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了增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功能,满足日益增加的车载多媒体网络对于视频传输的功能性需求,深入研究了MOST(Media Oriented System Transport)网络(一种车载多媒体网络)视频传输的原理,并探讨了在MOST网络视频传输中引入通知服务的可行性。根据MOST网络视频传输的原理和通知服务的特点进行实验,并有效地实现两者的结合。实验结果表明,通知服务可以使MOST网络视频数据传输具有更强的应用空间,并且节省MOST网络控制信道带宽。  相似文献   

2.
基于面向媒体的系统传输(media oriented systems transport,MOST)网络标准和智能网络接口控制器(intelligent 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I,NIC)的特性,研究并设计了一个基于INIC芯片OS81050的MOST音频网络。网络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音频服务,支持节点的即插即用和状态信息反馈,并且抗干扰能力强,信号保真度高。实验结果表明了基于INIC的MOST音频网络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车载MOST网络音频播放节点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MOST(Media Oriented Systems Transport)网络标准和数字音频传输技术,设计了车载MOST网络节点,实现了MOST网络节点的音频播放功能,模拟了MOST网络传输I2S(Inter-IC Sound Bus)数字音频数据的过程。描述了使得I2S数字音频数据在MOST网络收发器中进行路由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4.
运用MOST(Media Oriented Systems Transport)网络标准和I2S(Inter-IC Sound Bus)数字音频传输技术,设计了一个车载MOST网络,它实现了流媒体数据传输和播放功能。文中描述了使I2S数字音频数据从音频数据源设备发送到音频播放设备的网络硬件结构和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5.
<正>MOST150技术采用IEEE 802.3标准实现以太网数据包传输,提供一款成熟、现成的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解决方案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日前宣布沃尔沃汽车集团旗下Volvo XC90系列新车型全面启用Microchip OS81110智能网络接口控制器(INIC),从MOST25顺利迁移到最新的MOST150标准。沃尔沃汽车已使用Microchip MOST25 INIC产品多年,现亟需在其最新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实现以太网数据包的传输功能。而MOST150自然成为沃尔沃所青睐的选择,因为这一技术拥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6.
对当今车载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背景、技术特点和未来趋势进行综述。分别介绍了MOST(Media Oriented System Transport)网络技术、IDB-1394网络技术和车载以太网络技术,对其发展历史、基本特点以及研究现状等进行概括、分析和比较,并列举三种车载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点与缺点。最后对车载多媒体网络技术有待深入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随着车栽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广,车载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本文论述了一种支持车载信息系统的网络防火墙的设计过程,介绍了防火墙系统的软硬件环境以及该防火墙所要实现的功能和开发步骤,最后重点时该防火墙系统数据捕获和数据分析处理两大模块进行说明,并在嵌入式Linux环境下用C语言实现了此防火墙,验证了其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李瑞金 《测控技术》2018,37(7):9-13
随着汽车网络的快速发展对数据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传统车载CAN通信系统,由于其信道带宽的限制不能满足快速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为了解决其带宽的限制,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提出了采用通频带设计系统,通过使用传输矩阵和端口网络级联的方式,在总线型结构模式下对CAN通信系统通频带进行建模研究,同时对该系统在最差情况下最大总线线路长度和节点数进行分析与研究,最终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从而为实际信道响应的测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不仅能实现对CAN通信性能进行评估,而且能实现优化CAN总线网络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MOST网络将成为汽车主干网络,而语音控制为汽车多媒体娱乐提供了便捷的人机接口,将两者结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分析MOST网络设备控制及语音识别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MOST网络上构建人机语音接口的方法,并给出实现该方法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架构.通过小词汇量词库对该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达到了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开放系统中大型网络的配置是一件非常烦琐费时的工作,引入即插即用功能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在开放系统中的即插即用,文章进行了两方面的工作:第一,通过使用Jini技术实现了开发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即插即用,第二,针对开放系统中存在大量的非Jini设备的状况,提出了使用增强JALGW(Jini-based Application Level Gate Way)来实现非Jini设备的即插即用,并对JALGW的功能扩展、性能和安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微电子技术进入到纳电子/集成微系统时代,SIP(System in Package)和SOC(System on Chip)是微系统实现的两种重要技术途径;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形图像、计算机视觉和目标识别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技术在嵌入式平台的小型化、微型化是一项重要研究领域。如何将神经网络轻量化和微系统相结合,达到性能、体积和功耗的最优化平衡是一难点。介绍了一款将SIP技术和基于FPGA的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微系统实现方案,它以Zynq SOC和FLASH、DDR3存储器为主要组成,利用SIP高密度系统封装技术进行集成,在其中的PL端(FPGA)采用HLS来设计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卷积层和池化层,生成IP核,分时复用构建微系统,设计实现了Micro_VGGNet轻量化模型。测试采用MNIST手写数字数据集作为训练和测试样本,该微系统能够实准确识别手写数字,准确率达到98.1%。体积仅为30 mm×30 mm×1.2 mm,在100 MHz工作频率下,?图像处理速度可达到20.65 FPS,功耗仅为2.1 W,实现了轻量化神经网络微系统的多目标平衡(性能、体积和功耗)。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产品电子代码)物联网的组成和工作方式。结合TCP/IP网络中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技术规范,重点探讨ONS(Object Naming Services,对象名解析服务)的系统架构及实现原理,分析ONS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本研究对深入钻研EPC物联网中ONS的工作机制具有参考价值,对安全部署EPC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脑-机接口的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监督学习的稀疏降噪自编码器,对刺激诱发的脑电信号进行自主学习,构建原始数据的深层特征表达。该编码器引用稀疏自编码神经网络,通过加入噪声,增强其学习的泛化能力,增加了神经网络的鲁棒性。首先对多导联信号进行重新拼接,输入稀疏降噪自编码器,得到原始数据的稀疏特征表达;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将学习到的特征进行分类;最后,同直接使用最优单通道相对比。实验结果为:稀疏降噪自编码器的分类准确率要优于单通道,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学习到特征,并提高了“模拟阅读”脑-机接口的识别正确率,为脑-机接口系统的特征提取和分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伪装目标检测(COD)旨在检测隐藏在复杂环境中的目标。现有COD算法在结合多层次特征时,忽略了特征的表达和融合方式对检测性能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递进式特征增强聚合的COD算法。首先,通过主干网络提取多级特征;然后,为了提高特征的表达能力,使用由特征增强模块(FEM)构成的增强网络对多层次特征进行增强;最后,在聚合网络中设计邻近聚合模块(AAM)实现相邻特征之间的信息融合,以突显伪装目标区域的特征,并提出新的递进式聚合策略(PAS)通过渐进的方式聚合邻近特征,从而在实现多层特征有效融合的同时抑制噪声。在3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算法相较于12种最先进的算法在4个客观评价指标上均取得最优表现,尤其是在COD10K数据集上所提算法的加权的F测评法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达到了0.809和0.037。由此可见,所提算法在COD任务上拥有较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把认知负荷测量技术集成进空间增强现实系统,提出动态调整用户认知负荷水平的智能空间增强现实系统(ISARS)系统。ISARS的目标是对用户在进行任务时的认知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用户认知状态动态调整空间增强现实系统的增强信息,以使用户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作质量。ISARS包含两个子系统:空间增强现实(SAR)子系统和认知负荷度量(CLM)子系统,SAR子系统把不同的增强信息投影到物体物理表面。CLM子系统对用户在工作过程中的认知负荷进行度量。实验结果表明,ISARS能够根据用户当前认知负荷水平对任务相关的要素进行自适应调整以更好适合用户实际工作能力,从而提高用户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熊露  柳超 《计算机工程》2011,37(15):259-261
提出一种多通道宽带等差步进移相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对移相网络系统参数进行分析,建立粒子群优化算法模型,利用该算法对移相网络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满足设计需求的性能参数。利用先进设计系统(ADS)软件对优化设计得到的四路移相器网络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得到满足设计指标且具有稳定移相输出的移相网络。  相似文献   

