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永辉 《试采技术》2007,28(2):51-53
针对腰滩油田阜宁组油层层系多、厚度薄、渗透率低和自然产能极低的地质特征,通过压裂新工艺改造后,处在构造裂缝发育部位的油井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处在油层含油饱和度低,油藏压力水平较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的井压后效果相对较差。通过多口井的试验,总结出适合腰滩油田阜宁组油层的压裂改造工艺技术,且通过采用阜一段油藏与阜二段油层合压合采或单压合采的生产方式,平均日产量由压前的18t增至压后的92.46t,增油比为5.14,最高达14。  相似文献   

2.
水力压裂影响因素的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很多油田中存在低渗油藏,对低渗油藏进行压裂是目前提高油藏开发效果及其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压裂措施的增产效果,以尽可能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回报,就需要对影响压裂井的因素进行分析。以理论油藏模型和某油田实际油藏模型为基础,引进了敏感系数,通过比较敏感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对压裂井增产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压裂井油层特性的敏感性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含油饱和度、孔隙度、有效厚度、地层压力、渗透率..对压裂井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对于低渗复杂断块油藏,人工裂缝长度为0.8倍井距时最优;针对一注一采井组.当裂缝方向与注采井连线成45°角左右时增油效果最好;油水井同时压裂时增油效果最好;相对于矩形井网,三角形井网更加适合人工压裂。  相似文献   

3.
张建军 《钻采工艺》2013,36(5):52-54
吐哈油田鲁克沁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深、中低孔、低渗等特点,属于难动用储量。其地层条件下原油具有高密度、高凝固点、高非烃含量、中等含蜡量等特点,原油流度低,渗流困难,单井自然产能低,如果不对油层进行有效改造,就难以实现高效开发和有效动用。前期进行一定规模的储层改造,但总体来说油井增产表现为“两低两短”:幅值低、累计增产量低、峰值增产期短、总有效期短;部分井压裂效果不及常规酸化;水基压裂液返排率底;区域油藏为边底水油藏,储层上部隔层普遍较厚,下部隔层较差,人工裂缝向下延伸的趋势较大,且储层下部距含油 水层或水层距离较近,压裂施工沟通下部水层的机率大,大大影响压裂效果,严重影响了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为此,开展了提高稠油油藏压裂改造效果的研究,提出了厚油层层内细分层压裂体积改造新工艺,该工艺打破了传统以层为单位的分层压裂,在厚层内实施细分段改造。通过优选封隔器与配套工具,优化施工设计,实现了厚油层层内以K344为核心的分层压裂工艺管柱系列细分层不动管柱一次压裂两层或多层的目的,同时形成了高温延迟交联压裂液体系、大孔径射孔、压前油层预处理、全程充填式加砂及控制缝高延伸等一系列配套技术。该技术2011~2012年实施78井次,增油效果显著。基本形成了稠油层内分层压裂配套工艺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鲁克沁油田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复合压裂技术在长庆“三低”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非均质严重、地层能量不足的“三低”油层,复合压裂技术将高能气体压裂和水力压裂两种技术优势互补,有效地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通过对几种压裂手段的效果对比和8口实验井的现场统计表明,复合压裂工艺在长庆油田安塞油区和陇东油区施工成功率100%,有效增产率100%,效果明显好于单一的水力压裂或高能气体压裂工艺。该工艺有利于长庆油田“三低”油藏挖潜改造。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认识压裂充填井渗流规律,有效评价压裂效果,依据物理模型三个区域的渗流过程,建立三区复合油藏数学模型,求出各个区域的压力解,沿着裂缝方向对连续点源进行叠加积分,结合Duhamel原理,得出考虑井储效应和表皮效应的压裂充填井Laplace空间无因次井底压力解,通过Stehfest数值反演绘制无因次压力及导数特征曲线,并对特征曲线进行流动阶段划分和影响因素分析。分析表明,压力特征曲线依次表现为井筒储集阶段、过渡阶段,裂缝系统与地层的双线性流阶段、地层线性流阶段、径向复合特征以及后期的边界反映;裂缝表皮系数主要影响过渡段,表皮系数越大,压力导数的驼峰值越高;裂缝穿透Ⅰ区、Ⅱ区导压系数比越小,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位置越靠下;裂缝穿透Ⅰ区、Ⅲ区导压系数比越小,越早呈现径向复合特征,径向流位置越靠下。该方法提高了对压裂充填井渗流规律的认识,为压裂充填技术试井解释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吐哈油田鲁克沁稠油油藏埋深3300~3800m,储层胶结程度弱,岩性疏松,砂体厚度较大,常规压裂支撑剂充填、造缝困难,厚油层不能得到充分改造;另外,稠油粘度高(地层温度下原油粘度200~300mPa·s),流动性差,且对温度敏感性强,冷伤害造成的钻井液和压裂液等胶体滤饼的堵塞问题会大大降低油井的压裂效果。历年压裂数据统计,压后单井平均日增油4.2t,平均有效期小于60d,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为此,开展了提高稠油油藏压裂改造效果的研究,并形成了大孔径射孔、压前预处理、层内分段压裂、大粒径陶粒、降粘压裂液体系等配套技术,在现场试验3井次,施工成功率100%,有效率100%,平均单井日增油6.3t,取得了较好的压裂效果,为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7.
牛心坨油田潜山油藏属高凝稠油,油层物性较差,投产先期采取压裂改造油层投产,井筒伴热深抽工艺等配套系统开采.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地下状况异常复杂,为了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高油藏采收率,2008年在牛心坨油田潜山油藏应用了水力压裂增产技术.此方法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牛心坨油田潜山块状裂缝型油藏开发效果,实现了增油控水.2008年在牛心坨潜山油层共实施水力压裂5口井,年累计增油5 150 t,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水力压裂增产技术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油井增产工艺.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3月12日,在与开发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工程技术公司、西部钻探井下压裂大队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顺利完成了2015年在风城油田开展的首次压裂施工。依据风城油田作业区2015年稀油新井产能建设需求,要对乌33井区克上组油藏进行储层改造,通过压裂措施改造储层,形成高导流能力的人工裂缝,解除近井筒地带在钻井、完井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完善油层渗流系统,恢复或提高地层渗透性,提高该井  相似文献   

