质量的研究以来,进一步的工作已在日本等国展开;现在有一批实验室在进行中微子研究。文章论述了两个关键问题,即光子与中微子的相似性和令人感兴趣的超光速中微子理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计量》2011,(12):51-51
英国广播公司(BBC)、英国《独立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0月22日报道,欧洲研究人员发现了难以解释的中微子超光速现象,这一现象违背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研究人员目前对此持谨慎态度,希望全球科学家能共同探究原因。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LNGS)下属的一个名为OPERA的实验装置接收了来自著名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  相似文献   

3.
2002年夏季,黄志洵教授的著作《超光速研究新进展》出版。书中介绍关于超光速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验进展,并按三个部分叙述不同领域的有关研究,如超光速理论与实验、反常色散与负群速(王力军等人的光脉冲超光速传播实验)、波粒二象性理论的成就和问题、EPR思维、中微子质量研究进展等。这是一本内容新颖、丰富、生动的好书,对读者颇具吸引力。文章强调指出,学术上的自由讨论是科学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2002年夏季,黄志洵教授的作《超光速研究新进展》出版。书中介绍关于超光速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验进展,并按三个部分叙述不同领域的有关研究,如超光速理论与实验、反常色散与负群速(王力军等人的光脉冲超光速传播实验)、波粒二象性理论的成就和问题、EPR思维、中微子质量研究进展等。这是一本内容新颖、丰富、生动的好书,对读颇具吸引力。章强调指出,学术上的自由讨论是科学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正>许驭科研组的十大新发现前沿科学家许驭等科研人员历经19年辛勤研究,取得丰硕研究成果,有关研究者归纳为许驭原创基础研究十大新科学发现。1、许驭第一次验证、发现超光速粒子正、反中微子互不湮没、反电中微子的反隧穿量子效应,以及宇宙线初级μ子衰变后的反中微子引发天然质子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是超光速现象是否存在,这在作者所引的黄志洵著的两本书中已有了肯定的回答。本刊认为,就超光速实验而言,也属于计量的范畴,速度是基本单位长度米和时间秒的导出量,测量光速的实验已进行了300余年。但测量超光速的实验并非易事。狭义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有两个含义:一是在任何情况下,往返光速相等;二是光速不可超越。2009年,《宇航学报》第一期发表了林金等人的一篇论文:"爱因斯坦光速不变假设的判决性实验检验",实验证明:卫星和地面站之间存在1米/秒量级的相对速度时,会造成西安临潼站与乌鲁木齐站之间"往"和"返"两个单程信号通过的时间差在1.5纳秒量级,观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在0.01纳秒量级。由此证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原理在具有相对运动情况下不成立。由此可见,如果在速度更快的星体上进行实验,超光速测量就不难实现。  相似文献   

7.
超光速研究的量子力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量子力学为超光速的研究带来了希望与可能。为检验EPR论文所做的实验显示,景象背后有某种东西比光进行得更快。量子隧道效应对超光速研究有重大意义,有关理论和实验研究都证明,人为地使一个光子或一个脉冲以超光速行进是绝对能做到的事;预期把等离子体用作位(势)垒时也会发现超光速现象;建议用实验研究物质波粒子(如电子)通过位(势)垒时将会发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中国计量》2011,(12):50-51
从中科院高能所获悉,位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内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装置经过4年建造,在地下100米深、距反应堆仅360米的近点实验大厅内安装的两个中微子探测器已经探测到来自核电站反应堆群的中微子。这标志着大亚湾国际合作组对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的测量迈出了第一步,实验结果很可能会对宇宙中为什么物质多于反物质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中国粉体技术》2016,(2):102-103
根据自由微观粒子的相对论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分别给出自由微观粒子和自由光子的相对论能量表示;根据自由中微子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给出自由中微子的静止质量、速度和相对论能量表示。结果表明:1个自由光子的能量为2个相互耦合的自由中微子能量之和,即E(c)=2E(v_n);自由中微子的运动速度和静止质量分别为v_n=c,m_(n0)=m_0/2。  相似文献   

10.
Pyrex玻璃金属化凹坑的湿法腐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在Pyrex玻璃基片上湿法腐蚀出易于金属化(如电镀等)的深凹坑(或凹槽),选用HF:HNO3:H3O为腐蚀液,分别以Cr/Au(30nm/300nm,溅射)加光刻胶(15μm)和Cr/Pt(30nm/300nm,溅射)加光刻胶(15μm)作为掩膜进行腐蚀实验.实验发现在Cr/Pt/光刻胶掩膜下,Pyrex玻璃的腐蚀凹坑横向钻蚀小(钻深比1.34:1),侧壁倾斜光滑,并在凹坑(深约28μm)内成功地电镀了焊盘.该实验结果对要求高深宽比沟槽的微流体器件的制造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超光速研究的4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美国物理学家O.M.Bilanuik和E.C.Sudarshan(1962年)以及G.Feinberg(1967年)的开创性工作以来,在美国、欧洲和中国都对超光速展开了研究。根据A.Einstein于1905年发表的原始论文,超光速没有存在的可能,但其1907年的论文对“信号传播不能超光速”却不很肯定。文章把速度问题分解为若干类、项,并提出“广义信息速度”定义以利于对众多速度概念的讨论。在反思了40年来(1962—2003年)的超光速研究以后,得出结论认为“超过真空中光速c”是一种可实现的科学陈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计量》2011,(12):49-50
在基本粒子家族中,中微子的行为最难以捉摸。顾名思义,中微子不带电,是个中性粒子。与中子相比较,它们间的性质相差很大。中子表面上是个中性粒子,可是内部有复杂的电磁结构,而中微子内部完全不带电。中微子有3种类型,即电子中微子、μ子中微子和τ子中微子。从质量上讲,中微子的固有质量至少要比中子小  相似文献   