17.
802.11s中RM-AODV路径选择协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RM-AODV路径选择协议是IEEE 802.11s标准中HWMP路由选择协议的基础。不同于传统AODV协议在第3层使用IP地址路由和跳数作为路由metric,RM-AODV工作在第2层使用MAC地址和空时metric进行路径选择。为了适应无线mesh网络流量呈树状汇聚的特点,IEEE 802.11s标准还对RM-AODV进行树状先验式扩展。在典型无线mesh网络拓扑中通过仿真对RM-AODV的路径发现时间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相对根节点的不同位置对路径发现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采油厂中随着网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局域网也随之增大,这些必然引起局域网流量的增大、网络性能的下降、及管理的困难等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现有的局域网进行合理的划分,对现有的IP地址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虚拟局域网(VLAN)、变长子网掩码(VLSM)是解决子网划分的关键技术,使用这些技术和方法可以实现局域网的优化和简化局域网管理。  相似文献   

19.
李晨熙  刘亮  叶凡 《计算机工程》2011,37(11):257-259,274
设计一种应用于超宽带(UWB)无线通信系统的交织器,采用双端口随机存取存储器结合地址发生器的结构,实现多波段正交频分复用和双载波正交频分复用2种标准下比特交织的兼容.相比只适用于单一标准的交织器,该交织器在查找表数目增加4.5%、寄存器数目增加1.8%的情况下,工作主时钟达到132MHz,数据吞吐率达到最大1.42Gb...  相似文献   

20.
在现有的活动轮廓模型中,PC模型和RSF模型是两个著名的基于区域的模型。PC模型对活动轮廓的初始化和噪声不敏感,但不能分割灰度不均一图像。RSF模型能够分割灰度不均一图像,但对活动轮廓的初始化和噪声较为敏感。基于PC和RSF模型,提出一个以偏微分方程形式表达的基于区域的活动轮廓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分割灰度不均一图像,对初始轮廓的大小和位置不敏感,抗噪性也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