9.
徐毓珠 《海洋石油》2018,38(2):32-35,41
坪北油田属于特低渗透油藏,砂体发育,油层厚度大,整体上储层采用笼统压裂以动用油层产能,但是笼统压裂对厚油层的改造并不充分,测井显示剩余油富集,为进一步有效挖掘剩余油,提高单井产量,提出了厚油层同层补孔压裂技术。通过分析厚油层同层补孔压裂技术的难点和主要影响因素,优化了射开程度和压裂施工参数,充分挖掘了剩余油,该技术在现场成功应用9井次,平均单井增油量提升1.5倍,增油效果显著,保证了特低渗透致密砂岩油藏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0.
低渗透油层渗流阻力大,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常规的单井产能计算方法难以适用于低渗透油层油井。合理计算和评价低渗透油层油井产能,科学分析产能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低渗透油层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渗流理论,根据低渗透油层的渗流物理特征,考虑非达西渗流特征,结合计算机辅助计算,推导了低渗透油层平面径向流和一源一汇注采井之间压力分布及产能计算公式,分析了压力分布特征及产能影响因素。由于低渗透油藏油井大部分压裂求产和投产,因此利用坐标变换方法推导了低渗透油藏直井、压裂直井的单井产能公式。产能公式可对低渗透油藏油井产能进行定量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为提高单井产能及油田开发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洋 《石油机械》2011,(10):129-130
锦150断块为低孔、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较差,原油含蜡高,油井表现为低产能。为此,引进了高能冲击压裂泄油技术。该技术将高能气体压裂与小型酸化相结合,可清除油层近井地带的污染及堵塞物,同时对裂缝进行溶蚀扩展,进一步扩大处理半径、提高地层导流能力;能够有效解除低渗透油藏的各种堵塞,不会造成地层的二次污染,较单一解堵技术措施效果更好。根据锦150断块的特点,对高能冲击压裂泄油工艺做相应的改进,并将改进后的工艺在该断块实施10井次,措施有效率100%,累计增油4 617 t。因此,高能冲击压裂泄油技术是低渗透油藏有效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利用前苏联克雷诺夫的油气垂直管流中的上升理论公式计算了温五区块不同气油比下不同含水阶段自喷流压下限.研究表明地层压力应保持在饱和压力以上,防止由于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造成地层原油粘度急剧增加,防止油层中脱气形成油气水三相渗流导致油相渗透率降低、渗流阻力增大;地层压力保持越高,油相流动能力越强,采油指数值越大,采油井生产能力越强.结合渗流阻力分析所得结论、采液和采油指数变化规律、生产压差等对脱气半径的影响,以及,确定了保证温五区块不同气油比、不同含水阶段保持采油井自喷产液量达到10 m^3/d所需的地层压力,为温五区油藏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对于油藏性质相近的油藏的开发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低渗油藏非线性渗流特征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低渗透油藏渗流阻力大,注水效果差等问题,根据物理模型实验资料,推导了低渗透油层的渗流数学方程,并研究了低渗油层中油、水渗流特征及其规律。研究表明:低渗储层中的渗流具有启动压力梯度,启动压力梯度与储层的渗透率成反比,与原油极限剪切应力成正比。低渗储层的渗透率越小,单井产量减小幅度越大;同时,单井产量减小幅度随原油的极限剪切应力和井距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可采用压裂或打水平井等技术手段对油层实施有效改造,通过降低原油剪切应力、使用小井距和较大的生产压差来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复合压裂技术就是将高能气体压裂和水力压裂2种技术优势互补,有效地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8口实验井的现场统计表明,复合压裂工艺在长庆油田安塞油区和陇东油区施工成功率达到100%,有效增产率为100%.效果明显好于单一的水力压裂或高能气体压裂工艺,是有利于拓宽长庆油田"三低"油藏挖潜改造的新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5.
坪桥区长6油层组为存在边底水,储层物性差的构造岩性油藏,长2油层组为油砂体小、边底水较活跃的岩性油藏,二者均属特低渗透油层。根据该区近年来压裂井的压力恢复、压力下降等监测资料,进行精细试井解释及系统总结分析,并开展了水驱开发油藏模型、裂缝以及压力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探索该地区储集层的渗流特征并获取地层参数,用以指导下一步油田开发调整工作。  相似文献   