13.
以石墨为原料, 采用Hummers法液相氧化合成了氧化石墨(GO), 通过低温真空剥离预还原、磺化反应、葡萄糖二次还原, 合成了高质量的磺化石墨烯(S-GNS), 有效避免了在此过程中石墨烯大量团聚的现象.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分析仪(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分析手段对磺化石墨烯样品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 对氨基苯磺酸成功地接枝到了石墨烯上, 磺化石墨烯还原彻底, 热稳定性能高; 石墨烯表面平整, 缺陷少; 单层磺化石墨烯厚度约为1.2 nm. 水溶性、分散性实验结果表明: 磺化石墨烯拥有高水溶性和高分散性. BET比表面积及电性能测试表明: 磺化石墨烯的比表面积高达806.4 m2/g, 薄膜材料的导电率为1150 S/m.  相似文献   

14.
C/SiC摩擦材料的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法(CVI)结合反应熔体浸渗法(RMI)制备了低成本、高性能的C/SiC飞机摩擦材料, 并模拟飞机正常着陆条件进行了摩擦磨损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C/SiC是比C/C更优的飞机摩擦材料, 具有动、静摩擦系数高(分别为0.34、0.41), 湿态几乎无衰减(约2.9%), 磨损小(约1.9μm/次), 摩擦性能稳定等特点. 并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对C/SiC摩擦材料的摩擦面以及磨屑形貌进行了观察, 并对其磨损机理进行了探索. 结果表明, 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为主, 同时由于垂直于摩擦面的纤维束增强了其层间抗剪切能力, 从而提高了其抗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5.
论狭义相对论的理论发展和实验检验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狭义相对论(SR)可概括为10个主要方面,即1个变换,2个公设,3个公式,4个推论。目前对狭义相对论的质疑集中在“光速不变公设”和“光速不能超过推论”这两方面。1992年以后的10年间已做成了若干超光速实验,有的在经典领域,有的在量子领域。2001年,有迹象表明在大的宇宙时间尺度上光速缓慢减小,这引起了对光速是否真的恒定不变的质疑,SR似已受到挑战。国际科学界如使新理论成立,将是Einstein提出SR以来的一次科学革命。  相似文献   

16.
超光速问题与电磁波异常传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讨论了超光速研究的历史背景和在狭义相对论框架内进行工作的可能性;指出已有的实验(用单光子、激光脉冲和微波)在量子隧穿过程中呈现出的超光速行为,是在特定物理条件下才有的。认为经典电报员方程与Klein-Gordon方程的相似,使得前可用于粒子隧穿和超光速现象的研究。讨论了不久前发表的王力军博士的超光速实验,展望了超光速研究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新型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反应液相烧结法在1280℃下真空烧结成功制备出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TBBC),其硬度可达92.4HRA,密度为8.2g/cm3,热膨胀系数为8.0×10-6/K.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能谱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种金属陶瓷是由三元硼化物基硬质相(MoFeCrNi)3B2和铁基粘结相α-Fe组成,硬质相和铁基粘结相分散均匀,硬质相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约占体积比的80%.磨损实验表明此种金属陶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8.
姚宏颖  王子宇 《高技术通讯》2006,16(10):1006-1009
采用电吸收调制器(EAM)作为电光调制器件,实现了基于电时分复用(ETDM)工作方式的40Gbit/s光发射单元,并采用SDH 42.836(Gbit/s标准数据库)对其进行了测试实验.在42.836Gbit/s数据率下,其输出光信号消光比达10dB以上,光眼图信噪比约11.4,抖动方均根值1.3~1.4ps;在G.652光纤中传输1km后,消光比大于9dB,光眼图信噪比约7.1,抖动方均根值为1.4~1.5ps,这些技术指标达到了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叶明  何金星  侯建德  王彪  邓立南  王久兴 《安装》2022,(S1):178-179
<正>获奖情况:2022年中国安装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成果研究背景该成果依托的江门中微子实验站配套基建工程,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金鸡镇和赤水镇之间,距阳江核电站和台山核电站均约57km,实验基地规划工程区长2000m,宽约200m。该工程包括实验大厅、斜井、竖井、地下安装间和其他功能性辅助洞室,最大埋深700m。  相似文献   

20.
柱撑蒙脱石及其热处理产物孔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Keggin离子(聚合羟基铝离子)与蒙脱石作用制备了羟基铝柱撑蒙脱石.对羟基铝柱撑蒙脱石及其热处理产物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比表面积(BET法)及孔径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XRD结果表明,羟基铝柱撑蒙脱石底面间距约为2.13nm,热处理(300-650℃)后转变为1.74nm左右.分析表明,铝柱撑蒙脱石比表面积增大为231.6m2/g,比原始蒙脱石增大约7倍.比表面积的增大主要是由于微孔的比表面积的增加,说明柱撑过程主要使蒙脱石的微孔孔隙增多.经热处理后,铝柱撑蒙脱石的孔性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处理温度升高,其比表面积降低,平均孔径增大,微孔体积减少.比表面积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微孔比表面积的降低.说明热处理使得铝柱撑蒙脱石微孔结构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