16.
《石油机械》2015,(6):80-83
针对定向井开发油层厚度大的区块时,单层混和水体积压裂纵向动用程度不够,常规分层压裂排量过低的问题,开发了井下丢手式分层体积压裂工艺和配套工具。该工艺通过丢手式钻具组合和专用打捞工具实现各改造段的有效封隔,同时能保护施工段套管,与常规分层压裂相比,排量由2~3 m3/min提高到11 m3/min,具有施工排量大,工具组合简单,施工风险小等优点。在华庆长6油田开展了现场试验,实现了致密厚油层分层多段体积压裂,试验井产量由措施前的日产油1.02 t提高到措施后日产油3.44 t,日增油2.42 t,目前稳产4个月,累计增油283.8 t。  相似文献   

17.
冲击波解堵技术在中、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冲击波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解堵技术,该技术利用机械学、水力学、化学、热力学等原理,对油水井近井地带解除污染,提高油层渗流能力和单井产能。近年来GJ、MTZ、WZ中、低渗透油藏洗井、钻井污染日益严重而其它解堵措施效果不明显,结合中低渗透油藏渗流特点,研究引进了冲击波解堵技术,经过1 6口油井的应用,增油9785t。  相似文献   

18.
辽河油区黄沙坨火山岩油藏于2000年投入开发,2003年产量达到峰值33×10~4t,随即进入快速递减阶段,受裂缝性油藏固有特征和配套措施效果差等因素制约,压裂、调层、侧钻、堵水、高压水射流等增产措施效果均不理想,油田处于低速开采状态,年产油仅1.8×10~4 t,开发形势异常严峻。通过优选井组,合理地应用氮气泡沫驱技术,获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井组最高日增油11.2t,含水下降5.4%,平均日增油9t,含水下降4.5%,阶段增油3 000t。  相似文献   

19.
正确地评价砾石充填完井多层油藏井底压力,对于加深认识油层内的渗流机理,保护油层,最大程度地发挥油井产能等具有指导意义.笔者针对目前不合理的压力评价方法,提出了全新的算法.根据多层砾石充填完井的渗流特点,将每个产层在径向上分成3个区域,即砾石充填区、射孔区、地层径向流区,每个区域有各自的渗流方程,对n层油藏有3n个渗流方程,将每个区域的方程用Green函数来表示,由各层的Green函数得到井筒混合压力、分层压力及分层产量在Laplace空间上的解,最后得到每层各区域的压力损失、表皮系数以及井底压力和分层产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文章最后以两层油藏为例,运用该算法得出了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机械分层压裂工艺技术在江苏油田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油田低渗薄互层油藏层间矛盾日趋严重,层多、跨距大、物性差异大。为缓解层间矛盾,提高最终采收率,必须加强低压低渗油层压裂改造。传统压裂工艺采用多层合压或填砂压裂,多层合压,裂缝便在物性较好的油层中延伸,而低渗透油层难以被压开,影响压裂效果。填砂压裂,施工周期长,工序复杂,费用高。所以利用最小的投入产出比挖掘各油层潜能,应对低压低渗油层实施分层压裂改造工艺。通过对国内外资料进行调研,优选出机械卡封分层压裂工艺。近两年在现场实施了15井次,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施工、解封均一次成功,压裂工艺成功率100%。做到在不压井、不放喷、不动管柱的情况下,连续对两个物性差异、间距较大层段进行压裂,使每个油层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单井节约压裂费用24.5万元,压裂累计增油近三万吨。同时机械分层压裂比填砂压裂节约了作业耗时2d,为压后及时开抽赢得了时间,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